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龙眼花荔枝花盛开的地方

    龙眼花荔枝花盛开的地方

      我喜欢龙眼花和荔枝花,因为它不以浓郁的香味悦人,它的淡定如同朴素的莆仙人;因为它不起眼的骨朵,结出了甜蜜的珍果。

      我喜欢龙眼花和荔枝花,因为它为我们留下深厚的文化底蕴。郭沫若“荔城无处不荔枝”的经典诗句,迄今仍脍炙人口、家喻户晓。郭风散文诗《叶笛》中的倾情讴歌,久久地留在兴化儿女的心扉。“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于是,每当龙眼花和荔枝花盛开的时候,我都会来到它的身旁,抱着执着和信念,带着虔诚和慰藉。我曾坐着小木船,穿行在纵横的沟渠里,观赏两岸绽放的荔枝花。当小船静静地停在荔枝树下的时候,我仿佛听到荔枝花开的声音,仿佛听到荔枝花与绿叶的细语。城厢郊外的荔枝树,大都长在沟渠旁,所以,品质特别的优良,果肉尤为鲜美。民间很崇尚风水,其中“美人照镜”就是上佳风水。在这里是红荔照镜,所以荔枝品相特别好。当年乘坐的小木船,是用摇橹的,那“咿呀,咿呀”的橹声,显得亲切而温馨,充满着乡野的特有诗意。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改成机动的小木船,“咿呀”声被“突突”声所取代。有一次,我乘坐机动小木船观赏荔枝花,颇有走马观花之感,全然没有摇橹小木船那种清幽静谧的意境。当然,在荔枝收获的季节,机动小木船的运输效率,就比摇橹小木船高得多。

      我曾登临华亭云峰的最高处,俯瞰万亩龙眼海的壮观景象,为它的广阔博大所震撼;也曾走进龙眼海,观赏龙眼花绽开的盛况。不少人往往只关注开花的情景,很少了解开花的过程。龙眼经历了12月下旬至1月下旬的花芽花化,2月下旬至3月下旬抽生花穗,4月上中旬以后逐渐发育成完全的花穗,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花。此后,在进入幼果期以及成熟期阶段,还要经受病虫害、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龙眼这样,荔枝也是如此。一支支花穗,蕴含着生长的艰辛;一颗颗果实,凝聚着果农的心血。

      龙眼是莆田市“四大名果”之一,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之一。综观世界龙眼分布,以亚洲南部为主,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福建又是我国栽培龙眼最多的省份。龙眼是城厢区主要特产水果之一,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开始栽培,迄今已有千年历史。古代龙眼称为圆眼,制干果品为桂圆,明代列为贡品,“兴化桂圆”自古闻名遐迩,产品远销江、浙、北京和国外。目前龙眼鲜果及桂圆在国内市场、糖水龙眼罐头在欧洲市场,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有不少的外国客人,对龙眼鲜果还不了解,闹出一些笑话。新闻界一位朋友告诉我,有一次,来访的美国朋友,看到有人在吃龙眼,不知道为何物,便问我的朋友。我那朋友不知道龙眼如果翻译,便直译为“龙的眼睛”。老外听后十分诧异,问道:“一次能吃多少?”朋友回答:“一斤多。”那老外说:“天呀,那得杀多少条龙?”听罢,大家都笑弯了腰。

      龙眼属无患予科龙眼属,为常绿乔木,对丘陵红壤山地的适应性较强,是耐瘠、耐旱能力较强的果树。果实富含营养成分,被人们视为珍贵补品,果肉中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钾、钙、镁、锌等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含量高。龙眼及其制品龙眼干、龙眼肉、龙眼膏等,具有开胃健脾、补虚益智、养血安神、抗衰老之功效,可作为治疗病后虚弱、贫血萎黄、神经衰弱、产后血亏的佳品。

      鉴于龙眼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神奇的药用价值,城厢区把发展龙眼产业作为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予以加强。区政府重视龙眼的生产销售,以政府名义举办“龙眼产销情况分析会”、“龙眼产销推介会”,拓展市场,并组建多种形式的营销队伍,成为销售“兴化桂圆”的主要渠道。同时,成立城厢区兴化桂圆协会,以协会名义,申请注册了“兴化桂圆”的标识,并在江、浙、沪三地建立“兴化桂圆”特许经销商、随着“兴化桂圆”知名度日渐提高,造假者也纷至沓来,有的用泰国野生的龙眼加工,冒充“兴化桂圆”。这种野果,也叫疯人果,顾名思义,吃了以后人会发疯。由于价格便宜,1斤才1元多,不法商贩便昧着良心造假。为了打假,莆田市城厢区兴化桂圆协会专程前往上海、无锡等地,与当地工商部门联系,教经销户辨别真假,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城厢区龙眼种质资源丰富,优良品种较多。除了推广当家品种“乌龙岭”、“油潭本”外,积极推广近几年新选育的中晚熟优质新品种“松风本”、“立冬本”、“友谊106”。在全区7.5万亩龙眼中,宜于焙制龙眼干的乌龙岭、油潭本占50%。优良的品种,为培育品牌打下基础,2008年12月,莆田桂圆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我们看到了“兴化桂圆”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美好明天。

