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仙游黄姓:以孝传家泽江夏

    仙游黄姓:以孝传家泽江夏

      领 衔

      以孝传家泽江夏

      黄朝尊割肝救母,黄明涌放弃生意回乡侍奉双亲,黄国发义务照顾邻家孤老,黄庆云当官不包庇家人,黄裳元律己家风传后代……且看仙游黄氏一族孝子百出——

    点击查看原图

      位于园庄洋尾村的这座黄氏宗祠为县级文保单位

    点击查看原图

      教大家行乾坤礼

    点击查看原图

      荷锄回家的黄国发

      “百贤之首,以孝为先”,“孝”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处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千百年来,黄氏宗族坚持“以孝传家”,为家人尽孝,为民族尽孝,孝的内涵在黄氏族人的身体力行之中不断被延伸放大。

      “以孝传家”是黄氏宗族从古至今坚持的优良传统,古代“二十四孝”中,黄氏就占了两孝。“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东汉时期九岁黄香为父亲扇枕的故事被广泛传颂,其故事被编入《三字经》,成为中国人的孝道启蒙。北宋黄庭坚,富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相传他对母亲非常孝顺,每晚都亲自为母亲倾倒、洗涤便桶,从不假他人之手。黄庭坚书法闻名于天下,其孝道更是流传千古,温润后人。这些历史都被黄氏族人写入族谱,编为宗祠的楹联,化作家规家训,以教育后人,流芳百世。连日来,记者在仙游姓氏文化研究会黄氏委员会秘书长黄加模的带领下,走访了全县黄氏的诸多聚集村落。

      “割肝至孝乾坤老,特旨皇恩雨露湛”,这是记者在园庄镇洋尾村黄氏宗祠见到的一对楹联,讲述的是明代黄朝尊割肝救母的故事,其至孝至亲的事迹感动帝王,更是在仙游民间广泛流传,成为黄氏族人孝子的典型。如今,洋尾村黄氏宗祠成为人们宣扬传统美德的平台,老一辈人常常聚集在此谈论孝道,教授晚辈传统礼仪。81岁的黄明生告诉记者,从2001年开始,洋尾村就开展孝敬之家的评选,每年评选出两三户孝顺模范家庭,广泛宣传,引得本村甚至隔壁村民争相效仿学习。

      在龙华镇爱和村,被评为“中华孝亲敬老之星”的黄明涌是全村人的好榜样。数年前,父母先后因病瘫痪在床,在广东开扁食店的黄明涌毅然放下生意回到家里,尽心服侍二老,用孝心陪伴二老走完人生最后一程。那时,黄明涌家里的房子只有两室一厅,为了方便照顾父母,黄明涌把二老从老屋接来,安置在一间房,另外一间房留给儿子儿媳,而他们夫妻二人多年就住在客厅,虽然生活起居极为不便,但黄明涌一直无怨无悔。

      侍奉双亲,是最基本的孝道,而义务照顾他人,则是孝道的提升。在榜头镇岭下村,就有这样一对夫妻,多年来照顾邻居五保老人,被村民广泛称赞。老人黄红波今年90岁,几年前其弟过世后,变得精神失常,生活常常不能自理。邻居黄国发、郑爱全夫妻看老人孤苦伶仃,就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任务,时常为他洗衣送饭,还亲自为老人理发。黄国发在村里的工厂上班,郑爱全为承包商照看农田,两人一得空就会去照料老人。郑爱全会凭隔壁的烟囱判断老人的动态,如果烟囱冒烟了她就知道老人在给自己做饭,如果没有冒烟,她就会赶紧给老人家送去饭菜。有时夫妻俩在外工作,怕太晚回去老人挨饿,就提前备好牛奶和绿豆饼,给老人当点心。黄国发的父母多年前已去世,但是他们夫妻二人却一直把孝行持续至今,成为村民的楷模。

      黄氏族谱有言:“始于事亲是谓孝之道,而孝之为百行,是孝也者,其体源于造化流行之粹,其用达于天下之仁”,认为孝有两个层次 ,尽自己能力奉养父母,这是最基本的应孝之道,而孝的第二个层次就是深华到立身行道,为父母争光,为民族尽孝。

