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明代莆田城碑坊林立

    明代莆田城碑坊林立

      据《重刊兴化府志》之《弘治志卷之九·里图考》记载,明代莆田城里碑坊林立,状元坊、解元坊、乡试会试成绩优异坊等随处可见,文献名邦风采尽现。

      在荔城区政府所在街巷,有二座碑坊引人注目。一是解元坊,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按察使刘城为宣德元年(1426年)乡试第一名解元林时望立。林时望为在城前隶人,后住富阳教諭。另一是状元坊,宋熙宁九年(1076年)为廷试第一人状元徐铎立,原在延寿桥头,后子孙徙居务巷。明弘治八年(1495年),副使汤泽为其重立。立此两坊,旨在表彰二人学业优异成绩,亦为激励后学学习二人,勇于夺魁。

      明永乐四年(1406年),莆田县学立进士题名碑,佥事高勉撰写《莆田县学进士题名记》:“方今莆士由科目进者,彬彬辈出,不可胜记。以天下视之,独八闽与江右相颉玩;自八闽较之,则莆于他郡为特盛;且郡属邑虽三,其所进率多莆士,是又邑敌郡也。”明初福建教育跃居全国先进行列,而莆田则是其中佼佼者,成为“东南文献之郡”,莆田城内碑坊林立便不足为奇。

      明代莆田城改宋代六乡为七区,革元录事司,县城分四厢,与里同属县。其中一区领四厢一里,即东厢、左厢、南厢、右厢和常泰里,碑坊最多———

      ●东厢(附郭) 自龙桥、北磨贯肃清门里,经河北,北出拱辰门外,南至下墩、白湖止,立坊新旧三十八座。明代建的是新坊,其中在后隶大街13座,都是新坊,包括探花坊,恩荣坊,解元坊,联魁坊,国华坊,进士坊,常伯坊,桂林坊,鸣凤坊,状元坊,诸老坊和贞节坊(奉旨为黄子厚妻林氏立)。

      ●左厢(附郭) 自兼济桥南,至行尾巷头,立坊新旧五十四座。其中在义井街(自望海门内转折而西,经有大、有仓、永福寺,至行尾巷头)就有新坊十座、旧坊七座。

      ●右厢(附郭) 自迎仙门内历井亭街,横亘鼓楼,经驿前、府后,北抵旧必先院,至南石桥,立坊新旧三十五座。

      ●南厢(附郭) 自迎仙门外,南至上杭头,包括南门外街和沟下巷、后巷。村七,蔡宅、水亭、东埔、小塘、下林、杭头、柳桥。立坊五座,其中南门外街新旧坊各一座,都在城外。

      明代莆田一区碑坊布局,多集中城区东、左、右三厢,以反映当年乡试、会试成果为多。明代莆田城并不大,洪武十二年(1379年)第四次城池修建时,周长仅十一二里。明朝建立于1368年,《重刊兴化府志》成书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相隔135年,小小莆田城内碑坊竟增至120多座,遍布大街小巷,十分壮观,引人注目。

      认真考证明代莆田碑坊林立现象,便知有其特殊社会背景和成因。首先,明朝建立后130多年间,各级来莆官员和莆田郡守县令均视教育事业为首要,非常重视,建立碑坊表彰功名成就者即是一大举措。

      解元、状元、榜眼、探花本不易得到,所以一旦被莆田人拿下,便成莆田教育史上大事。表彰各科登第者是让广大民众知情,也能激励后学,为家乡争光。莆田中举人、进士的便越来越多。据《山斋集》卷九《国朝莆阳科第录序》记载:“自洪武庚戌(1370年),迄嘉靖戊子(1527年),凡五十六举,士由乡荐者,千一百一十一人,登甲科者,三百口十四人。”

      笔者曾因研究姓氏源流,根据清乾隆时期《兴化府莆田县志·选举志》记载进行统计:明代莆田中举人共1707人,其中林氏294人;中进士518人,其中林氏81人。明代凡中举人、进士者,一般都可远离家乡到省外做官,并把外地经济发展信息转告家乡人,从而引起外流各地人口不断增多。所以,不能孤立地看科举,以为与经济发展无关,仅仅是少数人的事。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以后,莆田县在籍人口日益明显减少,中举人、中进士者不断增多是一大原因。

      其次,莆田人竞任中央和地方政府官员历史悠久。明成化十年(1474年)四月,王镛来任兴化府学教授,曾邀请名士。黄仲昭撰写《皇明兴化府乡贡进士题名记》。此文记载,:“吾莆科第,昉自唐之贞元(785-804年),然迄于五代(907-960年),仅十有三人而已。”“宋(960-1279年)三百年间,举进士者九百七十余人,预诸科、特奏者六百四十余人。”1368年明朝建立后,“百有余年于兹。莆之歌《鹿鸣》而升为春官者,日以益盛。有祖父子兄弟相继者,有父子叔侄兄弟同升者。合八郡解额,吾莆恒得三之一。比年以来,位六卿,列禁从,长藩臬者,接踵而起。人才之盛,盖几宋矣。”可见历史上莆田人素有努力出仕为官传统。

      从唐贞元七年(791年)林藻中进士起,到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止的1000多年间,莆仙人中进士的就有2000多人。在古代,莆田人什么大官都做过,包括宰相、六部尚书、封疆大臣等。有的还是“三部尚书”,例如宋代陈俊卿。有的家庭大出人才,唐代林披有九个儿子,都做了刺史级以上的官,史称“九牧林”;黄璞举进士和四个儿子同列馆职,史称“一门五学士”。宋高宗时,黄公度与陈俊卿为同榜的状元、榜眼,史称“魁亚占双标”。到了明代,一家几代人都中举人或中进士就更多了,那时的碑坊已经说了,就不一一列举。

      其三,到了明代,科举制有了进一步发展。洪武三年(1370年)五月,明太祖下开科取诏,作出“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选,非科举毋得与官”的决策。当时,福建省举人名额30人,全国总额定500人;会试举人100名。后来,乡试增额,福建布政司90名,会试也增额,客观上也刺激应试中榜、出仕为官者增多。 林劲松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