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一锅一铲收获喜悦

    一锅一铲收获喜悦

      传承3000多年的国药瑰宝阿胶,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下,前景更加广阔。

    农村女孩看准商机积极创业改变命运,同时带领万名家庭主妇变身美“胶”娘共同致富——

    1.jpg

      许燕萍(中)在教授手工熬制阿胶糕的技艺。

      六月,繁花似锦,绿荫如海,一切都显得热情洋溢,生机盎然。如果给六月贴一个标签,那一定是美丽,而美丽最好的装饰,就是奋斗。

      这天清晨5点半,一群热爱生活、美丽又自信的宝妈们纷纷从宁波、惠州、福州等地赶来,相约在壶公山下、木兰溪畔参加期待已久的“壶山兰水莺期燕约百人熬胶盛典”活动。我应邀加入其中,向她们学习古法熬制阿胶糕技艺,听她们讲述家庭主妇变身美“胶”娘的创业故事,体验纯手工制作的艰辛,感受梦想的魅力、奋斗的能量。

      她们早早把精心挑选的核桃、红枣、黑芝麻、枸杞等辅料准备好。我和她们一起端出一口锅架在小火上慢熬。天气越来越热,原本清爽的妆容已沁出汗珠,可谁也没有因为炎热难耐而离开灶台。“纯手工阿胶糕,除了真材实料外,熬的是耐心,是用心。”活动主办方美思康宸宜昌分公司许记事业部负责人许燕萍不停忙碌着,为大家打下手。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锅里的阿胶变得黏稠,我快速搅动防止糊锅,还学大家的样子时不时舀起看挂旗程度。她们说,挂旗大小决定熬制出阿胶糕的软硬度。再一会儿,锅里冒起一层液皮,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宝妈们巧手不停歇,把辅料一盘盘倒进锅中,动作敏捷而熟练。这时的阿胶液胶质黏性很大,我咬紧牙关用力挥动。渐渐的,手臂没了力气,手腕发酸变软,可胶香弥漫却让我满心期待。我明白,熬一口好胶的秘诀绝不是有灵感有天赋,一定是手艺人一锅一锅堆砌起来的技艺。

      在等阿胶糕冷却凝固时,大家争着与许燕萍合影聊天。许燕萍说:“从来没想过,平凡的我有一天也能成为‘明星’,有了‘粉丝’,内心充满感动与幸福,这也让我更深刻明白奋斗就会有幸福。”

      今年28岁的许燕萍是秀屿区东峤镇田庄村人,家境贫寒的她中专毕业后便去了一家小公司当会计。之后遇上她的丈夫许建平,婚后俩人过着拮据的生活,就连孩子出生时的费用都是姐姐许越萍接济的。一心想改变生活的夫妻俩辞职跟着朋友加入网军,可日子依然不见起色。2015年10月,她朋友从外地给她寄的一份纯手工阿胶糕试吃装,让她嗅到了商机。查阅资料、向专家请教、了解国家政策……她十分看好这3000年国药瑰宝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大健康产业的前景,毅然踏上创业之路。

      “创业都苦,但我不怕!我能自己给阿胶糕做宣传策划,开着电动车走街串巷做科普和市场推广,中午到居民楼里送试吃装差点被当成小偷,地推时宣传单被甩地上……”说着,她掀开裙角露出膝盖,一道大伤疤窜入眼帘。2016年夏天的一个雨夜,她和丈夫骑摩托车去市区送货,由于雨天路滑又穿着雨衣,回家的路上途经迎宾大道时与一辆小轿车撞上,被拖行了几米远,她的骶骨骨折、膝盖受伤。

      她在创业路上奋力奔跑,很辛苦也很充实,有付出,更有收获。她的微信好友从最初100多人增长到5000人,组建的团队已有万人。平均每天熬10多公斤阿胶糕,事业风生水起,不仅买了3套房,还买了2辆车。她说:“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我很乐意传授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带大家一起致富。”

      她的姐姐许越萍也一起加入。凭着阿胶糕的好品质和好口感,吸引了越来越多客户,许多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许越萍告诉我,她原来在家带孩子没有经济来源,平时开销要向丈夫伸手,十分被动。“所有别人给的都有可能被收回,只有自己创造的,才真正是自己的”。如今,许越萍也是一个3000多人团队的“领头羊”,丈夫是她坚强的后盾。

      同样通过手工熬制阿胶糕创业改变命运的还有许燕萍的同村好姐妹许梅霞。她家庭幸福,许燕萍多次邀请她一起创业,都被她婉拒了。直到她的小女儿被诊为髋关节发育不良后,她才意识到要成为女儿的榜样,教会女儿坚强。也正是踏入这一行业,她才从家庭中走出来,认识很多朋友,眼界一下子拓宽了。她女儿也得以到大城市做进一步检查,才发现竟是误诊。

      一方天地,一段经历。一群人一条心一起创业,在一锅一铲中收获喜悦,将匆匆的生活活出自然烟火味,让旁人着迷。许燕萍说,创不创业,怎么创业,因人而异,但只要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就能无愧于青春,无愧于自己。湄洲日报记者  蔡玲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