      清代园庄霞山人士黄庆云,在浙江义乌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然而记者在黄庆云的故居看到,其大门被堵住,只在右侧留了个小门。村民告诉记者,这是因为黄庆云的兄长曾犯过错误,黄庆云不肯包庇,其兄因此堵住家门,不让他从大门出入。虽然黄庆云的兄长认为他六亲不认,是为不孝,但是黄氏后人却认为他忠君爱国,是为大孝。

      1933年,为阻止日军南侵,省政府下令炸毁仙游县南门大桥,祖籍鲤南镇玉田村的黄裳元得知后,为民请命,以身家性命保住大桥,使得该桥保存至今。“父亲时常教我们:做人一定要低调、谦虚,得意时更不能忘形,且公私要分明,”黄裳元的儿子黄永定告诉记者,父亲虽然没有给儿女们留下财富,却留下许多美德,值得后人学习。黄裳元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生有七子一女,皆有所成,其中有的出国美国,有的定居台湾,在科技界及文化界等有较高造诣;而儿孙们也秉承了其优良家风,严于律己,多行善举。

      采访过程中,黄明生还教记者如何向宗亲家人行乾坤礼,“双手紧扣,男的左拇指在上,女的右拇指在上,寓意做人做事要对得起天,对得起地,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老人家告诉记者,他会继续教授后人学习传统礼仪,也会继续宣传孝道。让传统礼节一代代传承下去,也让传统美德一代代传承,不断发扬光大。

      黄姓图腾

    点击查看原图

      黄字的初文(最原始的本字),是一个象形字,中间的环状物,当系佩之体,即双珩之所合成,也就是璧,上面是用来缠系玉佩的佩衿,古代称“复”,上面的一横是玉衡,下面是二系垂。中间的璧,古代又叫“璜”。从字形上看,黄字像上古先民们身上经常佩饰的玉佩,它就是“璜”字的初文。可见,“黄”的最原始意思是指佩玉,在商、周青铜器文中,凡言赏赐佩玉,均用“黄”字。

      家风家训

      家庆歌传家训

    点击查看原图

      “我们黄裔,夏族青年,不分男女齐力猛向前。学问求硕博,立志希圣贤,居家须和忍,百姓孝为先。立身处长,应忠恕俭勤,交友必慎,居官必廉明。习文或习武,各凭意志真,汪洋叔度竞齐名。为人群服务,为祖国献身,建功立业振家声。”

      在黄氏的族谱中,记载有这样一首特殊的歌曲——《仙游城关二保会仙巷黄氏家庆歌》。歌曲的词曲作者是一对父子:黄碧青和黄永聪。歌曲共分为3个部分,“世系之歌”、“世德之歌”和“家训之歌”,围绕认祖归宗、家族概况、做人之道等几个方面作词。

      现已83岁的黄永耀是黄碧青的侄儿,据他介绍,这首家庆歌是在民国后期完成的,现如今,词曲作者都已过世。“我记得当时有这首歌的时候,我刚11岁左右,记忆有些模糊。但是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我们家族到家庙进行祭祖的时候,最后都会一起唱这首家庆歌”。

      黄永耀告诉记者,当时祭祖非常隆重,唱这首歌的时候还会特意分成三排,各唱一部分。他觉得这首歌不仅是用来团结家族宗亲的,更是在教育后代子孙如何爱国爱家、孝顺父母、为官清廉和努力拼搏。

      寻根问祖

      江夏黄氏源自哪?

