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莆田木雕还需传承与创新

    莆田木雕还需传承与创新

      作为中国四大木雕之一,莆田木雕底蕴深厚。莆田木雕艺人继往开来,书写辉煌,代代传承至今。千百年来,莆田木雕以技艺为本,砥砺前行,抓住机遇,也迎接挑战。当前,在莆田着力打造工艺美术国际品牌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动莆田木雕走向国际舞台?莆田木雕名家有话说——

      学下去 传下来

      从1971年入莆田工艺一厂,正式开始雕刻艺术创作,国家级“非遗”项目莆田木雕传承人、莆田市级“非遗”项目“陈氏工艺雕塑”传承人陈国华已经在莆田木雕业走过了近50个年头。他见证了莆田木雕业的辉煌,开创了莆田工艺美术的新风格,也看到了莆田木雕面临的问题。

      “艺术不存在更新换代,只在于传承和创新。”陈国华说,师传徒、父传子目前依然是莆田木雕技艺传承的主要方式,但如今能真正坚守、坚持,沉下心来学习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在陈国华看来,要成为一个“好”的雕刻艺人,甚至成为一名工艺大师,必须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艺和艺术修养,开阔眼界。只有真正掌握了“好”的技能,才能创作出真正“好”的作品,从而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一分子。“检验艺术的标准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好’。”陈国华说,“好”的艺术作品才能经受得住市场和历史的检验,这在古今中外都是通用的,“所以,我们谈传承和发展莆田木雕,关键还在于人才的培养。”

      尊师道 展技艺

      “莆田木雕大师辈出,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陈国华的儿子、莆田木雕传承人、“陈氏工艺雕塑”传承人陈春阳说,人才短缺是传统技艺普遍面临的问题,莆田木雕也不例外。加大对莆田木雕大师、老艺人的尊重和重视,鼓励他们多带学徒,通过传帮带,为莆田木雕培养后备人才,不仅可以提升莆田木雕发展的后劲,也将有助于莆田木雕的技艺更好地传承发展。

      陈春阳的弟弟,同为莆田木雕传承人、“陈氏工艺雕塑”传承人的陈春晖则建议,可以在学校课程里融入工艺美术基础课程,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并可以从中发现优秀的苗子,使莆田木雕技艺后继有人。

      请进来 走出去

      莆田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青年木雕大师林建军几次携作品走上国际舞台,对于推动莆田木雕走向世界,他有着更为深刻的感受和更多的思考。

      他说,莆田木雕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技艺精湛,且大师云集、精品迭出,这是莆田木雕文化最灿烂的部分。莆田应该规划建设一个专业化、国际化的木雕博物馆,从历史、流派、技法等各方面,让“请进来”的游客、商户,更加了解莆田木雕。同时,打造大师、龙头企业创作基地,发挥大师效应,展现莆田木雕精品的艺术魅力。此外,争取莆田木雕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莆田木雕走向国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艺术的魅力在于传承和创新。而创新需要创作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引进高素质美术专业人才也十分必要。”林建军说,目前,莆田木雕从业人员中,已知的极少有从全国知名八大美院毕业的人才。莆田木雕要想打造国际品牌,应该注重加强与全国知名八大美院的人才对接交流,适时引进人才,为莆田木雕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莆田木雕业创新、转型,从而推动其更好地走向世界。

      “我一直主张,要将‘莆田木雕’这个地域性大品牌先推广出去,才能更好地带动子品牌的发展。”林建军指着印在自己名片背面的“莆田木雕”四个大字说,莆田木雕是一张很好的名片,如果行业内能够形成组团、互助、共荣的默契,利用展会、互联网等方式,将更好地推动“莆田木雕”这个地域性大品牌走得更远、更好。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欧碧仙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