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一把木杆秤 一页文明史——走访涵江木杆秤工艺老艺人林文龙

    一把木杆秤 一页文明史——走访涵江木杆秤工艺老艺人林文龙

    点击查看原图

      昏暗的灯光下,老艺人在认真地制作木杠秤

      听说涵江有个专门制作秤的老艺人,日前记者特地前往涵江进行采访。在涵江商业城附近,记者发现有一家木杆秤店,一位老艺人正在埋头忙乎。记者看到,一间约10平方米的店面既是门市又是生产车间,两边挂满了大秤小秤,“这些木杆秤都是你手工制作的吗?”面对记者的询问,老艺人林文龙笑呵呵地说:“当然是我制作的,而且还经过技术质量监督局核准的。”

      老艺人林文龙告诉记者,他十几岁时就开始跟人家学制秤,至今已有四十多年了。据他介绍,这种传统的手工制作木杆秤,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工艺繁多,共有几十道工序,其中不少还是精细活。林师傅还饶有兴致地向记者讲述制秤工艺和它的历史,他说,远古时代,人们运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木杆秤。起初,鲁班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把计量单位定为十三两一斤。后来秦始皇又在原十三两一斤的基础上,加上“福禄寿”三星,于是就定为十六两一斤。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计算方便,国家才统一改为十两一斤。如今,电子称的广泛应用,使木杆秤受到很大的冲击。

      他说制秤首先要选好秤杆,秤杆一般用硬木,纹路需细腻且木质坚硬,如黄桐槽、红木等都是上等的材料。为了保证木杆不开裂,选中的材料要放在干燥处凉晒一段时间,等木料定型后,选出笔直不弯曲的来做秤杆。选好的秤杆经过凿、刨等处理,变成笔直的又长又细的椭圆柱体,再用细砂布沾水,打磨得又光又滑,最后在木秤两端套上铜皮、铝皮。接下来的工序便是制定刻度的精细活计,在打磨好的秤杆上先用墨线画一条直线,挂上秤盘后定支点,用砝码校验,完成定位。弹线定星位是做杆秤的关键程序,墨线直,星位准是起码的要求。提绳的位置,秤砣、秤钩或秤盘的重量,秤杆的粗细、长短,都直接影响星点的定位。钻眼钉秤花最费时、费工。大秤小秤的秤杆上都要钻600多个小眼、钉600多个星眼,眼钻不直,钉出的秤花就不直,就会直接影响到秤的准确度。制作木杆秤的最后一道程序是上色,把菜油刷在称杆上,晾干后,黄褐色的称杆逐渐会变成了褐黑色,银色的秤星在褐黑色的秤杆上格外显眼。至此,一杆木杆秤才算真正完成。

      在谈及目前手工制作木杆称的景况时,林师傅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大力推广电子称。从此,木杆称的生意已风光难再,同行们也纷纷改行,但他舍不得放弃,依然固守着自己的老手艺。他告诉记者:已经做了一辈子秤了,对这一行也有一定的感情,虽然现在生意不好,但他仍然会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他还说,现在自己年纪大了,干不了别的活,再说目前许多乡村和城里的小商贩仍以木杆秤作为交易计量工具,一些木杆秤加工店也因此保留至今。一些老顾客,他们都知道他的秤好,工艺精湛,做买卖的都来买他的秤,外地的也有在他这里预订的。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好像几十年的艰辛就是为了这份成就感和幸福感,挺值得。

      采访即将结束,林师傅不无感慨地对记者说,今天的中国是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富足时期,木杆秤对于人们来说不很重要了,但对于有几千年文化的中国历史来说,它凝结着我们古人的聪明和智慧,它从单一品种发展到今天如此丰富多彩,这不仅是一种历史的延续,还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中华民族是一个悠久的民族,我们的文化从未间断过,更不能在我们的手上中断,而应该通过每一个人的手生生不息传承下去。   钱碧云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