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灯笼匠

    灯笼匠

      在儿时的记忆里,老街以前有多家灯笼店铺,专门为老镇的人们和十里八乡的民众制作各种各样的灯笼,他们手工制作的灯笼生意红火。我家对面就有一家叫“灯笼涛”的灯笼店,每天近70岁的灯笼涛倚在屋檐下精心制作油纸灯笼,灯笼涛是老街上制作灯笼最为精湛的老人,听老街上的老人说,灯笼涛的灯笼店可算是老街上的老字号了。

      小时候,我经常到灯笼涛店铺前看他绘灯,灯笼涛一边做灯笼,一边说灯。说起灯笼,灯笼涛的话匣子就关不上了。他说,他家祖辈起就做灯笼,他的爷爷和父亲曾是当地有名的油纸灯笼师傅,他9岁开始跟父亲学做灯笼,专业制作灯笼也有60年了。

      油纸灯笼应用于莆田传统民俗各个方面,不同场合使用不同制式的油纸灯笼,每一种制式都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他的油纸灯笼制作手法精致,从天地灯、宫庙灯、宜居灯到结婚灯、寿庆灯、元宵出游灯,都有各自的设计与做法。

      说话间,灯笼涛动手做起油纸灯笼,他用钳子、小刀和沙纸对灯笼竹坯进行修整,去掉竹坯毛刺。他说:“莆田古式的油纸灯笼制作工艺复杂,大概要经过三道工序。”接着,他在灯笼竹坯上来来回回地刷几遍自制的面粉浆糊,再贴上烤焙纸;之后,按照顾客的要求,在晾干的烤焙纸上描画或写字,再把整个灯笼涂刷一层桐油,让灯笼具有光泽,更加牢固,最后,安装灯脚,加上铁丝、插蜡烛的灯台、提手的小竹棍,制好的灯挂起来晾晒,一个完整的竹制油纸灯笼就出炉了。

      听说,以前老街还有一种纱灯,灯坯外面不是糊纸,而是贴上一层蚕丝纺纱,然后沾上一层用海藻(行内人称“白胶”)煮成的胶水,晾干后的灯笼透明度比油纸灯笼的还要好。白胶要上两次以增加牢度,描画或写字后,再涂一层油。

      灯笼涛还曾告诉我:“最简单的照明灯笼制作,也要在灯笼上彩绘龙凤,或者写上姓氏,也有的写上福字,或喜字。”灯笼涛从柜子里翻出一本图案,里头还夹着一枚枚他平时收藏的姓氏剪纸。他说莆田民间民俗多,需要灯笼喜庆,传统油纸灯笼做工精细,更有吉祥美好、驱妖避邪的寓意,颇受当地民众喜爱。这样的灯笼,灯笼涛一天能制作几十个。

      过年前,灯笼涛还做一些配上了一根带钩头的提灯杆小灯笼,很受老街上孩子们的欢迎。一到年底,灯笼涛家里就成了灯笼的世界,那些挂在店门前的灯笼很热销,十里八乡的民众都来购买,就连仙游、福清、惠安等地也有人前来买灯笼。

      一到年节,灯笼涛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各种各样的花灯不仅有单位订做,还有不少富裕人家前来购买。就连附近各个宫庙等,每年都上门定制。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灯笼涛心里美滋滋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灯笼涛把灯笼的制作工艺、手工剪纸、书画的工艺技术手把手传授给了他的几个儿子,一家人起早摸黑,忙着制作灯笼。凭着娴熟手工扎制的技艺,灯笼涛的灯笼美观牢固,特别受人青睐,订单也是络绎不绝,不过,灯笼涛却从没奢望过靠卖灯笼发财,就是舍不得这祖传的老手艺在他手上断了,他要把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

      曾经的老街在旧城区改造后华丽转身,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悄然变化,促使传统手工老艺人、手工艺店铺陆续搬出现在的繁华街区,传统手工艺店、传统手工艺人越来越少了。现如今,灯笼涛的小儿子接过家族灯笼的“衣钵”后,根据城乡人们的生活需求,制作各种灯笼,生意依然红火,续写灯笼涛灯笼手艺的传奇。□木子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