      城厢区荔枝面积不大,只有1000多亩,年均产量200吨左右,总产值不到200万元。但我发现,城厢区的荔枝树是很好的景观树,聪明的城厢人,以荔枝树为主体,建了一座荔枝公园。一年夏天,去莆田出差,经过荔枝公园,便进去转悠一下。一株株荔枝树,汇合成蓊郁的树林,如同一把墨绿色伞盖,遮挡住炎夏炽热的阳光。进入荔枝林,顿觉暑气全消。这片荔枝林,是莆田市政府提出务必要保护的6万株荔枝林中的一部分。公园中建有精致小亭,置有石凳,供居民及游客休憩。四月中旬赴莆田采风,下榻于阳光假日酒店。从窗口俯瞰,荔枝公园景观尽收眼底。入夜,荔枝林用它宽阔的胸怀,用沁人心脾的清风,迎迓辛苦劳作一天的居民,还有谈情说爱的伴侣。清晨,荔枝林用它清新的空气,用它闪烁露珠的叶片,迎来晨练的人们。

      在城厢区,看到由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的《城厢人物》,在“古代人物”中赫然出现蔡襄的名字。蔡襄不是我的家乡仙游人吗?怎么变成了城厢人氏。原来,蔡襄原籍仙游枫亭,后迁居莆城以南的蔡垞,现为城厢区霞林街道棠坡村蔡垞。所以,作为城厢人物也在情理之中。提起蔡襄,不能不谈及他著名的《荔枝谱》,和《茶录》一样,都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栽培学专著。

      在木兰陂,聆听了关于长乐人钱四娘的悲壮故事。这位16岁的宋代女孩,目睹莆田南北洋平原的严重水患,于是携其家资,前来莆田创筑溪陂。大坝工程历经3年,终告竣工。一天,忽然溪洪大作,水力冲激,石崩陂溃。钱四娘见状,悲愤投水自尽,时年19岁。人们闻讯纷纷前往祭吊,哭声震天动地,历七日夜不绝。之后,长乐人林从世继承遗志,动工兴建,又被大潮吞没。最后,闽侯人李宏继修木兰陂,终大功告成。发源于仙游县西苑乡仙西村黄坑桥头的木兰溪,一路奔突,一路咆哮,经宁海出三江口流入兴化湾。雄伟的木兰陂,终于锁住了这条遗害百姓的巨龙。在风景如画的溪岸,一株株荔枝树枝繁叶茂,象一个个忠诚的哨兵,日夜守护着木兰陂。夏夜,在荔枝树下,乘凉的老人摇着蒲扇,给孩子们讲述钱四娘的故事,讲述林从世、李宏的壮举。

      杨贵妃爱吃荔枝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然而,这些荔枝来自何方,却众说纷纭。有的说来自广东的岭南,有的说来自福建的莆田。我在莆田民间听到的故事是这样的,杨贵妃何以知道莆田荔枝的盛名,据说是听莆田籍梅妃介绍的。众所周知,荔枝的保鲜难度特别大。那么,要从莆田运到遥远的长安,尚需时日。经验丰富的莆田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用长了十年的毛竹,截成一米半左右,打通关节后,把荔枝带叶片放进去。太松不行,容易在摇晃中碰伤;太紧也不行,不透气,容易变质。荔枝放进去后,封口要用红泥巴封紧,尔后一节节绑在马背上,一个个驿站接运。采用这种保鲜方法,保质期约十五天,路途运输时间为十天,到达长安后,有三分之二荔枝仍保持完好,引来了“妃子笑”。当然,这个故事真实性如何,尚待进一步考证。

      在龙眼花荔枝花盛开的地方,城厢区的经济之花同样姹紫嫣红。“十一五”期间,是城厢区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在龙眼花荔枝花盛开的地方,城厢区以建设“宜业、宜居、宜行、宜游”城区为目标,新建凤凰山沿渠景观带和5座城市公园、3座农民公园,新增城镇绿化面积约150万平方米。九龙谷荣获“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

      在龙眼花荔枝花盛开的地方,自古以来,便有不少文人墨客吟咏它、赞美它,这些诗词,为文献名邦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宋代著名诗人王十朋诗曰:“怀章南过蔡公乡,驻马遥瞻数仞墙。丹荔株株经品藻,乔松叶叶惠清凉;四贤诗出人增气,三谏章成国有光。真是济川三昧手,清源游戏作虹梁。”诗人对于莆田的荔枝,给予极高的赞誉。

      在龙眼花荔枝花盛开的地方,是我生活过的地方。在莆田工作的七年间,和城厢区结下了不解之缘。记不清多少回登上凤凰山,远眺城区璀璨的灯火;记不清多少次在小巷中徜徉,欣赏经历百年风雨的古老建筑;也记不清多少个夜晚在街道漫步,见证日新月异的变迁。

      在龙眼花荔枝花盛开的地方,有我魂牵梦萦的思念,有我永远不能忘却的情结。吴建华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