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玉湖书院

    玉湖书院

      玉湖书院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阔口居委会。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文底蕴极其深厚。

      阔口古时地名“白湖”,又名“玉湖”,系莆田玉湖陈氏发祥地,南宋名相陈俊卿,陈文龙故里。玉湖陈氏先祖向来重视家族子弟乡里教育,曾私家设立学馆,延师教习。俊卿四子陈宓(字师复,号复斋,官直秘阁学士,理学宗师),曾从学朱熹,辟相府书斋作为学馆以教授弟子。据莆田县志记载,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曾应聘于学馆中讲学。学馆位于府第东偏,前有壶山,峻拔端重,若正人端士翔拱而立,因取“高山仰止”之义,乃命馆名曰“仰止堂”。宋末陈文龙陈瓒举兵抗元以身殉国,仰止堂与白湖境惨遭浩劫,被元兵夷为平地,玉湖子孙与村民四处逃难,往日之“百井千烟”竟成一片荒凉之地。至明代,阔口境人丁逐渐浴旺,耆老公贤继承先祖遗志,在仰止堂旧址于创建玉湖书院,作为境内子弟读书之所,籍以延续重教兴学之优良传统。明万历间,三一教主林龙江曾在玉湖书院讲学传道。莆田三教门贤陈标(字达泉,莆田玉湖人,曾传教于福州、浙江、安徽、南京等地,著有文集《三山小草》)在积极致力于外地传道的同时,对家乡书院之存续与发展亦多有贡献。龙江先生成道后,书院即主祀三一教主,配祀观音菩萨、玄天上帝、文昌帝君及武圣关公等。殆至清康熙间诏毁三教祠时,书院以托奉文昌帝君以免其祸而幸存。民国时期由三教门贤陈暮禅(唐彬)主持院务,莆邑名士张琴等经常来书院传道讲学。农历每月初十日境内外三教弟子都汇集于此传经会道,一时群贤毕至,道友如林,莆城东郊这座古老的书院成为名闻遐迩的一方三教圣地。

      上世纪五十年代解放初期直至六十年代文革期间,院址成为阔口小学校舍,后又成为生产队集体仓库。1990年阔口村三教信徒组成董事会发起重修玉湖书院,境内外信众踊跃捐资,经精工修缮,院宇基本恢复原貌。院宇坐北朝南,面对壶山,由前厅、正堂、东西偏殿、廊庑组成。前厅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砖木结构,保持明代建筑布局,清代建筑风格。2000年6月,莆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确认玉湖书院为市重点文物保护点。同年,区民宗局登记玉湖书院为宗教活动场所,并批准成立书院管委会。同时,书院也恢复每年农历四月初十和十月初十的会道活动,坚持每月初十门人月会,学习三一教经典。

      2004年6月,由于荔园路一期工程建设需要,玉湖书院拆迁易地重建。荔园路迁建指挥部、市文管会、荔城区民宗局以及政府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文物保护与宗教政策,对迁建工作高度重视并予以指导。书院管委会和全体信众同心协力,精心规划,捐资献力,工程历时四年,一座规模宏大、雄伟壮观的新书院终于在2008年4月11日(农历三月初六)开光告竣。重建后的玉湖书院坐东朝西,建筑主体仍保持旧制,另增建山门一座,主殿后新建“三圣殿”,奉祀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圣塑像,函“三教合一、宗孔归儒”之义(按书院旧址主殿后原有三棵古荔,亦象征三教含义)。书院前部还新辟一道乡土文化长廊,陈列白湖古村文化名人以及莆田部分民间历史文物遗迹,并规划设立乡土文物博览室,以期增加书院文化内涵,提升其文化品位。书院通梁上还刻有篆体“元魁”字样和精美龙门浮雕,一尊宋代“朝天吼”石雕,三尊明代石佛像,一对清光绪年间的石柱楹联等珍贵文物。所有这些,都是玉湖书院蕴含雄厚人文价值的实物见证。

      瞻仰名贤垂典范,喜看圣地展宏图。我们深信,在管委会全体同仁、诸位乡贤和境内外道友的共同努力下,玉湖书院必将建设成为一处集宗教活动、春风文化、乡土文化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中心,成为木兰溪畔一道璀灿夺目、具有鲜明乡土特色的人文景观。(玉湖书院/供稿)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