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旅游>仙游文庙

    仙游文庙

      在伟岸绵延的大蜚山下,在碧波荡漾的木兰溪畔,矗立着一座千年圣殿,这就是仙游文庙!

      仙游文庙是福建省现存的四处县级文庙之一。溯及唐宋,其前身即“清源县学”(仙游原名“清源”,唐天宝元年即公元742年改今名),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原址在县西(今城隍庙处);北宋咸平五年(1002)迁建于县南(即今址)。从此后,文庙世代传续,直至近现代。

      古人非常在意风水学,对于关乎全县文脉的县学选址必定是慎之又慎,必定是历经多轮筛选和反复论证才最终择定。历代风水名师普遍认为新址后接大蜚山、小蜚山的龙脉,正面对着远处莽苍的九朝山,左近有东山,右近有宝幢山,正前近处便是碧水滢滢虎啸潭,山势绵延,群峰耸峙,溪流宛转,浅滩深潭,此山水灵气所钟,必庇佑仙溪文脉世代传承,千古不绝。因此,均认为“诚为地辟奥区,用妥圣灵者”(语出乾隆版《仙游县志》)。

      传统“文庙”是在儒家学说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背景下,由科举制度催生的多功能综合场所。文庙不单是供奉文圣孔子并供学生瞻仰修礼的殿宇(大成殿),也是县办教学场所,是县学生员(秀才)日常习读、集训、考试和习练“六艺”的地方。同时,还设有学署(负责全县教学管理的官方机构)及供学生祈拜的文昌阁(或称“魁斗楼”“奎文阁”)等。

      仙游文庙从迁建到科举制度废止的近千年间,经过了60多次的修缮、翻建和改扩建,到了清代中晚期,文庙的建筑群和附属设施、场地总占地面积超过40亩。主体建筑群呈南北走向的三列结构,院前有射圃、学田和雁塔,还有供休闲的南湖(俗称“燕池”)等。院前面积与主体建筑群占地面积相近或略大。

      科举制度的废止和现代教育模式的推进,使文庙丧失了原先的基本功用,于是成为弃置的公产。在20世纪初期至70年代后期的数十年间,文庙一直被作为政府机关的办公场所、临时库房、食堂等,许多建筑物因年久失修而坍塌……

      1980年以后,仙游县人民政府收回核心建筑大成殿及两廊和大成门,首次作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管理;1997年至2001年,经县政府协调,拆除了挡在大成殿和明伦堂前的青少年宫和体育训练馆等现代建筑,场地收归县博物馆管理;2001年,县体育局修缮明伦堂,并作为文庙古建筑之一纳入博物馆统一管理;2001年至2005年,原归县工商局使用的古建筑物和场地全部收回,并由县博物馆统一整合改造。拆除原工商局用于办公、生活的后期建筑物,平整出西侧大院,建造了长达70多米的碑廊。至此,大成殿周边能收回的场地已全部收回,并在四周砌墙围护,可实行封闭管理。

      2006年至2012年,仙游文庙由董事会主持,实施了最全面的一轮修缮和建造工程,工程总造价达1200多万元。主要内容包括大成殿维修、崇圣祠修复、文昌阁复建、巨幅木雕《孔子圣迹图》制作及绿化、亮化工程等。

      现仙游文庙占地面积8500多平方米(近13亩),主要古建筑物有大成殿、戟门、明伦堂、崇圣祠、墨池、雁塔等。建筑群落以大成殿为南北中轴线,自东及西分三列。中轴线从南往北有绰楔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尊经阁;东列有墨池和明伦堂,西列则有碑廊、日新亭、文昌阁及绿化场地。

      大成殿是明清古建筑遗存,也是文庙的核心建筑,重檐九脊,形制雄伟,典雅庄重,建筑工艺精致细腻,斗拱密布,雕梁画栋。大殿顶棚中悬八角藻井,四周彩绘河图、洛书等。尤其难得的是,大殿前廊和大成门前后门厅共有8根蟠龙石柱,造型各两两相对,柱心均为六棱,龙体或自下蜿蜒而上,又曲颈延首前瞻,彼此似在呼应;或自上盘旋而下,以爪拒地,昂首观望,亦似在呼应。形体简练有力,鳞爪历历,静中带动,动中寓稳,气象威猛而不失慈和……据说,这些龙柱均出自郭怀师徒之手。郭怀是石雕大师,主要工艺活动见于清嘉庆、道光时期,据说东门石坊就是郭怀师徒的代表作。其师徒能在文化圣地大成殿留下杰作,一则丰富了文庙建筑的工艺内涵,二则也使作品自身得以不朽,可谓是相得益彰,两全其美,岂不幸甚至哉!

      封建时代的仙游,文教发达,科甲鼎盛,俊彦辈出。蔡襄在为仙游文庙撰写的《仙游县学进士题名记》中不无自豪地写道:“(仙游)每朝廷取士,率登第。举天下郡县,无有绝过吾郡县者。甚乎!其盛也哉!”《仙溪志》亦云:“仙游地方百里,科第蝉联,簪缨鼎盛,甲于他邑,自昔有‘一门两公相,五里三待制’之谣。”因而有了规模宏大的县级文庙。而尤为难得的是,她奇迹般地度过了二十世纪那七八十个春秋的艰难岁月,迎来了新时期的文明曙光……

      仙游文庙穿越时空而来,她见证了海滨邹鲁的昔日辉煌,也见证了历代王朝的盛衰兴替。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文庙就是一轮曾经照临过古人的明月,当我们对着这轮可望可即的明月,怎能不发千古之幽思?

      这里曾经是精英荟萃、青衿云集的文化圣地。跨绰楔之门,临泮水之池,屏息尘俗的喧嚣,静思往日的辉煌,我们的耳边似乎还回荡着学子们的琅琅书声……(陈锦)

    <>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