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纪录片《记住乡愁——莆田兴化古城:妈祖故里 挑山担海》在央视首播

    纪录片《记住乡愁——莆田兴化古城:妈祖故里 挑山担海》在央视首播

    1.jpg

      昨晚,由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局、省广播影视集团、市委宣传部协助拍摄,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承制的纪录片《记住乡愁——莆田兴化古城:妈祖故里 挑山担海》,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首播。我市各界纷纷组织收看,反响热烈。

      该纪录片分上、下两集,各30分钟,讲述一千多年来,南迁的中原士族在一片只生蒲草、不长禾苗的盐碱滩上筑堤拦水、围海造田、开拓家园,建起兴化古城的故事;记录了兴化商人从古老的木兰陂出发,以地域、亲情、乡谊为纽带行走天下,打响“兴化商帮”名气,创造“无兴不成镇,无莆不成市”的商业传奇;展现了兴化学子胸怀报国安邦之志,以挑山担海的勇气,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勤以修身,学以报国”的故事。

      当晚,在莆田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指挥部,项目指挥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工作人员及附近的居民们共同收看纪录片。当镜头呈现古谯楼、大宗伯第等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风貌时,大家激动不已。“这里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浓缩了老莆田人的生活印记。”74岁老居民郭景国说,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是莆田古城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街区还在修缮保护,期待老街区涅槃重生,为莆田人民留下乡愁记忆,吸引更多年轻人探寻莆田兴化古城灿烂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指挥部工作人员许美东说,通过集中收看纪录片,为下一阶段街区修缮保护增强信心,也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昨晚,湄洲岛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集中收看纪录片,各镇村也自发组织观看。“大家认为拍得很好,值得一看。”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林韶雯说,这部纪录片加深了大家对莆田兴化古城的系统认识。

      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园情怀。这是我市各界人士观看纪录片后的普遍感受。

      “莆田是一座拥有1400余年建制史和1100余年建城史的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市自然资源局干部刘雅婧3年来全程参与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深有体会。她说,大部分名城是就城论城,而莆田滨海的地理环境促使先民围海堤、筑河陂,其中以木兰陂为代表的兴化平原农业水利工程体系就是中国先民治海文明与智慧的体现。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的古镇古村、传统多元的历史街区、逐水而居的洋田聚落体系、活态传承的非遗文化,也奠定了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优势。

      市图书馆副馆长张翔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兴化古城的这方地灵才会滋养出莆田的历代人杰。这部纪录片既记录了莆阳文脉的根基兴化府古城街区,又收录了商旅兴盛的涵江萝苜田历史街区。对莆田人而言,被唤醒的不仅仅是乡愁,还有诚信经商的本分。

      “纪录片展示了兴化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参与纪录片拍摄的莆田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教授陈祖芬说,古朴敦厚的古谯楼,是莆田古城的象征。美丽的壶山兰水,秀丽的湄洲岛风光,文献名邦绵延千年,古城文脉令每一位莆田人为之骄傲。片中还梳理了莆田历史上彪炳史册的妈祖、郑樵、陈俊卿、陈文龙、陈瓒的故事,每一帧影像都展示兴化古城的文化基因,每一段故事都诉说兴化人民的伟大精神。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研究员郑国荣说,小时候常听奶奶念叨“挑山挑海”,今被央视引之为题,且将莆仙方言“挑”用成同音同义“担”字,传神而接地气。湄洲日报记者 黄凌燕

         视频地址:http://tv.cctv.com/2021/01/04/VIDEoqTFBIix0Gf4sVfzU0X9210104.shtml

    https://tv.cctv.com/2021/01/05/VIDE6lOzeb2ErgFYhf57Jx9E210105.shtml?spm=C52507945305.PbXph9QFWh8B.Ezufm7A0dzE0.62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