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仙游行政区域嬗变

    仙游行政区域嬗变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备受历代当局和学者关注。历史学上,有国史和党史之属,省、市、县皆有“地方志”,乃至有宗谱、家乘等谱牒。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编者认知的局限性,对往事的记载,往往有乖舛、遗漏的缺陷。为了让读者对仙游乡土乡情有更多的了解,笔者对《福建通史》、《仙谿志》、《仙游县志》、《九鲤湖志》以及有关仙游县史渊源的著作等,进行比对找出相异之处,虽然是片断的,缺乏系统性,但也有相关资料组合整理,盼能与广大读者共飨,更祈有识之士匡正、补遗。

      先说仙游地理沿革概况。仙游在远古,尚无地名。夏禹时(约公元前17世纪),地域贡属扬州,西周时(约公元前1110年之后),属七闽地,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70年之后),属越国地,秦朝(约公元前221年之后),地属闽中郡,西汉时(约公元前206年之后)隶属闽越国。传说汉武帝元狩年间(公元前122-前116年),安徽庐江何太守的九个儿子来仙游九鲤湖修道练丹,而后乘九条鲤鱼升天而成仙。公元前116年-前106年,南越相吕嘉和东越王余善起兵反汉,武帝元鼎初(公元前116年-前111年),平定了叛乱,遂设置扬、青、徐、兖、幽等十三州郡刺史,闽越百姓多被迁移江淮一带,于是闽越地方一片荒芜。

      东汉时(公元25年-220年),闽地隶属会稽郡。三国时,又隶属吴国(222年-280年)建安郡。晋代(317年-420年)隶属晋安郡。南朝梁国时(509年-557年),隶属南安郡,南朝陈国时(557年-589年),开始设置莆田县(含仙游地域),不久县属废除,又归属南安郡。

      至唐高祖武德5年(622年),恢复设置莆田县,九鲤湖号称“游洋洞”。唐武后圣历二年(699年),划出莆田县西部,以俞潭(今盖尾仙潭)为界,以及莆田广业地区,另设清源县,与莆田县同属武荣州(今南安市丰州)。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名为泉州,清源县隶属之。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因泉州改称清源郡。《九鲤湖志》载:时“别驾赵颐正,以清源县与清源郡同名非便,奏请改之。因有九仙,改名仙游县。”

      至于仙游县命名的缘由,另一种说法是《福建通志》载:“唐天宝元年(742年),别驾赵颐贞,奏请改清源县为仙游县,取县西三十里仙游山为名。”

      两种说法,孰是孰非,尚无定论。后有考究者认为,唐宪宗元和间(806年-814年),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记载的九座山,在仙游西北,即古之仙游山,则非今县西之仙游山。说明山名的来历并不明确。而《九鲤湖志》又载:“自古帝王惑于神仙之说。天宝元年,玄宗(皇帝)且追崇老子(春秋时道家老聃)为玄元皇帝”,所以“取何氏九仙为名”,“似非无据而云然”。

      尔后,九鲤湖的祈梦文化驰名海内外。明代状元罗伦、“江南才子”唐伯虎、地理学家徐霞客、户部尚书郑纪、国师陈经邦,清代名宦李光地,国民党政要严加淦等,都慕名来此游览、祈梦,故仙游县因九仙而得名之说,信者尤众。

      对此,笔者冒昧猜度、推究,认为唐代公元472年,别驾(五品官名)赵颐贞在奏请朝廷更改“清源”县名之前,势必与县令等僚属商议新的县名,也必有方方面面的意见。史载,前有赵颐贞的“因有九仙,改名仙游县”之议,后有李吉甫(卒于814年)提及的“取县西三十里仙游山为名”之说,前后虽相距三百多年,但决议当年,两种说法岂能不提及?那么,东有驰名的“九仙”,西有巍峨的“仙游山”,皆合乎情理,乃合二而一,而取“仙游”为名。世传两种说法,只是各有所知,各有所漏而已。□谢亚榆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