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林子三教正宗统论》问答

    《林子三教正宗统论》问答

      问:什么叫三一教?三一教主是谁?

      答:三一教又称夏教。其宗旨是以三纲五常为至德,士、农、工、商为常业,心身性命为要道。主张孔子执中一贯、老子守中得一、释迦空中归一和林子道统中一的大道相同,儒、道、释三教应合而为一的新型的教门。三一教主就是林子兆恩、龙江先生。

      问:三一教是不是宗教?

      答:三一教是一个宗教,它具备宗教的条件。2005年11月22日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国家对台办联合调研组组长,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来莆田东山祖祠调研时说:“三一教不同于民间信仰,虽然不能等同于五大宗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是国家宪法规定的),但它是一个宗教,起码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民间信仰,叫民间宗教是比较妥当的。”三一教自明朝中期以来都是以宗教形式存在在民间。

      问:三一教具备哪些宗教条件?与民间信仰有哪些区别?

      答:三一教具备宗教所具备的所有条件。它与民间信仰有十大区别:(一)三一教崇拜固定的主神(即三一教主林龙江先生);民间信仰是不固定的多种神。(二)三一教有本教的经书经典(如“林子三教正宗统论”等);民间信仰没有崇拜神的经书经典。(三)三一教徒必须经过入教仪式;民间信仰的崇拜者不须经过入教仪式。(四)三一教有完整的教规教义和明确的宗旨;民间信仰不具备教规、教义。(五)三一教有教徒组织和教职人员;民间信仰没有教职人员。(六)三一教有独特的宗教法事,经师道场;民间信仰没有法事。(七)三一教有继承的传人(三传四配);民间信仰没有后代传人。(八)三一教有修炼的心法(“九序”心法);民间信仰没有心法。(九)三一教有固定的宗教活动形式(会道、月会、朔望日会等);民间信仰没有固定的活动形式。(十)三一教有固定的资金来源来保证三一教的活动和存在;民间信仰没有固定资金来源。

      问:三一教是什么时期由谁创立的?

      答:三一教是在明朝中期由林兆恩(别号龙江)先生创立的。据[林子本行实录]P.21载:嘉靖二十五年,林兆恩先生遍叩三门,真心不退,天地鉴之诚意恳至,圣神通之,得遇明师,授以真诀,复得孔子仲尼氏梦中授以鲁论微旨曰:此不可使知之道也,我则罕言之。嗣是而老子清尼氏通之以玄,释迦牟尼氏悟之以空,而教主开始倡明三一教。

      问:为什么要创立三一教?

      答:据[林子三教正宗统论]一卷P.3载:文辉尝窃论之:(卢文辉先生曾经说过:)自秦汉以下,(自从秦朝、汉朝以来,)圣人不作,(圣人不再兴起,)而大道久湮,(大道被湮没很久了,)孔子、老子、释迦之学不明(孔子、老子、释迦的道理、学问不能明白於世间)而儒、道、释者流,(然而儒、道、释三教的流派,)不知所谓“中”,不知所谓“一”,不知所谓“立本”、“入门”、“极则”,(不知道什么叫做“中”,什么叫做“一”,不知什么叫做“立本”、“入门”、“极则”,)各立门户以自高,各执偏见以相诋,(各人自立门派认为自己最高明,各人按照自己的偏见来互相诽谤、互相攻击,)迷谬愈深,是非舛错。(产生错误的思想更加严重,是非颠倒的事情更加多。)故有华言饰行,(因此就出现了用美丽的言词来掩盖、修饰自己错误的行为,)巧取世资,(骗取世人的信任作为自己的资本,)托乎孔子之儒(假借是孔子的儒)而不知乃儒之蠹也,(然而他不知这样做乃是儒教的蠹虫,)非孔子圣教之正也;(不是孔子正宗的圣教;)服石饵金,(用矿石、金属炼丹来服用,)希慕长生,(希望以求长生不老,)托乎老子之道,(假借这是老子的道,)而不知乃道之蠹也,(然而他不知这样做是道教的蠹虫,)非老子玄教之正也;(不是老子正宗的玄教;)削发游方,(剃头削发离家到处化缘,)断弃伦属,(离开家庭,断绝后代,)托乎释迦之释,(假借这是释迦的释,)而不知乃释之蠹也,(然而他不知这样做是释教的蠹虫,)非释迦禅教之正也。(不是释迦正宗的禅教。)三氏之正学既已不明,(孔子老子释迦正宗的教门既然已经不能阐明在世间,)而千古之真传伊谁可继?(那么千古流传的大道还能有谁来继承呢?)幸而吾师龙江林夫子出而倡明之,总持三门,有教无类。(幸好天生吾师龙江林先生来倡明孔子、老子、释迦正统教门的本源相通,提倡三教合一,一视同仁,再不分为儒、道、释三个教门的类别了。)

      问:林子为什么要提倡“宗孔归儒”?

