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仙游末名进士刘章天

    仙游末名进士刘章天

      □陈光庭

      仙游郊尾湖宅村,是个山清水秀的好村落:魁斗山绿树成荫,沟渠下涓涓细流,沧桑遒劲的古榕树,掩映在田间阡陌树林中的村舍。还有滴水洞、钟鼓楼、蓬莱石、古战场……令人目不暇接,这里有陆秀夫的抗元故事,给当地留下许多文物遗迹和美丽传说;有御史江春霖题写的“魁山寺”的墨宝,而更名闻遐迩的是这里出了个仙游末名的进士爷刘章天,他是清代著名良臣诗人、书法大家,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其事迹为世人广为传颂,影响甚远。

      刘章天出生在一穷秀才家里,父亲刘心宗,系仙邑庠生,一生乐善好义,乡里阮氏有一祖墓落座魁斗山,平日刘阮两姓甚有积怨,某年清明前夕,刘姓有年少者到坟地肆意泼粪,心宗恐生事端或引发两族械斗,连夜着人挑水冲洗干净,翌日,阮族人看到墓室洗刷一新,以为是刘家人做的好事,两姓间绷紧的脸自那以后也日渐和解。是年,心宗家父突然驾鹤西去,他请人看风水,地理先生朦胧中就在古店坝头寻到了一处“童子读书”穴,得来全不费功夫。据传,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穴里就会传出孩童朗朗读书的声音,直到刘章天中进士时止,此是后话。知县潘渭春闻说后孤身来访,高兴之余,亲为其父撰写墓名志。于是,相传便披上了传奇的色彩。乡里人都说,这是天赐风水宝地,是章天父厚德修来的福份。

      刘章天(1823-1879)自幼读书、才识过人,尤为善对,人称“神童”。他五岁时,一夜将寝,其父随吟:“携儿入室”。嘱对,章天即答云:“随父登朝”。其师祖父杨九舍闻之,弗信小童能瞬间巧对,且怀有冲天之志,贮饼邀章天到拜月亭面试,以“沛公三尺剑”求对,章天不加思索,对以“周武一戎衣”,对仗工整,天才敏锐由此可见一斑。

      章天日渐长大了,城内宦官之家江安澜有一女正值妙龄,曾托宗师当月老,宗师力荐章天是个品学兼优之人,日后必登皇榜。江遂纳其言,聘礼分文不收,与刘家结为亲家。江夫人大家闺秀,知书识礼,她出嫁时,章天未出仕,家境寒酸,刘家人是把她当掌上明珠看待的,每次用餐都用笊篱先捞饭一碗让她吃,全家人吃的是地瓜稀粥,江氏发现后,跪求在翁婆面前说:既然是一家人,我们就要同甘共苦,我不能例外。有天,她看到家里来了几批次的陌生人,私下打听了下,原来是自己结婚时落下了一些欠款,人家上门来催讨,江夫人二话不说,即拿出自己的嫁妆去典当还债、补贴家用。乡里人都夸她:刘家娶了个贤惠能干的好媳妇。

      也许是时运不济,刘章天的仕途并不一帆风顺。他十六岁中秀才,挨过了“半头龟(人是五十岁做寿,龟为做寿标志,半头龟即二十五岁)”时,却未考上举人,父亲甚为章天的前程操心,遂来到九鲤湖仙公祠乞梦。梦见一老翁牵着双羊姗姗而来,心宗趋前跪求老翁指点章天功名,但见老翁慢条斯理说道:“孺子功名,未之有也”。心宗回家后心灰意冷,“未之有”明摆着就是“没有”的意思,哪知仙公谶语里多是暗藏玄机的,未与羊字的象形相似,末字即羊字也,且老翁手牵二羊,隐含逢羊年便会大喜临门。后来,刘章天果然在羊年(1859)中举,在1871年中了进士。二羊年科场得意且与牵二羊有互通暗合之意。

      据传,殿试时,两主考官很赏识刘章天的文章,把他列为三甲之内(第二名),拟选为庶吉士,呈送皇帝阅览时,同治帝也很赞赏他文章里的见解和观点,只是对他的名字有疑虑,古代人是很讲究忌讳的,何况是皇帝。他虽贵有四海,还得谦称天之子,而刘既名天又冠个章字,是何居心?本想一笔把他勾掉算了,但仔细一想,名字是父母起的与他无关,且刘试卷里文笔生华、精准到位,其为国为民的陈述与自己的主张相吻合,实不忍心加以棒杀。于是,珠笔一挥,改章天为璋寿,拿掉“天”字,还说刘已近知天命之年,龄长不宜入翰林院,可直接授现职,故在章字前特加了个“王”字,而添加的这个寿字是期望他官运亨通、健康长寿。并直接钦点礼部精膳司兼仪制司主事,加郎中衔(四品),诰授中宪大夫,这在当时乃是额外加封官职。

