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旅游>囊山千年

    囊山千年

    点击查看原图

      编者按:莆田乃多山之地,其连绵的山峰主要为戴云山脉及其延伸至境内的支脉。历史上,因山势、方位、传说等原因,那些原本籍籍无名的山峦先后被赋予了九座山、麦斜岩、蛇湾城山、壶公山、南山、九华山等诸类名号。而因为地理、景观、人文等复杂因素成名的一些山峰,更是成为历史上文人墨客、乡贤先哲争先不懈歌咏的对象。

      与莆人群体的多样性相类似的是,这些散落在莆阳大地的群峰总是各不相同,谁恐怕都无法找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两座来:蛇湾城山因东越王余善屯兵据守而留名,南山因“来莆开学”的典故而扬芳,壶公山可视为莆田的道教名山,麦斜岩则可谓为莆田的“仙山”……在莆田西北角涵江境内的囊山,这座可被视为未来涵江城市拓展后增加海拔气质和立体要素的山峰,又是怎样成名的?怎样于唐末在佛教重地福建充当着生动、充盈的莆田注解?本报本期编发专题《囊山千年》,意在与海内外乡亲共同关注、回味一下这座从千年历史中走来的莆阳名山。

    点击查看原图

      囊山上的“天元岩”。

      一

      壶公山、九华山是闽中的名山,它们海拔高、古迹多,相关的传说可追溯到汉朝;广化寺、龟山寺是闽中的名寺,它们创年久远,影响大。相比之下,囊山山不高,山势比不上壶公山、九华山,但满山高松怪石、古迹众多,其山下的囊山寺创自千年前的唐代,规模也不算小,因此,自古以来,囊山寺与广化、龟山、梅峰三寺不相伯仲,并称为莆中四大丛林。

      此外,囊山另有突出之处。首先,唐代这里出了一个开山祖师,俗姓黄,法号涅槃,是一个大名鼎鼎的高僧!他是一个高才能的大师,一则他精通医术,乐于治病救人,手到病除;二则,他是个杰出的堪舆家,善相地脉,为民凿井,以解民困。更有甚者,当年他还驯服了两只老虎,时常跨虎出行。人们因此都尊称他叫“伏虎祖师”。石室岩山道边宋人方左钺题写的“伏虎岩”石刻,囊山寺内的“虎石”碑刻,都是后人对他的题赞。试问,闽中其他的名寺、大寺有这样的高僧吗?就是省内大寺庙,恐也难有这样的高僧。

      涅槃还是一个令人崇拜的预言家,出口成谶,他的预言在以后的岁月中一一得到印证,成为了现实。例如他曾经预言“白湖腰欲断,莆阳朱紫半”、“水绕壶公山,此时更好看”。“白湖腰断”,指宋代首次在木兰溪上建造了大桥;“水绕壶公山”,指宋人在木兰溪上建陂阻水溉田,发展生产;“朱紫半”指科甲鼎盛,当官的人多。又如他曾预言“乌石山前,官职锦延”,到宋代时都成为了现实。

      涅槃大师还一人创建了石室岩、紫霄岩辟支岩(囊山寺)等寺院,这些寺庙至今全都香火兴旺。大师为民治病看风水,深得当时信众的信仰,谁不想到他的寺门礼佛当弟子,谁不想到他的佛门焚香膜拜,祈求佛祖大慈大悲,保佑苍生平安安康?

      涅槃大师的种种本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闽中各地,自然也传到了地方官的耳朵。郡县大人很快把涅槃大师的种种神异才能上奏闽王王审知。王审知看完奏章也大感惊奇,又听说大师正在信众的资助下扩建寺院,于是下令斥巨资鼎力相助。不久,涅槃大师终于在囊山山麓造起了一座大型伽蓝寺院,称“延福院”。

      唐光启二年(886年),闽王王审知为祝其母寿诞,特别上表奏请朝廷为囊山延福院赐额,唐僖宗览表,特别赐给“囊山慈寿禅寺”寺额。由“院”晋升为“寺”,这是朝廷的重典,囊山寺从此名震四方。要知道唐朝时期,朝廷推崇佛教,上自帝王,下迄百姓,人人信佛,可以说佛成了国人心中最神圣的偶像。囊山寺因此成了闽中百姓向往的佛国净地。

      当年,闽王王审知还专程调派大批人马到囊山寺为其母寿诞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千僧祝寿大法会,大法会一连持续了好多天。这时的囊山寺香火袅袅,一派氤氲肃穆,钟鼓日夜齐鸣,诵经祈福之声此起彼伏。每一座殿宇、每一个道场,甚至两侧的长廊,全坐满了诵经的僧众,他们或跌坐,或拜舞,或绕场,轮番为闽王老夫人祝寿。涅槃大师主持了大法会并亲自诵经祝寿,为其母颂无量之福、无疆之寿。

      这一次祝寿大法会,闽王王审知、母夫人及大大小小的文官武将亲莅现场,可以说盛极一时,名播全闽。各地佛门的住持僧也纷纷齐聚囊山寺参加大法会。从此,囊山寺名震八闽,囊山也因寺、因涅槃大师而闻名天下。这可能是广化寺、龟山寺、梅峰寺所无法比拟,也无法企及的荣耀。

