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田保姆”给力“三农”获赞

    “田保姆”给力“三农”获赞

      今年41岁的陈凤萍是黄石镇和平村人,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田保姆”,他不忘初心,立足农村,奉献“三农”,得到广大干群的交口赞誉。

      陈凤萍高中毕业后,他便跟父亲学习拖拉机驾驶和农机维修。由于悟性高,加上平时勤于钻研,因此他先后获得拖拉机驾驶、农机维修工、农艺工等证书。

      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头脑活络的陈凤萍暗自思忖,如果只苦干而不巧干,那么单凭人均不足3分脊地,无论如果是抱不回金娃娃,迈不出小康路。那么怎么巧干呢?通过深入了解,他发现,若成立农机合作社必将会大有可有。于是,说干就干的他,便于2008年9月率先成立了荔城区华龙农机专业合作社。这是全市较早成立且规模较大的农机合作社。至目前,合作社共投资560万元购置农机具230台套,其中大型拖拉机18台,乘坐式插秧机8台,烘干机11台,农机规模名列全市第一。合作社农机作业面积2016达到26000亩。

      为了把合作社的市场蛋糕做大做甜,他还充分发挥农机具齐全的优势,经营水稻规模种植,实行全程机械化耕作,2016年种植水稻2200亩,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水平均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合作社还承担了荔城区农机合作社二类机库建设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600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扩建等示范项目,为农业现代化起到辐射带动作用。2016年合作社收入288万元。其社员人均收入高出当地农民人均收入2倍多。

      作为地地道道的“田保姆”,为了切实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他不断创新生产模式,率先使用河泥育秧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大面积育秧取土难,破坏良田生态的难题;他与农机人员一起研发了适合包菜高畦密植种植的集整地、开沟、开种、植行于一体的相关机具。多项发明和创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保护了生态资源,得到了当地群众、行业伙伴、农业部门的高度赞赏。

      有道是:有播种就会有收获,近年来,陈凤萍先后荣获为“莆田市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等称号,他的华龙农机合作社获得“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点”、“全国首批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福建省青年农民合作社优秀示范社提名奖”。  晚报记者 钱碧云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