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千年崇祀 四海共仰——北岸贤良港举行“海祭妈祖”活动

    千年崇祀 四海共仰——北岸贤良港举行“海祭妈祖”活动

    点击查看原图

      鲜花撒向大海,寄寓对妈祖的无限追思。

    点击查看原图

      “海祭妈祖”活动现场。     王雪玉 摄

      10月9日(丙申年九月初九)是妈祖羽化升天1029周年,来自海内外上百家妈祖宫庙的代表携虔诚信众,齐聚北岸贤良港“三炷香”海滨,参加“海祭妈祖”活动,缅怀祖姑行善情怀,弘扬妈祖大爱精神。

      上午9点30分,海祭正式开始。今年海祭活动在莆田正式加入中国海丝保护和申遗城市联盟之际举行,意义重大,对进一步弘扬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推动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缅怀祖姑 追思圣迹

      上午吉时,鼓乐齐鸣,擂鼓三通,礼炮九响,海螺长鸣,鸣锣13响,妈祖海祭仪式开始。18艘渔船拼装而成的“妈祖神舟”主祭台上,主祭人、陪祭人、仪仗、通赞、执事、舞生等缓缓就位。在《进香曲》的歌声中,主祭人率信众向妈祖及圣父母敬香,行三叩九跪大礼,读祝文,奉五献礼。九位身着明装的少女手捧鲜花,向妈祖神像恭行三拜敬献之礼,进而把鲜花款款撒向大海。接着身着明装的九位童男捧起三坛美酒,向妈祖神像恭行三拜敬献之礼后,把美酒泼洒于波浪之中,寄寓无限追思,祈求妈祖庇佑风调雨顺、四海升平。

      “海祭妈祖”信俗是贤良港民众用来缅怀、追思、歌颂妈祖行善大爱的信俗活动,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贤良港 “三炷香”礁石海边就会用渔船搭起祭台,海面上挂彩旗装饰的小舟环绕祭台。祭台上供奉妈祖及圣父母神像,安放大香炉和陈列各种祭品。

      “妈祖信俗”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林自东告诉记者,贤良港“海祭妈祖”信俗其特色元素,那就是缅怀和追思。自公元987年九月初九重阳日林默羽化之后,贤良港九牧林后裔每年九月初九都会在贤良港海边缅怀和追思,祭祀这位行善济世、靖海护航的祖姑。相比庙祭、祠祭、堂祭、家祭等,“海祭妈祖”最具特色,妈祖文化中“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内涵和“平安、和谐、包容”的文化特征,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中华海洋精神互相契合,体现了海洋文化与妈祖信俗的融合。海祭除了表达对妈祖的怀念之情外,还表达了普渡众生、祈盼丰收、感恩海洋、保护大自然、世界和谐共生等理念。

      林自东说,这一信俗,在清康熙五十九年地方官奉旨春秋谕祭后,风气更盛。正是这种代代相传、心心相印 的信俗活动,促进了各地妈祖宫庙、广大信众之间的联系,使之彼此更加密切和谐,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的重要内容。

      ■融入海丝 传承创新

      妈祖信俗一代代传承,甚至远播海外而不绝。随着岁月的变迁,纪念妈祖的仪式也在不断改进。

      去年开始,贤良港“妈祖海祭”由市文广新局直接指导,邀请省有关专家全新编排,贤良港千年传承的“海祭妈祖”信俗也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信众面前。海迹活动增加了妈祖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庇护神的内容。在莆田市政府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进一步挖掘下,“海祭妈祖”信俗活动的重要历史意义和传承载体得到了新的发现和拓展。

      林自东告诉记者,根据史料和考证,贤良港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古码头之一。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中,妈祖为来往的船只保驾护航,成为古代海上航海者的庇护神。随着华人海员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和开拓海洋运输事业的需要,妈祖文化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而广泛传播。为此,海祭活动就将“海丝”这一元素融入。

      林自东说,首先,“海丝”的元素体现在祭品的增加上。海祭台上增加的祭品有砗磲,其中含玻璃珠一粒(象征夜明珠),内盛海水,水中放置28朵小菊花,象征林默28岁升天;增加了船模型、罗盘、水路簿,象征航行出海,水路顺风;在斋菜上,增加了素食五大盘:水龙(菜圆)、长麺、炸豆腐、糯米卷、红团,象征五福,谐音五湖。增加海鲜四大盘,寓意四海共祭;还有精制贡品十盘,象征顺风如意,十全十美。