      江夏黄氏:源自上华夏古国之一的潢川黄国(夏朝公元前2148年—春秋末年公元前648年)在今河南潢川县的古中原境内。据考证,公元前2257年,颛顼帝之八世孙云公,世居江夏,其封地为黄国,其子孙便以国名为姓。公元前298年,黄歇由新罗仕楚封为春申君。当时,许多流离各地的黄姓族人也纷纷复聚江夏,于是江夏便成为黄氏家族的一个主要繁衍中心,黄歇即成为江夏黄氏的开基始祖。

      据古族谱记载,早在黄国第十三世国君“侠仙”之三个子:范、镕、型就分居厦门。东汉末年,河南光州固始县黄舜夫之子黄道隆,官居会稽令,因避乱入闽,初居仙游,续居惠安,再居泉州,成了“入闽先祖”,后又回到原籍光州。两晋、唐五代时期是黄姓入闽的最高潮阶段,两晋之际,江夏黄氏固始族人黄道隆之孙黄元方(彦丰),官任晋安太守,后居福建,形成了福建历史上最早的黄氏望族——晋安黄氏,被尊为开闽黄姓始祖第一人。莆仙黄氏出自晋安黄氏,入莆始祖为黄元方(彦丰)的第十二世孙黄岸。公元764年,黄岸谢职回闽,定居莆田涵江延福山黄巷村。仙游黄氏主要分布在榜头,鲤南玉田,园庄洋尾、霞山,龙华爱和等地。

      目前,八闽大地形成了九支黄氏流派:泉州紫云守恭“五安”派;莆仙黄岸“七黄”派;闽清虎丘黄敦“六叶”派;长乐青山黄鹰、黄宾派;邵武和平峭山派;宁德霍童黄鞠派;漳州浦西黄天从派;南安丰州燕山黄真派;宁德感德黄春派。

      采访手记

      祠堂,精神建设的一族圣殿

    点击查看原图

      翻建一新的黄氏大祠堂

      中华礼制,宗必有祠,族必有谱,在崇尚传统家族文化的气氛中,祠堂恰如一族圣殿。为什么要修建族谱、宗祠?以往每逢一些祭拜祖宗活动的时候,便觉得离祖辈的年代太遥远,对于一些传统文化更多是疏远。而当“百姓故事会”大型系列姓氏采访活动走过一个个宗祠时,便听说宗祠里老人关于先辈的忠孝事迹,听闻一个个忠孝的故事,才会明白一个姓氏宗祠的真正意义。

      翻开黄氏族谱,黄香的“扇枕温衾”和黄庭坚“涤亲溺器”的故事,便让人深思其中的“孝道”,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演绎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我县黄氏一族中,园庄(慈孝里)黄朝尊奉母至孝,割肝救母,诠释了当时那年代的一种“至孝”。在义乌任职十二载的黄庆云,勤政惠民,深入人心,还留下了“书可读,田可耕,这里不穷生意;出则悌,入则孝,个中无量春风”关于邻里和睦团结的名言。

      如今,看着属于信仰的宗祠,却有着更深刻的历史意义。来到榜头黄氏宗祠,这里还是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是一群群德高望重的老人谈论乡里孝顺与否,贫困与否的重要阵地,兼顾助学扶困的阵地。哪些子女没有赡养父母的,哪些家庭穷困潦倒的,村里的老协会便会出面帮扶……宗祠文化成为互相教育,互相鼓励的一种载体,引发子孙奋发图强。尤其,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更应该返璞归真,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亲睦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延续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谱系。

      “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践行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根基。好家风,好作风,需要传承,也需要坚守。就像宗祠,它不需要富丽堂皇,而只需一些传统文化韵味,就可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力量。

      凡人优品

      学习型家庭  一门四博士

      在龙华镇爱和村,黄新开一家子女学有所成,其良好家风更是让人引以为荣。

      年已70 岁的黄新开,早年在三明大田县工作。自2007年退休后,他先后在泉州、潮州、德化等地的多家陶瓷企业担任技术顾问,并开展一些科研项目。到目前为止,已获得了3个发明专利,其中2项专利已实现产业化。黄新开说,他退休后就回到了仙游,居住在县城,最近又应仙游经济开发区一企业邀请,担任陶瓷开发项目技术顾问。