      答:三一教的宗旨是:“以心身性命为要道,三纲五常为至德,士、农、工、商为常业”。是一个世道兼修的完整的教门,而道释者流废弃纲常,希慕长生,林子倡明三教本旨,挽救世道人心复还本始。故在儒、道、释三教中择其美者而树之。[林子三教正宗统论]P.13非三教小引中载:林子曰:譬三植桃、李、梅於其庭,(譬如欲栽植桃树、李树、梅树在庭院中,)庭且隘,而木又拱,(可是庭院又窄,树木又高大,)不得已乃择其种之美者,而存其一。(没有合适的办法,勉强采取选择其中比较好的一种来栽培。)若仲尼之仁,乃种之美者也,(譬如孔子主张仁,就是很好的种子,)余故曰道归於儒也,释归於儒也。(我(指教主)因此说道氏者流要归於儒,释氏者流要归於儒。)

      问:怎样“归儒”?

      答:[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卷三P.97“夏语归儒教”载:林子曰:三教曷归乎?(儒、道、释三个教要怎样归呢?)归于儒也。(归于儒呀!)曷归于儒也?(要怎样归於儒呢?)释归于儒也,道归于儒,儒亦归于儒也。(释氏者流要归於儒呀!道氏者流要归於儒呀!儒氏者流也要归於儒呀!)既儒矣,又曷归于儒也?(既然是儒教了,为什么还要归儒?哪要怎样归儒呢?)世之儒者虽学仲尼,而不以其心也;(现在世间学习儒教道理的人虽然说学习孔子,但不是学习孔子的心;)使其不外仲尼也,而心之,是亦仲尼而已矣,(欲使他不出离孔子,主要从心性上符合孔子,也就是孔子了。)是之谓儒之儒也。(象这样的儒才叫做孔子的儒。)所以说:“宗孔归儒”实质上就是“宗孔归心”。——引自[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卷一“三教以心为宗”篇。

      宗孔,并不是真正以孔子为宗,而是“以心为宗”。林子曰:“夫孔子之所以可宗者,以孔子之所以圣者,心也。”“余之所以学者,宗孔也。余之所以宗孔者,宗心也。盖吾心之孔子,至圣也……故余直指宗孔为正,宗心为要尔。”“途人之心皆孔子也,故宗孔子者,宗心为要。”可见林子的“归儒宗孔”说实际上是要把儒、道、释三教归于他创立的“以心为宗”的三教合一思想体系上,这才是林子创教的真正目的。

      问:什么叫做三教合一?

      答:[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卷一P.13“道业正一”篇载:林子曰:余所谓三教合一,欲以群道释者流而儒之,以广儒门之教而大之也。(我(指教主)所说的三教合一,是要引导道教、释教的流派实行儒教的法度,目的是要扩大儒教的教门。)

      又曰:余所谓三教合一之大旨者,盖欲合道释者流而正之以三纲,以明其常道而一之也;(我(指教主)所谓三教合一的宗旨是:大概要使道教、释教的流派归正到三纲上来,以表明常道的一致性;)合道释者流而正之以四民,以定其常业而一之也。(使道教、释教的流派归正到一般民众,以从事一定的职业。)如此,则天下之人无有异道也,亦无有异民也;(象这样,天下人民就都能够遵循大道的规律,就不会出现种种违反大道的人了;)而天下亦无曰我儒也,亦无曰我道也,亦无曰我释也。(那么天下人民也不会说我是儒教,也不会说我是道教,也不会说我是释教。)此其唐虞三代之盛而无有乎儒道释之异名者,故谓之“一”。(达到这时,就象唐尧虞舜的时代那样的和平盛世,就没有儒教、道教、释教的名称的区别了,所以就称为 “一”。)这个任务,惟有是吾师龙江林夫子担任了。[林子本行实录]P.37载:“时楚人何心尹抵莆、谓教主曰:昔儒、道、释三大教门,孔子、老子、释迦已做了,今只有三教合一,乃第一等事业,第一大教门也,兹又属之先生,我即不能为三教弟子,愿为三教执鞭焉。”是以故“宗孔归儒”实质上也就是“宗林归夏”。东山祖祠林龙江纪念馆楹联曰:“引道释以归儒儒归孔子;贯天地人而立教教立先生。”

      问:三一教宣传的内容是哪些?