      入仕后,璋寿告假省亲,曾来九鲤湖拜谢,题诗二首,其一曰:“何必乘云驾雾游,弟兄骑鲤已千秋。神仙亦解伦常乐,今古长教幻迹留。丹灶无烟灰活水,黄梁有梦破闲愁。沧桑世事姑休管,自向春溪弄白鸥。”为后世留下了不可多得的诗篇。璋寿题词后,犹觉得不过隐,他想到父亲一生操劳,日渐衰老,该给父亲寻块福地了。当晚,他照父亲当年的样子,也来到九仙祠乞梦,梦见一老者对他说:“你要找的墓穴就在你媳妇的脚下。”翌日,璋寿回家后,看到媳妇在后山牧羊,他赶紧把媳妇刚才站的地方定了方位,然后马上去邻村前连请舅舅来定夺,舅舅曾去赣州学过地理学,他测罗盘、打墨线后大吃一惊:脚下这块地方乃是千古难寻的风水宝地,此穴分上、下部两处,选一余废:做上三代相,做下万人丁。即一个甲子轮回内,会繁衍出万人丁。他正要告诉外甥,转而一想:湖宅与前连比邻而居,一旦遗骨入土为安,不管是三代相,还是万人丁,在农村“大房吃小房”、“拳大有话语权”的封建社会里,对前连而言,难免会被挤压或欺凌。现在虽是亲戚,若干年后呢?乡村地理先生的心胸本来就不够开阔,这小九九一打起来,刚要吐出的话便欲言又止了。于是,他心一横,弃上下,取居中,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转念之间就在私欲的驱使下瞬间化为乌有了,刘璋寿却还蒙在鼓里。当然,这只是口传,也有人说:居中穴,取中庸之道,乃是平安穴,这也不失为一种藉口。刘章天去世后,一次,湖宅与邻村产生纠纷,仙游知县前往处理,因偏袒不公遭一村民漫骂,怀恨在心,遂上报湖宅村民聚众造反,求速派兵镇压。时福建巡抚正在闽南巡察,此人与章天系同科年兄,交情深笃,印象中湖宅人乃是安份守纪人,遂来湖宅微服私访,目睹这里百姓安居乐业,无半点谋反闹事之蛛丝马迹。巡抚回去后,即摘去知县官帽,永不叙用。而湖宅人倒也相安无事,躲过了一劫。

      璋寿仕途上虽然起步晚,但他后来居上,进步很快。光绪元年(1975),授京察一等,不久,擢升礼部侍郎。光绪五年,升任礼部尚书。这跳跃式上台阶既得益于他的博学多才,也与其人品与善举相得益彰。

      刘璋寿一生诗作颇丰,著名的有《慕凤岩诗集》八卷等。吏部尚书毛昶熙盛赞:“璋寿文有奇气”。光禄大夫徐树铭为其诗集作序,其《舟泊上海》被徐世昌列入清朝名诗集《晚晴簃诗汇》。他的书法“诸体皆工”尤善楷行,其行书对联“纳百川有容,立千仞无欲”精妙凝重,婉媚中透出峭拔之气,现魁斗山上留有他的“亦钓台”、“慕凤岩”、“望斗台”等摩刻雄浑大气、苍劲有力,莫不叫人拍案叫绝。

      刘璋寿身在庙堂之上,居官不沽名、不贪财,为人内剑、两袖清风。他终生没盖府第,诗句戏称自己狭窄的住所为“瓶室清如水。”其胞弟章璜(官拜同知)看着过意不去,在自家盖房时,在旁多搭建一普房,权为兄长的居所。房屋盖完后西头缺了一角,因那里有座坟墓没迁移,当时若要强行迁移应不是难事,但璋寿劝弟说:“都是乡里乡亲,要与人商量,如不行,就免盖,切不可鲁莽行事。”而这不对称似乎比对称更显得完美,它从侧面彰显出璋寿的高风亮节。璋寿向来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身体力行,他一生重视家教,立家训要求子孙“读书、积德、耐劳、惜福。”其家风家教为世人称道,莆田御史第一人江春霖以及莆田清末“四才子”之一均仰慕章天的人品和家风,乐与刘家联姻,在当地一时传为美谈。

      刘章天心系桑梓,创办学校,带头筑陂开渠、铺桥修路;发动植树造林、垦山种果。光绪二年,他还上奏清廷宽以恤民,为仙游减去了部分赋税。清末,他倡导筹资在京城宣武西砖搭胡同新建“仙溪会馆,”便于乡民联谊。他为乡民办了诸多好事,唯独身后没有给后代留下余财。

      1879年,刘章天回梓途中,不幸在福州一病不起,逝于谢家公馆(医院),享年57岁,墓葬枫亭溪北村,墓穴名“飞凤朝天”。乡里百姓敬仰他的人品和善举,在他逝后自发在魁山寺右侧为他建“报功祠,”世代祀拜,至今香火不绝。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