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莆田城的变迁

    莆田城的变迁

      历史上有“石兴化”坚固之名的莆田城,于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的抗战最艰苦阶段,为了不被日寇所利用,全部拆毁。现在,这座为乡先贤及劳动人民以血汗凝成的古城,除保存古谯楼外,片石无存,连原城址也难以辨认了。

      莆田在陈、隋、唐设县时,并没有城。唐末,曾有筑罗城之议——南自南门外南寺口,西至龟纹岭。它的计划规模颇大,但议而不行。其后,莆田城是经过数百年中的五次修筑、扩大而成的。

      第一次是在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当游洋县治移设于莆田时,由兴化军知军段鹏开始筑城的。周二里零三百一十步,名叫子城。民众居住于城外,官署在城内。它筑土为垣,上盖以茅。现在被列为莆田市城厢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谯楼,即是它的遗迹。

      经过130多年后,在宣和三年(1121年)再次增广城址,高为1.5丈,基厚7.5尺;周七里零八十三步,东南与原城址合,惟北面以北为濠,建东北门,在观桥头。北门在旧北门街,西门在旧西门街。这次筑城,也只用砖甓和泥砌成,可以说它是大而不固。

      因原来的砖城逐年崩坏,盗贼出没难防,群众多受其苦,往往移居他处以避之。于是陈宓于绍定三年(1230年)倡议再筑城,知军曾用虎司理其事。内外城都以石砌,周1298.8丈,高1.84丈,计用石57172丈,砖大小67万块,灰5万多石,所用工料费甚钜,其中除由国帑及漕余拨给外,约三分之一多都是由郡人捐募的,它始筑于三年春,竣工于四年冬。这是第三次的修筑。

      一百多年后的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防御倭寇的流窜,城内驻兵多,觉得城内范围太狭隘,于是指挥陈升奏请扩大城的范围——跨乌石山东下,将前埭、后埭都包含在城内。城的筑法仍仿旧制,周11里2830丈,基广1.6丈,墙高1.8丈,城墙计2952垛。城外北引延寿溪水,南引木兰溪水,两者合而为水濠,广1.6丈,深1丈。西北靠山为旱濠,长593丈,深与广和水濠相同。这是第四次的修筑。

      最后一次是在明万历九年(1581年),因原城的规模虽宏壮而坚固,但整个乌石山被截为半在城内,半在城外,而城外的制高点反比城内的高,所以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城陷于敌,是由此而入的。于是知府陆通霄吸取这一教训,乃请扩大西北城,将高岗包入,长85.5丈,高2丈,阔1丈;计用石2712丈,砖大小27万多块,灰785石,匠646工。这是第五次的筑城。

      莆田城门分东西南北四门:东门叫镇海门,西门叫来凤门,南门叫迎和门,北门叫拱辰门。至民国中修建福厦公路,开辟了南北二处城墙通车,群众称它为五城门和六城门。

      上述就是莆田城的变迁情况。(林祖泉 康永福)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