      答:[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卷一P.4载:文辉尝窃论之:其与儒言儒也,必言孔子的儒,(卢文辉先生曾经说过:你要跟儒教的人说儒的道理的时候,一定要说孔子儒的道理,)需复举老子的道、释迦的释以印证之,(同时还要推举老子道的道理,释迦释的道理加以对证之,)俾知其执中也,未始有异於守中,空中也;(使他知道孔子的执中,没有差别於老子的守中和释迦的空中;)一贯也,未始有异於得一,归一也;(孔子的一贯,没有差别於老子的得一和释迦的归一;)立本也,未始无道氏之入门,释氏之极则也。(以儒教为立本,一定要有道教的入门和释教的极则。)其与道言道也,必言老子之道,而复举孔子之儒,释迦之释以印证之,(你要跟道教的人说道的道理的时候,一定要说老子道的道理,同时还要推举孔子儒的道理和释迦释的道理加以对证之,)俾其守中也,未始有异於执中,空中也;(使他知道老子的守中,没有差别於孔子的执中和释迦的空中;)得一也,未始有异於一贯,归一也;(老子的得一,没有差别於孔子的一贯和释迦的归一;)入门也,未始无儒氏之立本,释氏之极则也;(道教的入门,一定要有儒教的立本和释教的极则;)其与释言释也,必言释迦之释,而复举孔子之儒,老子之道以印证之,(你要跟释教的人说释的道理的时候,一定要说释迦释的道理,同时还要推举孔子儒的道理和老子道的道理加以对证之,)俾知其空中也,未始有异於执中,守中也;(使他知道释迦的空中,没有差别於孔子的执中和老子的守中;)归一也,未始有异於一贯,得一也;(释迦的归一,没有差别於孔子的一贯和老子的得一;)极则也,未始无儒氏之立本,道氏之入门也。(释教的极则,一定要有儒教的立本和道教的入门。)

      三一教的立论依据就是孔子的执中一贯,老子的守中得一,释迦的空中归一,都是相同的大道,三一教主主张道统中一就是倡明三氏的大道。三一教是一个以儒为立本,以道为入门,以释为极则的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并举的最完整、最先进的新型教门。是一个最大、最全面的教门,三一教亦称夏教。

      问:为什么说三一教亦称夏教,它是一个最大、最全面的教门?

      答:[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卷一P.4载:文辉尝窃论之:(卢文辉先生曾经说过:三一教门人)“无所别於儒,无儒而无不儒;(没有差别於儒家,虽然不是儒家,但也就是儒家;)无所别於圣,无圣而无不圣:(没有差别於圣人,虽然不是圣人,但也就是圣人;)无所别於道,无道而无不道;(没有差别於道家,虽然不是道家,但也就是道家;)无所别於玄,无玄而无不玄;(没有差别於玄奥,虽然不是玄奥,但也就是玄奥;)无所别於释,无释而无不释;(没有差别於释家,虽然不是释家,但也就是释家;)无所别於禅,无禅而无不禅。(没有差别於禅定,虽然不是禅定,但也就是禅定;),统而同之,合而之一,(把儒道释三教的大道统一起来,合成一个教门,)归於无名,返於无始。(就不再有儒道释三教的名称,恢复到原来无始之初了。)此夏之所由以大,而道统之所由以传也。(这就是夏之所以为大的意义,只有这样,大道才会千千万万世地相传下去。)

      问:夏有什么大的意义?

      答:[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卷三P.114,[原教]说夏上载:夏也者,大也,而太极在其中矣。(夏,就是大的意思,太极就在夏的当中。)太极而阴阳也,阴阳统于夏;(由太极分为阴阳,阴阳也统在夏的当中;)阴阳而五行也,五行统于夏;(阴阳分为五行,五行也统在夏的当中;)退藏于密,即儒是夏;(儒教所说的退藏于密,也就是夏;)谷神不死,即道是夏;(道教所说的谷神不死,也就是夏;)如是降伏,即释是夏。(释教所说的如是降伏,也就是夏。)光明藏者夏也,活泼泼地者夏也,玄关窍者夏也,呼吸根者夏也;乐处者夏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者夏也。(释氏所谓光明藏是夏,儒氏所谓活泼泼地是夏,道氏所谓玄关窍是夏,道氏所谓呼吸根是夏,儒氏所谓乐处是夏,中庸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也是夏。)一贯者夏也,而得一,归一者亦夏也;(一贯是夏,而得一、归一也是夏;)执中者夏也,而守中,空中者亦夏也。(执中是夏,而守中,空中也是夏。)以言乎其居,吾身之广居,以言乎其位,吾身之正位;(用居来谈,是我身中的广居;用位来谈,是我身中的正位;)以言乎其道,吾身之大道。(用道来谈,是我身中的大道。)恍恍忽忽,杳杳冥冥,涅槃妙心,普现一切,塞乎天地之内,超乎天地之外,先乎天地之始,后乎天地之终。(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涅槃妙心,普现一切,是充满天地之内,超出天地之外,是在天地之前开始的,是在天地之后终结的。)

