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世界气象日走近莆田市气象预报员

    世界气象日走近莆田市气象预报员

      为老天“把脉” 报晴雨冷暖

    点击查看原图

      红红绿绿的天气图不断跳跃变换,预报员必须时刻监控。

    点击查看原图

      测量温度湿度的百叶箱。

      月有阴晴圆缺,天有喜怒哀乐。气象是人们生活出行的“消息树”,更是防灾减灾的“发令枪”。那么,天气预报究竟是如何出炉的?气象预报员如何推演天气变化?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记者来到莆田市气象台,了解气象预报员为老天“把脉”,预测天气晴雨冷暖的过程。

      看破“天机” 复杂“会诊”出结论

      卫星云图密密麻麻,显示着气象实况,红红绿绿的天气图不断跳跃变换,不一会儿,记者就眼花了。一旁的气象预报员却一直目不转睛,密切关注着老天的表情。市气象台台长陈艺芳说,每天的天气预报都很简短,但气象预报员为了识别晴雨冷暖,作出预报结论,却是复杂的过程。

      观测是天气预报的基础,目前莆田有3个国家级观测站,分别位于市区棋山、仙游城关、秀屿港。测量温度湿度的百叶箱、测量风向风速的风塔都位于观测站的观测场。观测站地面的仪器还能观测大气压力、降水、云量、云状、能见度、辐射、日照等。

      气象预报员要对大量的数据及实况进行分析,这些数据不但有来自观测站24小时不停传递的数据,还有来自欧洲、日本不同机构的最新数据、大量的数值预报产品以及卫星云图、雷达探测的回波资料。对这些数据不是简单的读取,而是要依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进行分析。

      陈艺芳说,仅通过当班预报员个人分析得出的结论还不能算数,要通过会商,好比医院“会诊”,听取各级预报员的预报结论后,再综合归纳,才能产生天气预报结论。

      冷暖晴雨 24小时为天“把脉”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气象台有6名气象预报员,每天4人值班,分别职守首席、精细、服务、短时预报4个岗位。首席岗预报员要全盘把握预报,做出当天的气象定论,每天上正常班,遇到灾害性天气,就要整晚守班。精细岗预报员每天报气温、风向等气象要素,除正常上下班外,晚上还要从9点值班到次日8点。服务岗预报员对精细岗的预报进一步细化,预报结论达到乡镇一级,他们每天从上午8点上班到晚上9点。短时预报岗预报员主要跟踪天气变化,提前做出6小时内的短时和2小时内的临近预警。

      “无论天气好坏,都有各自职责,遇到灾害天气,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做分析。”陈艺芳告诉记者,气象预报全年无休,预报员24小时轮岗,常规每天要发布3次预报,预报结论呈现在门户网站上,12121电话中,LED显示屏上,气象微博等。

      守夜班的预报员每天清晨5点要发布第1次预报,通过电码由地市到省里,再到全国,中央电视台每天早间的天气预报都是守班预报员清晨做的气象“产品”。

      每天上午8点,气象预报员听取第一次全国会商,10点参加省、市会商。而后,立即进入市、县会商。上午11点,发布第2次预报。

      每天下午4点,预报员发布第3次预报。除了要将未来天气预报情况,包括晴雨、温度、风力编成电码,传给省气象局,还要撰写天气预报稿,向市民播报“天气预报”。

      一旦预测到要发生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气象台还会进行“加密会商”,预报员们会更为忙碌,一边要关注天气实况,分析未来天气演变趋势,一边还要适时为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公众发布预警。

      风云变幻 预报员“亚历山大”

      “前一秒艳阳高照,后一秒就大雨压城,老天爷变化莫测,气象几乎是按‘秒’观测,来不得半点马虎。”在采访中,气象预报员们表示,每天为老天爷“把脉”,让他们感觉“亚历山大”。

      一位气象预报员说,长期上夜班“倒时差”,尽管付出100%的艰苦努力,天气预报却不可能100%准确,有时难免有些偏差。因为预报准确与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预报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预报经验,还必须能承受心理压力。他希望,群众能对天气预报不确定性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黄凌燕 吴婷婕 文/图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