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李耕高足孙仁英续写先师壁画传奇

    李耕高足孙仁英续写先师壁画传奇

      为省级文保瑞云祠再添新光彩

    点击查看原图

      图为孙仁英在创作《蟠桃盛会》

      度尾镇度峰社区的瑞云祠,凭着唯一藏有大量古典人物国画大师李耕年轻时期的壁画,去年入选了第八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也是唯一一处李耕祖孙三代同在墙上留墨宝的古迹,极具艺术价值和人文气息。连日来,李耕的嫡传弟子、我县国画名家孙仁英再次续写了这一文化传奇,他带领儿子孙煜,徒弟赵贺民、傅振文一同前来创作壁画,为瑞云祠这一文化瑰宝再添新的光彩。

      据悉,瑞云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主祀“三一教主”林龙江。进瑞云祠,仿佛进入壁画的博物馆。1917年,李耕在瑞云祠主殿上厅左右两壁留下“林子行迹图”壁画30幅。他还在下厅留下4幅大型壁画,分别绘有龙、虎及仙游四大景中的菜溪岩和九鲤湖山水画。1994年,在该祠观音殿,李耕之子李朴创作“达摩祖师”、“弥勒佛祖”图,李耕之孙李维桢创作“观音志”、“十八罗汉”图。这些壁画至今仍保存完好,李耕祖孙三代接力创作,把壁画这一传统文化瑰宝传承下来,给家乡、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目前,我县保存下来的李耕壁画只有三处,一处是榜头龙腾玉新书院,另一处是榜头云山书院,但这些壁画都绘于1950年,是李耕中后期作品。而早期的作品,瑞云祠壁画是唯一一处。

      如今,孙仁英再次将这一艺术的火炬传递了下来。近日记者在瑞云祠观音殿看到,下厅壁上搭起了画台,81岁高龄的孙仁英正在创作大型壁画《蟠桃盛会》。这幅画作长5米、宽1.8米,从炭描、着墨到彩绘,经过近一个星期的笔耕不辍,即将完工。

      据悉,孙仁英1933年出生,大济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李耕国画研究所名誉所长、高级美术师。孙仁英先生近千幅作品先后被海内外报刊杂志刊用,作品流传欧美、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他的“李派”古典人物画技法和中国画的造型理论,博得了许多当代中外学者和画家的肯定。

      记者看到,《蟠桃盛会》延续了李耕画派古典人物画风格,既古朴隽逸,又富有诗情画意,充分体现了动静相连的生动图景。在孙仁英的笔下,汉钟离神采飞扬、吕洞宾清逸洒脱,铁拐李放浪不羁……甚至一旁的仙鹤、 古松都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这是为了发扬和传承壁画文化,同时为了表达对先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谈及带着儿子、徒弟齐上阵创作壁画的初衷,孙仁英这样说道。他说,他是李耕先生的徒弟中唯一在世的。瑞云祠保存了大量老师的画作,他对这里有深厚的感情,经常会来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

      此外,孙煜、赵贺民、傅振文合作创作了壁画《花开富贵》、《一鹭莲声》。这些壁画与李耕祖辈的画作交相辉映,为瑞云祠更添新的光彩。  唐伟/文   赵贺民/图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