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常太镇岭下村:东圳精神催奋进

    常太镇岭下村:东圳精神催奋进

    1.jpg

    图为村民在岭下村植树造林。  林罗晓 摄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作为党建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基地的常太镇岭下村东圳移民精神展示馆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网红“打卡地”。

      时光回溯。1958年6月,因常年遭受水灾,原莆田县委、县政府动工建设东圳水库。常太人民为水库建设抛家舍业,背井离乡,1017名库区移民在岭下村扎根,占全村人口50.9%。这个展示馆就是利用常太移民旧房进行改造的,占地近1000平方米。由“三次奉献”“移民精神”“移民之路”等展区串起东圳移民史,翔实的资料、大量的实物和生动的故事,再现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东圳精神”。

      当年常太镇2600多户1.3万多人仅用2个月就主动迁移完毕,创造了罕见的和谐移民先例,铸就了东圳水库这座巍然屹立的水利丰碑,凝结的东圳精神成为一代代岭下人的精神图腾。

      库区移民在岭下妥善安置后,与当地群众一起兴修水利、开荒造田、平整土地,努力建设新家园。他们顾全大局、默默奉献,为保护绿水青山多次奉献,涌现出一批移民“世家”。

      上世纪50年代,为建设东圳库区,居住在常太枫叶塘库底的张土改移民到岭下村。1958年,他担任岭下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修路、引种枇杷、建水库。水库建好后,他却因过度劳累,英年早逝。2010年,整治畜禽养殖场,他儿子张祖星不忘父亲教诲,带头拆除猪舍。2014年,为支持东圳水库一级保护区搬迁工程,张祖星一家率先将家里两层的老房拆掉。

      东圳库区一级保护区搬迁工程启动后,岭下村民蔡春山是村里首家丈量房屋、清点果树的搬迁户。而他的父亲蔡文煌是名党员,在水库建设时,随其祖父从库底搬迁而来。村民张金峰在12岁时随父母经历了东圳水库建库时的第一次移民。至东圳水库一级保护区搬迁项目,他一家已经历“第四次搬迁”,用实际行动守护“大水缸”山清水秀。

      昔日移民“舍小家,为大家”,如今“建新村,创新业”。张玉琴、杨秀治夫妇作为村里的榜样,以植树造林起家。张玉琴说,1997年,他们获全国妇联、国家林业总局10万元资金扶持,以常太岭下之名,成立常岭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率先在村里承包山地,带动村民20多人就业,人均增收5000元。

      “我们村主要收入靠枇杷,枇杷农忙季节过后,村民们就来务工。”张玉琴说,后来公司扩大为苗圃基地,苗木销往省内各地,基地也分设到仙游、涵江等地,迅速形成产业。

      绿了山头,美了村庄,富了农民。张玉琴一家创新创业,是岭下人传承东圳精神,勇于拼搏的一道缩影。

      昨日,走进岭下村,民居鳞次栉比,村道洁净,清渠潺湲,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满眸绿色,移步换景。85岁的村民张碧闲坐庭前,看着众多山外游客在花草树木中漫步“洗肺”。这位有40年党龄的老党员感叹,昔日贫穷落后的村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新农村。

      “过去我们实在穷,食不果腹。”岭下村党支部书记陈美金至今记得,小时候饿得慌,从食堂顺走一个地瓜,被当时的生产队长张碧追得满村跑。1983年,她接手村两委工作时,村财还欠下四五十万元。

      曾因山荒、地瘦、人穷,被评为省定贫困村的岭下,如今旧貌换新颜,以老区村、移民村的特色,变颜值为生产力,打出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牌,走出一条生态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

      依托竹林溪拥有十二坡、八池潭、一瀑布的资源禀赋,建设岭下美丽乡村公园,实施以“立谷听涛 乡野岭下”为主题的生态乡村休闲旅游建设……现在岭下村已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今年以来,有多批学生前来研学,带旺乡村人气。

      革命老区的红、枇杷之乡的黄、东圳水库的蓝、美丽乡村的绿,让常太镇显得色彩斑斓,而这些色彩在岭下村更是浓重。目前,岭下村已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乘着我市实施“双轮”驱动的东风,发扬东圳精神,该村今年又有三四个项目推进招商,依托莆田版的“千岛湖”东圳水库,把生态建设与乡村旅游美丽融合,一幅独具特色的海西库滨4A景区图正徐徐铺展。 湄洲日报记者 黄凌燕

    ————————————————————————————————————————————

      常太镇岭下村:红色记忆 绿盈乡村

      创意十足的墙面设计,绿意盎然的村居村貌,古朴诗意的小桥流水……走进常太镇岭下村,绿盈乡村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作为革命老区村,岭下村不仅拥有碧水青山、秀丽风光,还流淌红色记忆,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岭下村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绿色旅游,红绿共舞,舞出幸福民生。

      绿盈乡村美如画

      岭下村坐落在东圳水库南岸,作为一个库区移民、革命老区基点村,拥有丰富的山林等自然资源、生态资源。该村依托莆田版的“千岛湖”东圳水库,生态建设与乡村休闲旅游完美地融合起来,着力打造海西“库区旅游特色乡村”。每到双休日,自然风光优美的岭下村总会迎来一批批游客,体验乡村生态游的乐趣。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村庄的名片。沿着通往该村景区的登山道一路走来,宽阔通畅的水泥路面,整齐精致的乡村洋楼,曲径通幽的花园景观,加上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炊烟袅袅升起,小桥流水人家,诠释着今天岭下的新面貌。