      从此,囊山寺僧众从原有的数十人,猛增至五六百人,鼎盛时达到千人以上。王审知当时还特别拨给囊山寺太平、霞塘、南隐等处上千亩农田,作为寺产,以供给全寺僧众口粮及寺内香灯等项开支。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又拨给囊山寺金坛庄田20顷(约二三百亩)。据记载当时囊山寺每年大约有上万石的粮食收入。可见,唐时期的囊山寺实在是一座全省性的影响极大的大丛林,远远胜过广化寺、梅峰寺、龟山寺等大寺庙。

      唐乾宁五年(898年),涅槃大师在囊山寺圆寂,闽王王审知十分痛惜,便以其一生的灵迹道行奏闻朝廷,唐昭宗特别追封他“妙应禅师”的谥号。一百多年后,宋崇宁三年(1104年),朝廷又诏封他为“圆智大师”。在古代,只有声望和地位很高的官员去世后,才能获得朝廷追封的谥号,涅槃大师乃佛教中人,没有任何官职,却能获得如此的殊荣,实属罕见。其后,人们在囊山、石室岩、紫霄岩等地分别建有“妙应堂”奉祀和纪念他。在新加坡等南洋国家也建有“妙应堂”,继续弘扬他的佛道和精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妙应大师的影响千年不衰。

    点击查看原图

      “闽中文章初祖”黄滔为妙应禅师题句:不知遗谶地,一一落谁家。

      二

      囊山寺以伏虎高僧名闻天下,又以朝廷特封谥号名闻遐迩。除此之外,囊山寺还有一个突出之处,它地处古驿道边,唐宋元时期,这里还是一个重要的驿站,这是闽中其它寺院所没有的。

      这一条古驿道,北通省城福州,南抵泉漳,是古代福建境内的一条交通主动脉。数百年中,除了南来北往的商旅之外,还有大量的朝廷命官、文人举子、仆夫衙役都要从这里过往。许多人都要到囊山寺驿站歇脚、用餐、住宿。囊山寺是大寺,僧舍客房多,粮食充足,条件良好。驿丞、驿差可以为官吏们提供良好的服务。故此,许多文人墨客留宿驿站期间,他们往往慕名到古寺内探访古迹,或者登山寻幽探奇。久而久之,不少人在古寺的墙壁上留下了大量的诗章,在山上刻下了众多的赞语,故此囊山上下摩岩石刻众多。

      唐乾宁二年(895年),莆田进士、国子四门博士黄滔于天复间逃难南归,应闽王王审知的邀请,担任威武军节度推官、监察御史里行。为官期间,他时常经过囊山驿站,为囊山留下《咏囊山》一诗:

      山有重囊势,门开两径斜。溪声寒走涧,海色月流沙。庵外曾游虎,堂中旧雨花。不知遗谶地,一一落谁家。

      全诗一二联写景,后二联写人,赞扬出自本家的妙应大师的神异才能。这首诗的写作时间约在离妙应禅师去世还不到10年时间。当时黄滔所见的是囊山寺,不是茅草庵(即伏虎庵)。

      到了宋代,300多年间,社会相对安定,古驿道上来往的人流更多了,囊山寺的影响也更大更远了。

      崇端明殿学士蔡襄乃北宋著名书法家,天圣年间进士及第后,历任馆阁校勘、知制诰兼翰林学士等职,在寺门题写了不少诗句,其中有题故乡莆田囊山寺的诗《囊山寺石屏轩》一首:

      巉岩山势插长空,列献参差间竹丛。背若垂囊添重负,辟天坐镇海门东。

      全诗叙写了囊山高峻的山景和气势,简洁而形象。宋康定三年(1041年),他又到囊山寺,应住持僧盛请,亲笔书写了陈伯孙(曾任长乐县尉)的诗句,然后由住持请人镌刻在囊山的石岩上。这就是著名的蔡襄“陈伯孙诗刻”,是蔡襄书法的真迹。可惜上世纪70年当地一些群众擅自上山开石卖钱,蔡襄石刻被凿毁了。

      此后,南宋绍兴年间,莆田状元黄公度为了迎接好友南下就任泉州太守,特地提前一天赶到囊山驿,当晚住在囊山寺,于是题写了一首《迓泉守晚宿囊山》诗:

      山木转斜晖,秋风动客衣。露华侵坐冷,星宿傍檐稀。楼迥钟声隐,更长烛影微。年来倦奔走,早觉利名非。

      从诗句中,我们看到的是一派萧条的囊山秋景。末联抒情,寄托了诗人官场坎坷失意、报国无门的悲凉心情。当时诗人得罪了奸相秦桧,长期被贬到偏远的岭南当小官,直至秦桧死后,才得以返回朝廷。

      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中进士后,曾授同安县主簿。当年他骑着马,带着书童风尘仆仆从闽北一路骑马到福州,又从福州顺着古驿道取路南下,经过多日劳顿,才到得囊山驿。当时,天已近黄昏,便投宿寺内。驿丞、驿差忙着给他张罗吃的、住的,还给他的马儿投喂饲料。朱熹当晚与驿丞、寺僧坐谈,了解囊山寺的情况后,题写了《夜宿囊山寺》一诗:

      晓发渔溪驿,暮宿囊山寺。云海近苍茫,溪山拥深翠。行役倦修程,投闲聊一憩。不学塔中仙,前途定何事?