      此外,海祭台旁还竖起开航神灯,漆红桅杆两支和神灯18盏,寓意妈祖神灯指引,开洋顺利;另外,还有海船36条。传统的三献礼也改为五献礼,行献内容也有所改变。初献礼为左茶右果,寓意怀念妈祖;亚献礼为山珍海味,寓意祈盼丰收;三献礼为宝帛经书,寓意出海平安;四献礼为鲜花九篮,寓意壮行船队;五献礼为美酒三坛,寓意感恩海洋。

      去年开始,海祭妈祖大典也全新升级,从音乐、服饰、表现形式上,都进行了改编,海祭仪式中的执事、仪仗以及祭典仪式中的表演人员由200多名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与表演。海祭在传承“妈祖信俗”文化的同时,融入民俗文化环节,具有创新性。

      ■港里小镇 圣地之旅

      与去年相比,今年参加“海祭妈祖”的海峡两岸妈祖信众明显增多,更多人参与到传播妈祖文化,传承妈祖精神的海祭活动来。

      台湾嘉义县新巷奉天宫董事长何达煌1992年就来参加贤良港海祭,今年他又带了一些妈祖信众,其中有一些初次来参加海祭的年轻人。“‘海祭妈祖’是闽台两岸人民和沿海地区民众最受欢迎的民俗活动之一,隆重,神圣,具有永续传承的历史意义。”何达煌说,年轻人亲身感受海祭活动后,更能了解妈祖文化,继承妈祖精神。

      妈祖精神的传播还体现在表演的学生。大部分参与表演的学生是外地的,对于外地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了解、传播妈祖文化的机会。来自云南省的马加第一次参加海祭活动的演出。马加告诉记者,之前对妈祖文化并不了解,参加这次祭典的演出,自己对妈祖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将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弘扬妈祖的“大爱、立德、行善”精神。

      信众中,华裔女子黄秀卿引人注目。黄秀卿祖籍广东,1956年在新加坡出生,祖上信仰妈祖。1989年她跟随妹妹到印尼发展事业。因机缘巧合,2009年,黄秀卿来到莆田,与妈祖结缘,打那后黄秀卿携同家人在每年妈祖诞辰日和羽化升天日,来到天后祖祠进香,并于2011年捐资近400万元倡建天后圣殿。

      “受妈祖庇佑,我们家族事业一帆风顺,兴旺发达,妈祖精神值得传承。”黄秀卿说,“妈祖回娘家”、“海祭妈祖”作为港里村的重要民俗活动内容,是该村“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和“首批省级传统村落”的金字招牌中的重要文化内涵,每次到这里朝拜妈祖,她都会感受到一种心灵上的洗礼。她希望能发动更多的海内外信众继续襄助妈祖故乡文化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妈祖信众和游客来参观旅游,进一步传播妈祖文化。

      据悉,北岸开发区管委会和市旅游集团为了落实莆田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的要求,推进莆田市文旅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正准备合作对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阁、祖祠山公园、妈祖大爱湖等区域进行统一开发,建设港里小镇4A景区。

      “项目预计总投资约2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建设期限3年,建设项目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天后祖祠景点(含天后广场、受符井、宋古码头、如意潭、三炷香、码头公园、台湾风情小街、游船码头、菜籽屿内湾、天妃休闲公园南区、黄螺岩山坳和祭祀入口等)、妈祖阁景点(含妈祖阁、五色坛等)等。目前,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的港里小镇4A景区方案已通过初评,项目即将启动。”北岸文旅办干部苏建福向记者介绍说。

      港里小镇4A景区建设将坚持以妈祖文化旅游为主导,充分整合旅游资源,在建设上融入“海丝”的内涵,注重妈祖文化保护与传承,把妈祖文化打造成“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战略支点,促进两岸信仰的融合。进一步完善规划区与湄洲岛旅游度假区的拓展互补功能,按照近期远期的发展思路分布实施建设,集聚人气,带动妈祖城开发,打造莆田滨海度假典范,助力妈祖城区域升级,助力莆田市加快推进海峡西岸滨海文化旅游建设。湄洲日报记者 傅梅香 通讯员 林胜奕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