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余元俊:我只是个手艺人

    余元俊:我只是个手艺人

    1.jpg 

     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局部 俞靓 摄

    2.jpg

      余元俊继续打磨《清明上河图》。游飞 摄

      【人物名片】

      余元俊,高级工艺美术师,省工艺美术大师,省雕刻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竹雕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8日一早,一位来自天津的资深收藏家等在余元俊的办公室里。这不是他第一次来,此前三番五次拜访,就是想带走余元俊的作品《清明上河图》。但作品还未完工,余元俊表示他还需要时间打磨。

      仙游是木雕之乡,木雕大师众多。放眼全国,《清明上河图》木雕作品不少,资深收藏家为何偏偏看中了余元俊的?余元俊说:“我们踏实地用好材料,配上扎实的工艺,人家自然能看懂其中的收藏价值。”

      “我天生是做大件的”

      8日,记者走进位于仙游城关的善檀沉香艺术馆,一楼后门摆放着尚未完工的大型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它由2吨老山檀香木制作而成,长4.5米,是一件颇具难度的山水人物组合雕作品。

      旁边是近日在网上各大平台走红的《水浒108将》,长3.6米,高1.53米,厚0.55米,采用价值150多万元的檀香木,由余元俊和他的团队历经3年雕刻而成。作品里,林冲昂首挺胸桀骜不驯,鲁智深手握水磨禅杖怒视前方,小李广花荣弯弓射大雁……人物传神,动作灵动。为了雕这个作品,余元俊研读《水浒传》。

      最近,余元俊团队正在忙着制作两张“龙椅”。上月,电视剧《一代匠师》在横店开机,它以莆田民间木雕名匠廖熙为原型,讲述一代能工巧匠潜心钻研木雕艺术、匠心追求卓越品牌的传奇故事。光绪帝九龙宝座是剧中最重要道具之一,制作方看中余元俊的工艺,特邀制作。

      与常人不同,余元俊刚入木雕的门,就清晰地锁定大件为目标。在他看来,小件雕刻相对轻松,只要设计好人体比例就能下手。可大件,尤其是组合雕,极需脑力和体力。一块大木料,人物要排多少,采用什么手法,浮雕、立体雕、透雕都要结合起来。如不是长期累积下来的功力,光是设计人物就叫一般人吃不消。

      “但我觉得我天生是做大件的。”余元俊雕了诸多作品,题材涵盖传统的十八罗汉、妈祖、祥禽瑞兽、花草虫鱼等,斩获了国家级、省级各类奖项。

      “就这么继续做下去吧”

      前些年,外地一投资者聘请余元俊雕《四大名著》。这组作品价值连城,当时20多名工人一同跟去,历经4年多才打造完成。

      时间在余元俊这里,似乎走得特别慢。除了《四大名著》,《妈祖出巡》《水浒108将》,每一件做下来都是3年以上。而《清明上河图》更是前后历经5年,至今还未完工,其间,光是设计构思就用了近5个月。

      余元俊偏爱名贵木料,以他常用的老山檀来说,按公斤算,大块的5000多元,小块的3000多元,成本高不说,生产周期也长。他说:“我不是生意人,只是一个手艺人,慢慢做自己爱好的东西,赚点小钱。”

      他不喜欢量产型作品。“人家拿着一个作品,说你帮我照着雕,我做不来这个事。”所以,在余元俊的厂房中,摆放的作品多是孤品。

      尽管慢工出细活,但他经手的作品,也不是都能一一顺产。比如一件作品反复雕了月余,怎么都不满意,最后被丢弃在角落。“有的客户偏偏喜欢这种残缺美。”余元俊说,这时,他往往就把作品直接送人。因为从他的眼光看,线条、人物形象设计,都是不理想的,不足以成为一件合格的商品。

      如今,经营着一家公司,支付几十个工人的工资,虽然压力不小,但他说:“我大概一辈子就这么继续做下去吧。”

      “人生路本来就是要向高处走”

      1965年,余元俊出生在仙游县度尾镇一户木工人家。特殊年代里,他书读得不多,早早放弃了学业,跟着父亲学起木雕。之后,他跟着前辈去流浪,哪里有活干就去哪里,给需要打床铺、衣柜的客户雕花。“我书念得不好,但那些花和人物,看一眼,我就能画得下来、雕得出来。”日积月累,他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样的状态没有持续太久。有一年,他给自己放假,停下来思考未来何去何从。几经思量,他决定走职业雕刻路线,去广东雕刻厂从学徒当起,一步一个脚印。从此,他就成了手艺人,一当近40年。

      余元俊说:“做这一行,没有天分和爱好,是坚持不长久的。”他对天分的定义很特别,那就是对雕刻要有感觉。“就是师傅交差给你,你越做越兴奋。那时候,我常常做到满头大汗,人家叫吃饭,我都要回好几次‘等一下’。”

      回顾过去,余元俊给自己的40年分了期。“前十多年是很苦的,那时候,要学东西,钱也赚得少。赚了钱第一时间拿回去补贴家用,留下5元钱能花一个月。”

      后来,他慢慢找到自己做大件的特点,又花了十多年提高技艺。

      而这最近的十来年,他用前期积累的技术、资金开创自己的品牌。

      眼下,不少北方客户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外出创作。他不介意年老了还往外跑,反而愿意多出去走走。他说:“人生路本来就是要向高处走,何况,借此机会还能让南方的工艺在北方发光,挺好的。”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俞靓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