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黄进泉:专注蒸笼制作近半个世纪

    黄进泉:专注蒸笼制作近半个世纪

    1.jpg 

     黄进泉在制作蒸笼。  王雪玉 摄

      北岸开发区位于忠门半岛,这里素有手工制作蒸笼的传统。改革开放初期,就有大批“一挑蒸笼走天下”的忠门人走南闯北,外出打拼。去年,忠门蒸笼制作技艺被列为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家住北岸开发区东埔镇度下村的黄进泉是忠门蒸笼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1971年,小学刚毕业的他便开始接触这一技艺。时至今日,他专注蒸笼制作已近半个世纪,手艺远近闻名。

      走进黄进泉家中,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角落里放置的蒸笼、花篮、盘担、篮裢、果盘等竹制品。这些宝贝都是他一刀一刀劈出来、一片一片编出来的。屋子中间有张长木凳,木凳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刀痕,见证了它日复一日与刀锋的亲密接触。

      “可别小看这些老物件,每一屉蒸笼的背后,都倾注了耐心与细致,这才是它最珍贵的部分。”他用干瘦的手拿起一屉小蒸笼,轻轻摩挲着,手指上爬满了细细的伤疤。

      老屋的另一角,摆放着编织蒸笼的柳杉原料和待加工的竹篾,一张旧旧的木椅上陈列着十余种不起眼的蒸笼制作工具,它们曾是老一辈北岸人赖以谋生的伙计。

      “这个蒸笼是用柳杉做的,制作时间虽长,但很好用。蒸出来的东西能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比如蒸出来的馒头、包子皮软而干,而铝、不锈钢制蒸笼蒸出来的皮面都是湿的,影响口感。”说起蒸笼,他如数家珍,“而且手工蒸笼耐用,保存好了,放五六十年都没问题。”

      黄进泉说,制作蒸笼看起来简单,实则繁杂,要使蒸笼美观耐用,绝非易事。以制作一屉直径2尺的蒸笼为例,先后要经过盘制腰箍、编织底座、绑接竹篾、钻孔等30多道工序,62岁的他需要五六天才能制作一只上好的蒸笼。

      在忠门地区,历来有师带徒、父传子、兄带弟、亲邻相帮、技艺相传的传统。黄进泉从小师从祖父与父亲,刻苦学习蒸笼的制作技艺。年少时,他作为一名学徒,先是在闽南地区帮人加工维修蒸笼,继而全面掌握传统蒸笼制作的技艺,逐渐成长为闻名的青年蒸笼手工艺人。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大批忠门人走出去,北上寻找商机,黄进泉也带领一班徒弟在北方各省大规模制作蒸笼,逐渐形成以蒸笼业为龙头,与蒸笼相关的木材、竹材、藤材加工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5年前,他“退休”回到家乡,心里始终惦念蒸笼制作这门传统技艺,但如今上了年纪,体力不胜从前。传艺,成了他心头的一块疙瘩。

      “制作蒸笼是一件纯手工活,学起来费时费力,收入却不高,现在年轻的后生,多半不愿学。加上现在很多人家都用金属蒸笼,谁还会想学手工制作蒸笼呢?”黄进泉说,时过境迁,他熟识的一些手艺人都已不再操刀。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为这项技艺培养人才,希望它能够代代相传并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发展。”他说。福建日报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翁佳琳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