      随着设施的日臻完善,岭下村变得美丽整洁,生活便捷幸福。村口的道路往左拐,是岭下村近千米的登山道,登上步道,沿途防洪堤、拦水坝、景观带、木栈道一应俱全,红花绿叶、小桥流水,美不胜收。每天清晨或傍晚,85岁的村民张碧就会来到乡村公园或步道散步,一边锻炼身体,一边和乡亲们聊聊天,晚年生活过得自在幸福。提起家乡的变化,张大爷高兴地说:“现在的岭下和以前真是天差地别,路通了,以前进趟城来回一天,现在不到一个小时,环境变好了,到处都明亮通畅,有山有水,有路有景,每天一有空闲大伙就来公园散散步,感受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好处。”

      近年来,岭下村全力打造绿色乡村游,前后共筹措2600多万元,用于打造登山道、停车场等乡村旅游基础,并很好地保护了历史建筑和特色建筑。全力实施以“立谷听涛,乡野岭下”为主题的生态乡村休闲旅游,以及“浪漫田园、爱在岭下”婚庆婚恋摄影采风基地建设,全力做好透空玻璃栈道、游客服务中心、乡村休闲公园提升、生态停车场等项目的前期工作……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形成“点-线-面”梯度推进的建设布局,达到“点上精彩,线上美丽,面上整洁”的效果,并把该村发展形成包括自然山水风光、山地休闲、健身旅游、“农家乐”于一体的生态休闲美丽乡村。如今,登山健身、观瀑布、购买土特产品……一条丰富的线路,已叫响了该村乡村游的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去观光游玩。

      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陈美金说:“建设美丽乡村要统筹推进,有产业、有收入,才有长久的幸福,才能实现‘乡村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每逢节假日,前来旅游观光的车辆排满了村口,作为岭下村的带头人,心里觉得很自豪。”

      陈美金告诉记者,去年,岭下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前不久又荣膺国家级3A景区。接下来,该村将继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将进一步招商引资,通过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加收入;依托东圳水库营造水陆花海大尺度景观、与国家森林公园九龙谷功能互动,发展形成包括自然山水风光、丛林探险、山地休闲、体育旅游、“农家乐”“渔家乐”“森林人家”,以及采摘体验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区,让更多的人徜徉在岭下美丽的风光中。

      红色岭下故事多

      “有山有水大平原,土壤水利条件好,作物收成产量高,东西连贯数华里……”古岭藏幽,顺着东圳水库的记忆轨道,岭下村东圳移民精神展示馆里这首被挂在墙上的乡愁诗再入眼帘。诗中藏着东圳库区移民年久不忘的祖籍情,也记录下建库前的昔日风光。如今,作为党建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基地,不少党员干部会主动走进东圳移民精神展示馆寻访“东圳精神”,一帧帧历尽沧桑的黑白照片,虽已模糊不堪,但依旧厚重感人;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虽已久远,却依然让人热泪盈眶,穿越半个多世纪的岁月轮回,“东圳移民精神”已成为激励后人的一座丰碑。

      据记载,1958年6月,因常年遭受水灾,原莆田县委、县政府动工建设东圳水库。常太人民为水库建设抛家舍业,背井离乡,展示了广大移民“崇厚德、讲大局、甘奉献、勇自强”的移民家风传承,做出第一次奉献。当时建设水库共淹没土地1.17万亩,移民2666户、13382人,拆迁房屋14847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莆田最大的一次移民潮。其中有1017名库区移民在岭下村扎根,占全村人口50.9%。2010年,常太人民为保障全市百万人口的饮水安全,在各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短短二十三天之内,放弃当时赖以生存的畜禽养殖产业,完成拆除自家养殖场的任务,做出第二次奉献。2014年以来,莆田市委、市政府开展东圳水库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库区一级保护区的660户群众再次舍小家顾大家,搬迁安置城区,做出第三次奉献。常太人民的三次奉献形成的东圳移民精神,历史将永远铭记。

      东圳移民精神展示馆原系常太移民旧房,占地近1000平方米。2016年始投建,展示馆由“三次奉献”“移民精神”“移民之路”等五部分组成。不少党员干部参观后都被移民们舍小家为大家,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所震撼。

      周末,岭下村70岁的老党员张玉琴总喜欢来到展示馆走走看看,虽然那里的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他都耳熟能详,但每一次看还是激动不已,他感慨地说:什么叫移民,移民就是把自盖的房拆了,一片瓦、一棵杉、一柱梁,一样一样地搬,靠的全是一支扁担、一副肩膀,肩挑手提地走山路。过去的年代,盖个房子不容易,一家子勒紧裤带省吃俭用修起来的房子,有刚住不久,还没喘口气就得亲自把房拆了的;有刚盖好,还没住上就得拆了的。移民们舍不得拆,舍不得走,可又不得不拆、不得不走,因为国家要搞建设,总不能拖后腿吧。

      东圳移民张亮妹回忆起当年移民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那时的生活非常艰难,吃不饱穿不暖还得离开老家移民外村,大家虽然不舍但也无条件服从大局,我们肩挑手扛拖家带口翻了一座座山,从早上走到晚上,刚开始,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有的人晚上就住在牛栏里、草房子里,饿肚子是常有的事儿。稍稍安顿下后,移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盖房子。移民们盖的是集体厝。白天种田,晚上挑土,女人们凌晨两三点就要到1公里左右远的地方挑水,非常苦。”

      东圳移民精神展示馆通过翔实的资料、大量的实物和生动的故事,为后人再现了奉献传家的壮举。这是一部东圳移民的见证史,更是一座弥足珍贵的精神宝库,值得后人永远景仰和礼赞,它也成为岭下村最厚重的红色文化记忆。

      红色岭下,绿色岭下,如今这里已成为福建省级库区移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幸福家园”建设试点村和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革命老区已实现美丽蜕变。晚报记者 吴林玉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