      黄新开有2个儿子、1个女儿。大儿子叫黄永恒,2002年获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博士学位,后入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作博士后研究。因在处理水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获得美国水环境联合会2013年度工业污水治理奖——鲁道夫勋章。大儿媳邓洁获美国德州A&M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二人同在美国生活。二儿子叫黄永定,曾任国际著名体育传媒公司ESPN中国区高管。二儿媳妇陆敏为浙江大学新闻系毕业。女儿叫黄丽薇,在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任教,在职读博。女婿曾伟民也是华侨大学博士生毕业,曾公派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现在集美大学任教。

      “如今孩子们都学有所成,但若有回家都会争着洗碗,非常孝顺。”尽管年纪大了,但黄新开和妻子都很热爱学习,黄新开经常会通过电脑查阅期刊论文,收集一些科研资料。

      谈到家风家训,黄新开说,他家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学习型、创新型的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爱好学习,积极进取,把自己的事业做到最好。“大人们在看书,孩子们也跟着看书,家里的学习氛围一直很浓厚”。黄新开说,孩子们小的时候,家里就有很多的报纸、杂志,培养了他们爱看书、爱看报的习惯。

      近百岁老人  十四年助学

      “我现在身体还行,健健康康的能劳作,生活只要过得去,能帮助到别人,我就特别高兴。”采访中,已是鲐背之年的97岁老人黄文谦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

      来自度尾镇中峰村的黄文谦自幼家境十分贫寒,小时候虽然学习成绩优异,却因为贫穷没能完成学业。后来,他自学会计学,并最终成为一名会计。已是97岁高龄的他,退休后却仍然在一家食品公司从事会计工作,发挥余热。

      从2002年加入到助学济困的队伍中至今,黄文谦已共捐款近50万元。据黄文谦身边亲友介绍,老人每年都要捐款十多次;2008年以后,还每年固定给爱心老人曾德梅1万元,由他转交给需要资助的孩子。修路、修桥、助学、助残、济困……都能看到黄文谦老人的善举。

      退休后,黄文谦每月能领到近2000元的退休金和打工的1000多元工资。晚年生活本应舒适安逸,但是,老人却坚持要助学行善,他说他吃的菜是自己种的,每个月的开销不到100元。老人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他的子孙后辈。“我一直告诉孩子们,做人一定要诚信,多行善事,绝不能有贪得无厌的念头。”黄文谦的子孙中目前已有2名博士生。

      黄文谦的言传身教不仅影响着自己的子孙后辈,同时也影响着黄氏宗亲。现在,他已经带动了一些黄氏宗亲一起投身到公益事业中,其中还不乏许多年轻的黄氏企业家。

      “我这些钱是从社会上赚来的,所以我应该要回报于社会。”黄文谦说。

      三轮车司机  救火又救人

      记者在园庄镇采访时,霞山村民黄清华热心地骑着三轮车为我们带路。作为一名三轮车司机,他每天都要在园庄镇跑几个来回,在这途中也发生了许多故事。

      黄清华今年70岁,身体依然矫健,但有脚伤。他的脚伤源于2007年村里发生的一场大火,那晚的大火从晚上10点一直烧到凌晨。由于主动前往救火的他在火场时间过长,导致头晕眼花,不慎摔倒,双脚被楼梯砸中,落下残疾。

      曾经,黄清华亲眼看到3名中学生骑着一辆摩托车,由于车速过快,车辆掉入沟里,3名学生都栽入沟中。事发后,黄清华迅速找人开展救援。在救人过程中,他发现一名学生头部受了重伤,一名学生胳膊已断。众人齐心协力,小心翼翼地将学生从沟中救出,并送往医院治疗。

      几年前,黄清华又在路上看到2名骑自行车的女学生发生车祸,他二话不说,就把2名学生载到医院治疗。许多人都劝他,现在的社会上经常有好心人被讹诈,不要多管闲事,但是黄清华认为,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而身为黄朝尊的后裔,当别人有需要时,更应该尽心出一份力。

      如今,5名学生都已长大成人,逢年过节还会经常去看望他。看到他们能健康成长,他也觉得非常高兴。

      今报记者  卓良建   薛燕辉  傅斯威  蔡晨晖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