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莆田柴头仔戏,演绎精彩人生

    莆田柴头仔戏,演绎精彩人生

    1.jpg

      提线木偶表演

      莆仙木偶戏古称兴化傀儡戏,俗称“柴头仔戏”,是中国古老的木偶戏剧种之一。学术界对木偶艺术有“源于汉,盛于唐”的说法。莆仙木偶戏行于莆田各地及兴化方言区,且其流传的历史比莆仙戏早,因此称木偶戏为莆仙戏“戏兄”。2010 年11 月25日木偶戏入选“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莆田的众多民俗活动中,“柴头仔戏”更是逢年过节、庙会或庆典等活动中最常见的传统节目之一。在平海镇赤坡村,就有一家名为平海赤坡忠良木偶剧团的“柴头仔戏”班子,昨天,海都记者实地探访了平海赤坡忠良木偶剧团,虽是一线木偶,却演绎了不少人生的悲欢离合。

      三尺台面出将入相要演好却不容易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秀屿区平海镇石塘村,平海赤坡忠良木偶剧团正在村中宫庙旁的戏台上演出。只见一个简朴装饰的舞台上,两名表演者一手提着木偶,一手提线控制着木偶的动作,虽是木偶戏,但是各个角色都有服装装饰,如龙袍、宫装、箭衣、马褂、袈裟,各种盔帽冠冕及髯口、发套等一应俱全,加上娴熟的表演,引来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2.jpg

      ▲一个提线木偶高度接近成人腰部,最重的有十来斤

      50 岁的剧团负责人陈国良告诉记者,他从小便喜欢和老人一起去宫庙观看“柴头仔戏”,出于对“柴头仔戏”的喜爱,初中毕业后他便跟着爷爷学唱“柴头仔戏”,虽然戏曲难学,动作难练,但他一遍一遍地反复练习,经过两三年的艰辛苦学,他终于成为合格的“柴头仔戏”表演者。“三尺台面出将入相,一线牵出世间炎凉,别看‘柴头仔戏’舞台小,但也能演绎出精彩的戏曲人生。”

      每个月东奔西跑都是用心演出

      陈国良告诉记者,“柴头仔戏”需由表演者和乐手组成,表演者在幕前表演木偶戏,表演不单单是技艺,还要表现出各个角色丰富的情感,如欢乐时的舞步“雀鸟步”,愤怒时的“双摇步”,悲哀时的“双掩面”,愉快时的“双侔肩”等动作,每个动作都有一定的名称、意趣。乐手在幕后配音,这样才能表演出一部完整的木偶戏,配音的乐器主要有二胡、笛子、唢呐、锣鼓及电子琴。陈国良说,他组建的平海赤坡忠良木偶剧团,已有20 多年了,目前剧团里共有8 个人,算得上是规模较大的木偶剧团。

    3.jpg

     

      ▲每逢节日或庆典,老人都会相约一起来看木偶戏

      因为他们演木偶戏历史长,演出水平高,所以生意也不错,一个月会有20多天表演,经常一天演3场,最忙的时候一天演全场,得从早上7 点演到晚上9 点多。他的剧团大部分时间在莆田沿海演出,也有到外地演出。最远的到过三明尤溪,当时莆田的老板在尤溪经商,因为项目发展的需要,便专程回老家邀请他的剧团,包团到那边连演三天。“别人请我们演出,我们就要用心去演,虽然辛苦,但值得。”陈国良说。

      古老的木偶戏也需要有时代感

      “ 柴头仔戏以前都是用喷绘式布质舞台作为背景,现在购置了大屏幕的LED 显示屏,画面不仅变好看了,而且还更方便。”陈国良告诉记者,每次演出完,他都会向观众询问意见或建议,有一次有人提出台上喷绘式布质舞台背景太单调,可以利用多功能的LED 显示屏代替,看起来更为美观。于是他去年便花了1.8 万元,购置了大屏幕的LED 显示屏,演戏的时候,以显示屏当舞台背景,需要应景的背景,只要从电脑里下载,就可以根据剧情变换背景画面,非常方便。

    4.jpg

      ▲木偶戏后台同样有伴奏团队

      陈国良说,他很愿意以自己的力量,为莆仙木偶戏的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柴头仔戏”目前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要想不被淘汰并且得到发展,就需要与时俱进。同时有更多的人更多的好政策来保护它,让木偶戏这一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见习记者 唐明亮/文 海都记者 马俊杰/图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