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笔耕人生映夕阳——一位老编辑的退休生活

    笔耕人生映夕阳——一位老编辑的退休生活

    点击查看原图

      南门莆阳路电台职工生活小区作为一代代新闻人的家,春去秋来间典藏了无数人的新闻理想,而今老楼爬满沧桑,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符号系在报社的岁月报头上。但是还有一位住在其间的鹤发老者时常慢悠悠地出现在晚报报社里,和相熟的记者编辑一聊,就把时间聊晚了。

      今年74岁的陈炳煌是莆田广播电台原总编室主任,身退心未休,在退休的14年间,依然像个满怀激情的青年人用笔墨抒怀他的编辑梦、学习梦。

      退休后干什么?2002年这年除了下了一场著名的雪,56岁的陈炳煌无意间在文献路一家小书店里看到《培养清华能力完全手册》一书,便燃起要像清华人那样生活——阅读、思考、奋斗的晚年学习梦。

      2003年是全党、全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的第一年,也是莆田市建市20周年。为了展示莆田人民贯彻落实“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国策的风采。陈炳煌一边做好莆田电台续聘安排的工作,一边将编辑文丛的设想请示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有关领导,获得同意后,决定采取各单位自己撰稿,自己编辑,自己购买,自己阅读的形式出书。经过8个月的共同努力,《情系国策》一书于2004年元月18日出书。全书28万字,分“国策情怀”、“国策论坛”、“国策卫士”三篇。原市委书记袁锦贵作了“落实基本国策,促进协调发展”的题词。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国良作序,共印刷2100册。《莆田侨乡时报》作了题为《我市首部人口资源环境文丛出版》。《湄洲日报》等报刊作了报道或刊登了此书序言。此书还参加第二届莆田文学节书展。

      为了纪念《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颁布实施20周年,2006年5月,市国土资源局请他为其编辑一本采用稿件汇编。他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将他们的报刊采用稿编成20万字的《情系国土》一书,内部出版发行1000册。

      对地方市志的了解,让他时刻精力充沛,只要有人来咨询相关资料,他都不遗余力的倾囊相授。涉猎广泛的陈炳煌不仅健谈更有一颗坚定的学习心,在老科协协会里,他还经常给会员们开讲座。2011年,莆田老科协科普教育基地在城厢区喜来健理疗体验中心揭牌。由于协会十分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陈炳煌被委以科普健康报告员一职负责给老年人宣传保健知识。

      为了能讲好课程,他认真收藏和阅读大量的保健生活资料、绿色低碳环保生活的资料和道德法律的资料,结合党和国家各时期的中心任务,开展选题备课。他每月作科普讲座2次,每次都用方言讲一遍,再用普通话讲一遍。他授课时有个习惯,喜欢先给老年朋友唱一、二首革命歌曲,然后作报告。在内容上,有家庭卫生保健,有绿色低碳生活,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有发扬革命传统讲爱心作奉献的,有关心下一代成长,教育子孙后代的,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教育。

      从地方县志到家庭保健再到人生感怀,他把所思所想都记录下来。2011年6月,由他撰写演讲的《现代家庭与低碳生活》科普讲座,被福建省老科协编入《知识、信念、人生》丛书、《科普文萃》一书中。2012年3月10日,莆田市《湄洲日报》社邀请他参加“新闻沙龙”座谈学习雷锋经验体会,并以《曾获“五好战士”五连冠青春追求始终未改变——雷锋同龄人退休干部陈炳煌感慨满怀谈经历》为题,为其刊文。2012年,他桑榆七旬,对党的十八大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振奋,为《福建老科协通讯》撰写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会《为生态文明奋战一生》,被省老科协通讯,在《会员风采》专栏中刊登。2013年春季,我国10多个省市发生雾霾天气,让国人惊叹不已。究其原因,除工业废气污染外,还有就是机动车、船尾气等污染。因此,于5月底,他先后走访了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大队,莆田市公交有限公司和莆田市环境保护局。撰写了调研论文《发展公交事业,建设美丽莆田》,被市社科联编入《湄洲论坛》杂志。2013年下半年,他又执行编辑了《金秋映晖》一书,全书22.6万字,受到有关领导的好评。

      退休14年来,由他采写的稿件,被报刊等媒体采用400多篇,累计700多篇。今年“七一”前夕,莆田市广电中心党委根据福建省委组织部的通知,还特地派员前来慰问他这个入党50周年的老党员。

      雷锋同龄人老编辑陈炳煌因心有所好,老有所托,晚年生活里依然绿树长青,夕阳正当红。晚报记者 林爱玲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