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九鲤湖仙梦传奇

    九鲤湖仙梦传奇

      九仙与其它一般天神地仙和人间菩萨诸偶像的预测术相比,最显然不同的是其文化品位高,出语典雅;借古喻今,涉笔成趣;熟谙象数之学,精通义理之道,纵横捭阖,游刃有余。若是遇文人雅士则用诗赋《易学》梦示。如遇唐代郑良士这样饱学之士,则以四言汉赋体赐签见示:“选举无门,赋诗独坐”。郑良士不能马上领悟其旨意,还是一味的刻苦读书,一考再考,直到胡子拉喳,孩子一大堆了,还是个童生古。在屡举不中,自叹命薄运蹇,宦缘无望,气馁酒醉之后,才猛想起九仙所赋之诗偈来。于是抱着侥悻一试心情,献诗五百首给朝廷,果于唐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深得皇上激赏,诏敕授以国子四门博士。后终于901年即天复二年高升为御史中丞,那可是中央监察高官了,位同汉制御史、司隶校尉、尚书令之类,以现代人看实属’三驾马车”之列了。能不令郑良士越老越佩服和感恩九仙?

      面对明朝正德年间的状元舒苏(江西时贤人),则是先用激将法,对他千里迢迢来此祈梦的虔诚与耐性作一番考察。当舒芬在九鲤湖祠中祈了五天元一梦后,果然耐不住了,决定再也不等了。回家前气冲冲地在祠壁上题七绝一首:“千里寻真心亦虔,五宵祈梦竞无缘。神仙不解人间事,归去挥毫试状元。”他沿九氵祭返回到莆田境内的莒溪山岩下时,停下打了一盹,竟梦有白发老翁笑指他念道:“千里寻真未是虔,五宵无梦岂无缘!神仙不泄人间事,墨池尽黑做状元。”于是,才恍然大悟,这是九仙在考察他的志向与耐性后给他的启迪!从此,他以百倍信心,刻苦攻读,终于公元1517年勇赴春闱,独占鳌头,以“忠孝状元”而流芳千古。

      对风流倜傥的博学鸿儒陈经邦,九仙则是用谜语试的梦示曰:“官至盖露亭者止。”当时他还年青未仕。前程未卜,穷的家陡四壁,靠出县到仙游云庄当塾师谋生。有一年,除夕人家处处放炮围炉,他却因束修未拿到,而急待得饥寒打颤,又念及家中母子倚门望归之情景,不觉伤心落泪,挥毫写下“岁寒”两字于条石上,令族长望之生侧隐之心,即先付款于他。至今此石犹存,已成文物。登第后,以其博学多识,干练果断而为明穆宗所器重,并封其为东宫侍读。穆宗驾崩时,太子十岁继位,号曰神宗。皇太后年轻守寡尤疼爱皇儿,封陈经邦为大学士太子少保,俗称国师。在长时间与皇太后、小皇帝的内宫讲读教习生活中,皇太后非常体恤陈经邦,下旨为其于内宫建房舍,以备风雨时留宿内宫,皇太后也便于时常利用督导小皇帝之机,探望陈国师。久之,宫中便有皇太后与国师情藏暖味之传。小皇帝为防太后往返受风露之寒邪,便常在太后寝宫与国师宫内宿舍间建路亭围栏栅,并请国师为之题匾“盖露亭”。陈经邦闻此言大惊失色,大汗淋漓,腿脚抖擞。小皇帝一边看他提笔脱落,墨溅满纸,大为诧异。陈经邦立即领悟到几十年前九仙所示的“官至盖露亭者止”应验的时候到了,若不辞退,必有大祸,于是称病趁机乞老归乡,安度晚年。此举于皇帝、皇太后都可谓无不适可而止及时如意地收局。 (陈德铸)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