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江口凤来宫碑刻

    江口凤来宫碑刻

      凤来宫,又称元帅宫、馆后宫,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石狮村,距莆田市区24公里,离江口镇仅1.5公里,庙祀主神为戏曲行业神田公元帅。凤来宫为瑞云祖庙的分灵庙,创建于明建文初年(即1399年,一说为明洪武十二年),原址在今“别洞天”。明永乐六年(1408年)首次扩建,增建正殿、魁星楼等。1944年,该宫曾进行一次修缮,今仍存有乡贤题写的匾额、楹联、诗句等遗迹。凤来宫原保存有两通皆为“辛未年”的碑刻,碑的额题分别为“玉封都察院忠烈元帅田谕”、“玉封探花府忠烈元帅田谕”,内容均记载唐乐工雷海青忠烈和安史之乱事,及当地繁盛的行傩、巡游等民俗活动。凤来宫碑刻所揭示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研究莆仙戏神衍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碑石风化的程度判断,其刻立时间应在明末清初之际,二者相隔约一至两个甲子年。然遗憾的是,两通碑刻文字已被人为抹平,其中青石碑还刻上新碑文,另一碑刻置于庙内食堂作平台使用,今只留存拓片文字。

      “玉封探花府忠烈元帅田谕”为青石碑刻,碑记全文较长,这里仅择取与雷海青传说有关的碑文如下:

      本帅风流慷慨,传阳春于后世。文武全才,夺秋闱之及第。宫花插两鬓,御酒饮三杯。安史作乱,忧国忧民,为安社稷尽职尽力,掷琵琶以刺叛国贼,著忠烈而壮唐代也,以身殉国,自足千古  功成劫满,白日飞升,超凡入圣,上天为神,玉封昊天帝子。仰都察院之声威,莅斯土抚斯民,谩云禳搩;舍于郊,戒于国,不废豫游”。

      “玉封都察院忠烈元帅田谕”为花岗石碑刻,与雷海青传说有关的碑文载云:

      琵琶退蛮夷,本帅虽居九天金阙都察院,心怀世道,体下民之心。斯王抚斯民,以灵威天惊地震。……乃文乃武,名登探花府”。

      上述两通碑文中均无出现“雷海青”字样,盖因出于历史避讳,及信众对神灵表示虔诚与恭敬,但“掷琵琶以刺叛国贼,著忠烈而壮唐代也”、“琵琶退蛮夷”二句,足以断定碑中所记之事,无疑系指戏神雷海青。再则,凤来宫本为瑞云祖庙的分庙,与祖庙的奉祀神雷海青是同一回事,碑刻内容与民间传说故事也颇为相似。这两通碑刻提到了“都察院”、“探花府”,前者有“仰都察院之声威”句。后者有“本帅虽居九天金阙都察院”句,可证花岗石碑立于青石碑之前,因“仰都察院之声威”,所仰的当不是清代。“探花府”在莆田一般指戏神庙或戏神龛名。探花是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一甲第三名的别称,民间传说雷海青曾进京应试中探花,故有探花府一说。都察院本是官署专用名称,设于明洪武十五年,由御史台改置,其职责是专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是主管监察的中央官署”。但在明前期民间宫庙立碑是不敢冒用都察院名称的,惟在明后期统治者内外交困及政策松懈时才敢使用,这是合乎情理的。以时间推算,青石碑当在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所立。清初民族矛盾尖锐,莆田人民为了保卫家乡,曾顽强抵抗清军入侵。此时民间反清复明情结依然存在,故在碑刻中有所反映当在情理之中,如碑刻额题不用“大清”字样等。这两通碑刻有力证明了在明末清初,莆田地区曾以雷海青为戏神。有文献记载的始见于清乾隆年间刊行的《仙游县志》,该志载云:

      元帅庙在宝幢山,祀田公。神司音乐,即雷海青也。今世人不曰雷,而曰田,其言颇幻。幢山之神,能显威御寇,乡人感之,至今香火不断”。

      “今世人不曰雷,而曰田,其言颇幻”。告诉我们,约在清乾隆以前,民间曾以雷海青为戏神。后因故改称田公,对此连县志编纂者亦疑惑不解。道光年间,浙江人施鸿保在《闽杂记》中也提到雷海青庙:

      兴、泉等处,皆有唐乐工雷海青庙。在兴化者,俗称元帅庙,有碑记唐肃宗封太常寺卿,宋高宗时加封大元帅,此不见传载,殆里俗附会之说。在泉州者,俗称相公庙,凡婴孩疮疖辄祷之。上元前后,香火尤盛”。

      清道光十九年刊《厦门志》卷二“祠庙”亦载:

      相公宫在庙仔溪尾,祀唐忠烈乐官雷海青之神。唐肃宗追封太常寺卿,宋高宗追封大元帅,见莆田庙碑。婴孩生疮毒祈祷屡效,上元前后香火尤盛。

      戏班艺人在明中后期供奉戏神雷海青,乃当时戏曲繁荣与发展的标志。清道光年间,厦门还流行莆田某戏神庙的“碑记”事,而且被编入《厦门志》。施鸿保于道光年间游幕于闽长达十四年,他在《闽杂记》卷五(雷海青庙)中所说的“碑记”,虽不是亲眼所见,但至少引述了民间传说。清道光间《厦门志》所载“见莆田庙碑”文字印证了施鸿保的记述。“莆田庙碑”全文已不可考,然碑文提到的“太常寺卿”,始设于北齐,是官署太常寺的最高长官,其职责为掌宗庙礼仪等事,唐代仍设太常寺卿;碑文所指的“大元帅”,与五代北宋时设天下兵马大元帅有关,元代所设的都元帅,又与闽南戏神田都元帅有关。这些古代官职的设置与演变,以及戏曲行业神的信仰活动,为后世创作出动人的戏神传说提供了素材和依据。(杨榕)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