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探访尚书康大和故里

    探访尚书康大和故里

      □谢庆胜

      秀屿区月塘镇前康村有幸,明朝工部尚书康大和的故里就在此。康大和是个传奇人物,他在莆田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至今传颂不衰。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论经济实力与村情规模,前康村名不见经传,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个偏僻的小地方能诞生一个工部尚书,其中必定有某种历史渊源或文化积淀。多年来,这些思索一直萦绕于我的脑海中,而今在“乡村振兴”“文化振兴”这热词一浪高于一浪之际,我欣然走近康大和故里——前康村。

      康大和,字原中。明正德二年(1507年)出生于前康村。少时笃志好学,聪明伶俐,被称为“神童”,颇受老师器重。因家道清贫,先后到水头朱子宫和赤岐狮子岩等地拜师苦读,辍学后挑盐卖鱼为生。明嘉靖十四年(1535)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升迁南京工部尚书。康大和知识渊博,治学严谨。着有《砺峰集》若干卷。被朝廷誉为一代宗师。他为官清正,勤政爱民,为人朴素憨厚,不事丧举,其道德文章为世人所推崇。因此,后人为他兴建尚书祠、侍郎祠、光禄祠、孝廉祠和太史坊、文华应制坊、乙卯进士坊。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历史不会忘记,前康可以作证。康大和家国情怀深厚,他官位显赫,但不嫌弃家乡,始终心系家乡,情系家乡,他生前在家乡前康村带头兴建“莆田康氏大宗祠”。2013年,前康村“康大和”历史遗迹入选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那天,我们参观了康氏大宗祠。宗祠建于民居中间,外观并不宏丽,但古朴凝重,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祠内墨香四溢,文化浓厚,四周墙上有书画、浮雕,柱上有楹联,横梁上、壁上悬挂匾额。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宗祠显要位置上镌刻着康氏宗祠祖宗谕训,字体端正大方,赫然醒目。我简明扼要地摘录如下:夫立身正已,然可以以正家睦族,一命之士,布衣之徒,能润色名,行设礼法,约引领族人,此亦豪杰特立之行,苟然而已也。凡我后辈,倘不悖吾家训法程,则正家睦族其有德乎!一顺父母,二敬尊长,三励课读,四务生计,五重信义,六戒争讼,七崇节俭,八禁邪巫,九存心地,十留余铭。

      康大和饱学多才、治学有方与为官敦厚朴实、不事表举的高风亮节在此一一呈现,令人肃然起敬,高山仰止!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子孙个个贤”。康大和教育子孙有方有力可见一斑。

      谈到教育,我自然想到学校。在我的要求下,好友陈勇带我们去参观前康小学。前康小学给我的印象除高大宽敞外,其校园文化独具一格,熠熠生辉。

      前康小学是康大和家乡的一所小学,近年来,学校借用名人效应,发挥本地人文资源,着力创建“立志成才”德育基地特色学校。在校园入口处开辟一个“尚书苑”,入口处设立一个大型书本石雕,书本上雕刻着:“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苑内矗立了康大和尚书石像,周边衬以花草、假山、树木,俨然一座德育主题公园。

      也许长期受到康大和文化的熏陶,前康小学校长林振朝谈及康大和就滔滔不绝,津津乐道。近年来,学校以“德育教育基地”为载体,结合我国传统节日,每学期,学校定期组织开展“瞻仰名人石像、研读成才典故、聆听先贤故事、谈谈读书心得”等为主题的中队课活动,以不断丰富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扩大德育教育的内涵。

      尔后,我们又兴致勃勃地游览了石碑龟、塔庵埔、龟山寺、塔平堂、万接亭、南通殿等名胜古迹。每到一处,大家皆感触良多,意味深长。

      辉煌成过去,而今再起程。一代人做一代人之事,如今适逢盛世,前康村何作何为?此乃我在康大和故里调研的课题。

      乡村振兴是国家的战略,也是农村发展的一次最大机遇。该村充分意识到乡村振兴战略中蕴含着重大的生机与活力,已然描绘出前康村文化小镇建设的蓝图。小镇将建成传统文化交流、现代农业休闲示范园,积极挖掘康大和精神文化,打造集传统文化观光教育、居民休闲健康生活、新型农业现代发展为一体的现代休闲观光景点。通过现代农业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浓郁的田园风光、安全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浓厚的文化内涵吸引城市居民观光、休闲。

      幸哉!康大和。幸哉!前康村。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