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康大和:与“巧官”之流 划清界限

    康大和:与“巧官”之流 划清界限

      康大和(1507—1577年),字原中,一字顺卿,号砺峰,明代莆阳崇福里砺山(今月塘镇前康村)人。授翰林院编修,后升任南京工部尚书,明代史学家。

      康大和出身贫苦,小时候常患病,当时医疗条件差,出现麻脸,在学校里常受同学取笑。于是,他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功夫不负有心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他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刚入朝的康大和才华横溢,得到满朝官员的垂青。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主试顺天府,与宦官赞同事,录文多出康大和之手,得到皇上信任,升右春坊右谕德。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奉命主持会试武举。是年升侍讲学士,视院篆。

      康大和秉性耿直,憨厚质朴。当时,朝臣严嵩揽权,结党营私,康大和始终不愿登门拜谒,巴结权贵阔佬,为严嵩所忌恨。出仕近20年,直到严嵩败后,才复出为南京礼部侍郎。

      康大和行事谨慎笃实,“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康大和任南京礼部侍郎,适逢河洛寇发,都御史李某请建凤阳城及移高墙,士民聚集于泗洲道上阻拦。朝廷派遣康大和同南京工部侍郎林庭机前往核实此事。众人都说:“中都乃帝业所基,陵寝所在,建城之事重大,不敢轻议为由。”但在康大和建议后,最后仅迁移高墙,城池仍为旧址原位不动。士民视为抚臣,不便阻拦,此事就断然平息下来。

      任南京礼部八年,康大和没有升迁,以“拙官”自居,曾作《拙官赋》以自嘲和明志,与“巧官”之流划清界限。作完赋没多久,康大和就被晋升为工部尚书。时任工部侍郎林庭机是康大和的同年进士,又是同乡,两人志趣相投,成为挚友。康大和曾书写“学林”二字于壁上,常对人说:“庭机吾所不及也。”因为林庭机居所与严嵩为邻,却不与为交。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三月,康大和告老还乡。后因积劳成疾,于万历五年(1577年)卒,赐葬于今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云峰村。

      康大和一生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知识渊博,治学严谨,著有《兴化府志》《砺峰集》若干卷,被朝廷誉为一代宗师,其道德文章为世人所推崇。后人为他兴建尚书祠、侍郎祠、光禄祠等,其家乡秀屿区月塘镇也建有康氏大宗祠,内有康氏祖训。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剑波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