      “说夏中”载:儒亦夏也,而仲尼之道在我矣;(儒也是夏,而孔子的道就是我的道;)道亦夏也,而黄帝、老子之道在我矣;(道也是夏,而黄帝、老子的道就是我的道;)释亦夏也,而释迦之道在我矣。(释也是夏,而释迦的道也是我的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者,吾身正氣,天道流行,而天地之道在我矣。(能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我身中的正氣和天道共流行,那么天地的道也在我了。)在太极之上不为高,在六极之下不为深,先天地生不为久,长于上古不为老者,吾身正氣,天道流行,而天地之道在我矣。(太极以上不算高,六极之下不算深,生在天地以前不算久,长在上古不算老,我身中的正氣和天道共流行,而天地的夏也在我了。)论覆则如天,而四生普盖;论载则如地,而六道俱承;论明则如日,如月,而光腾八表,辉彻古今者,吾身正氣,天道流行,而天地之夏在我矣。(论覆和天一样广大,而四生都能普盖;论载和地一样博厚,而六道都能承载;论明就和日、月一样光辉,照耀八表,辉彻古今,我身中的正氣和天道共流行,而天地的夏也就在我了。)儒世间法也,道与释出世间法也,而所谓夏者,亦夏、亦儒、亦世间法也;亦夏、亦道、亦夏、亦释、亦出世间法也。(儒是说世间法的,道和释是讲出世间法的,然而所说的夏,也是夏、也是儒、也是世间法;也是夏、也是道、也是释、也是讲出世间法。)

      “说夏下”载:先天之理,夏备之矣。(先天的哲理,夏都具备了。)先天也者,天之先也,生天、生地、生人,而为天之先者,先天也。(先天就是在天之前,它能生出天,生出地,生出人,而为天之前,叫做先天。)故天者氣也,而先天不属氣;地者形也,而先天不属形。(因此,天是气,而先天不是气;地是形,而先天不是形。)惟夏则非天非地,非氣非形,微乎微乎,其不可得而名言乎!(只有这个夏,不是天,也不是地,不是气,也不是形,微奥呀!微奥呀!它是不可以用语言和文字来说清楚的呀!)天之所以为天,地之所以为地,人之所以为人,而天地人之至妙至妙者,于夏焉尽之矣;(天之所以能够成为天,地之所以能够成为地,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人,而天地人的极其玄妙的哲理,夏都能够说明的淋漓尽致了;)皇之所以为皇,帝之所以为帝,王之所以为王,而皇帝王之至妙至妙者,于夏焉尽之矣;(皇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之所以能够成为帝,王之所以能够成为王的原因,皇、帝、王的极其玄妙的哲理,夏都能够说明的淋漓尽致了。)儒之所以为儒,道之所以为道,释之所以为释,而儒道释之至妙至妙者,于夏焉尽之矣;(儒之所以成为儒,道之所以成为道,释之所以成为释的原因,儒、道、释的极其玄妙的哲理,夏都能够说明的淋漓尽致了。)天得夏以清,地得夏以宁,人得夏以圣,皇得夏以道,帝得夏以德,王得夏以功,儒得夏以仁,道得夏以玄,释得夏以空。(天得夏就能清,地得夏就能宁,人得夏就能圣,皇得夏就有道,帝得夏就有德,王得夏就有功,儒得夏就能仁,道得夏就能玄,释得夏就能空。)莫非天也,而日月星辰之丽于天者,得夏以照以临;(就象天啦,还有日、月、星、辰在于天上,就是得到夏,才能够照临;)莫非地也,而山岳河海之属于地者,得夏以峙以流;(就象地啦,还有地上所有的山岳、河海在于地上,就是得到夏,才能够流峙;)大而元会运世之终始乎天地者,得夏以纲、以维;小而飞走动植之并育于天地者,得夏以生、以成。(从大的来说起,源汇宇宙,运转天地的终始,得到夏才能够有纲领,有维持;从小的来说,飞禽走兽、动物、植物并育在天地间,也是得到夏才能够生长,能够发育。)

      所以,三一教用“夏”字来作为教的名称,是最合适的。夏教才是一个最大、最全面的教门。毛元林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