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莆仙民间“走喜”(贺礼、贺喜)习俗

    莆仙民间“走喜”(贺礼、贺喜)习俗

      “走喜”是莆仙民间里的一种习以为常的风俗,就是“贺礼”或叫“贺喜”。“贺礼”不仅在莆仙地区民间很普遍,就是全国各地,随处可见,亦十分普遍,成为华夏民族一种一般性的风俗习惯,恐是一种文明的礼仪较为雅气的行为交往。

      在莆仙民间,“走喜”的项目多得不一而足。譬如人家结婚办喜事,发放(或邮寄)请柬,通知对方在哪个具体时间、地点,举办什么喜事,人家就得准时去贺喜。旧时,“走喜”的方式丰富多彩,有的挑一担花篮,装上“布联”,再放入现金(多的几百元或几千元,少的几十元)。较为亲近的亲人用一担花盘“走喜”,或者一担花篮,一般的亲戚则一戈花篮就够了。现在人家“走喜”就不用花篮,一般使用现金“红包”,或者购买一些象征性的礼物贺礼,如镜框、书画立轴、工艺品、电视机、录像机、闹钟等等。人家在婚礼宴会上,还举行“问候”典礼仪式。新郎新娘在伴郎伴娘的陪同下,问候父母亲、伯伯、叔叔、姑姑、舅舅、哥哥、姐姐……晚辈的就不问候。每人被称呼(敬称),就得拿“红包”给新郎新娘贺礼,亦是“走喜”的一种方式。婚宴完毕,客人将要散会,主人就得给客人的孩子(指未成人)“挂豆”,送给红色,表示祝愿健康成长。

      莆仙民间 “走喜”之事繁多,人家房屋落成,乔迁至喜,众客人得去“走喜”祝贺。人家婴孩满月或周岁,举办喜酒,客人亦得去“走喜”祝福。人家春节元宵“做头”捧香炉,举办宴会,朋友、亲戚也得来“走喜”祝福。女儿还得准备花篮或花盘(十个盘子),隆重举行。人家祝寿,亲戚朋友们亦得去“走喜”祝寿。一般的从60岁开始,直到70岁、80岁、90岁……男的在59岁时,就预祝60大寿;女的则60岁才祝寿。若是女的失偶,那就跟男的一样“做九为十”。仙游民间祝寿时间集中在正月初三这天,或者是初六。莆田民间一般在年中的农历8月间,选择吉日祝寿,也有10月、12月。近年来,亦有许多地方在正月举行祝寿。主要是顾及许多亲戚朋友,儿子工作忙碌,平时在外,因此选择在正月春节期间,主客之间较为空闲,人多热闹,气氛浓烈。

      近二、三十年来,人家考上大学,或考入研究生,出国留学,举办喜酒宴会,众亲戚朋友纷纷前来祝福,也得“红包”,表示祝愿。

      历史传统习惯,人家年老寿终,算是丧事,举行安葬仪式。亲戚朋友也得来“走喜”,其意义与其它的不同,但总是表达一种心愿。这种“走喜”(白事)形式,民间称为“拎纸银”,表达对死者的一种哀思与怀念。有的人家不是丧事,是准备给老人建造墓葬地方,民间叫“打乐丘”。工程告竣,亦要举办酒席,亲戚朋友们亦得去“走喜”,递上“红包”,祝贺工程圆满成功。

      诚然,“走喜”的方式既有个人行为,又有集体统一安排。这里的集体一般指几位朋友、同学,或者是单位团体,少则几个人,多则几十人,甚至上百人。

      莆仙民间里的“走喜”不同于社会上的“红包”,前者是贺礼祝福,后者则是施行贿赂的交当,两者性质截然有别。

      有时人家举办酒席就不用客人“走喜”。例如“请女婿酒”,沿海人“请戏饭”、“做牙”等等。乃为出于客气,邀请朋友们前来凑热闹,增强气氛,就不收“贺礼”,属于纯粹的请客吃饭。          (郭大卫)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