      诗中“塔中仙”的“塔”,指寺中的慧熏塔,是妙应大师的墓地。“仙”即指高僧妙应。尾联寄托了诗人不想遁入空门、积极进取的思想。天亮后,朱熹在驿丞、寺僧的陪同下,登游囊山胜景,满山的古松、怪石、清溪、飞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熹因此欣然题写了“与造物游”四字,后镌刻在山岩上,可惜,上世纪70年代也被开山者毁没了。

      到了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莆田人、南宋末年著名诗人刘克庄以荫补官,初任靖安县主簿,走马上任时,初宿囊山驿。他的好友方云台特地骑马赶到囊山驿为他送行。这使刘克庄十分感动,特地作诗《初宿囊山和方云台韵》与好友唱和,其中有诗句曰:

      客游万里践霜冰,旦旦披衣坐待明。累黍功名成未易,跳丸岁月去堪惊。

      其后,刘长期在外为官,也多次被贬官回家,在囊山住宿次数极多,便与囊山寺的寺僧相熟,还常常互相赋诗唱酬。刘克庄有关囊山寺的诗歌多达二三十首。没有人统计过有多少名人在囊山古驿留下了多少诗篇,但古驿站的设立,确实为囊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印记……

    点击查看原图

      三

      囊山不仅是庄严的佛教净土、交通古驿,还是一个景色壮美的游览胜地。它的美首先在于满山的怪石。由于囊山面朝兴化湾,在海风潮气这双巨手千百年的剥蚀和雕琢之下,山上的岩石被扭捏磨磋成各色各样的形状,它们有的高耸直立,有的蜇伏如兽,有的如天桥横架,有的又如利刃斜插空中……

      最有名的当数靠近山巅的“鲎石”,这是一块特大的巨石,面积约二亩多,因形状犹如一只大母鲎,所以,当地人都形象地称它叫“鲎母石”。这块巨石有一个特异的现象。晴天的时候呈现灰白色,与四周苍黑的山岩迥然不同;一旦天气突变,乌云笼罩、大雨将至之时,灰白色的鲎石会迅速变成灰黑色,山下方圆数十里的人们,一见鲎石变色,就知道大雨即将来临,便可及早做好防雨准备了。后来,有人便把鲎母石称为天然的“晴雨表”。

      另外有名的还有“猪母石”,在鲎石下方稍低处,这里还有一段神奇的民间传说。相传古时,猪母石得道成精,变成了一个为害一方的恶魔,她手持狼牙大棒,时常带领她的手下喽啰,到处为害百姓。每当夏秋之季,雨水不断,她就呼风唤雨,兴风作浪,冲毁堤坝,毁坏农田……平时,她还到处嘶咬农作物,老百姓都拿她们没方法。后来,地方官和老百姓一齐到寺庙焚香祷告,祀求玉帝作主,惩罚猪母精。玉帝听到奏报,十分震怒,即刻调派吕洞宾下界前往惩戒。

      那天,猪母精正带领她的儿孙在农田里啃咬水稻破坏农作物。吕洞宾手掣宝剑,腾云驾雾从天而降,大声喝令制止。那猪母精哪里肯听,高举狼牙大棒腾跃而起,直取吕洞宾,二人在空中发生大战,你来我往,打得飞沙走石。再说那吕洞宾,本是武林中人,武艺十分高强,不到四五个回合,他突然口念咒语,掣起宝剑,飞向高处,然后突然如一道闪电直击而下,狠狠地击中了猪母精的大腿,那猪母精大败而逃,直奔囊山而去。吕洞宾穷追不舍,猪母精无路可逃,只得下跪投降。从此以后,猪母精再也不敢到处捣乱,老老实实地化作了一块大石头。遗憾的是,这块充满神奇传说的猪母石,在上世纪70年代那场开山炸石卖钱的浪潮中,也被彻底凿毁了。

      囊山山上还有一处石门石也特别引人注目。它在辟支岩之上,有两块数米高的大石并排直立在一起,山路就从二石之间穿过,其中一块高石上刻有“山间明月”四个大楷书,落款为“明林有恒书”。这个石刻至今留存。林有恒者,明嘉靖年间任湘广巡抚也。

      囊山山颠上还有一方巨石,高一米多,开裂成数瓣,如莲花一般。登上巨石,向南远眺,山风迎面扑来,格外清新。远方的兴化湾如一道飘忽的白线,在天际浮动。遇着晴天丽日,万里无云之时,还可依稀看到兴化湾上点点的风帆,江天寥廓,令人心旷神怡!回头北望,萩芦溪如彩带一般在山谷中蜿蜒飘动,美不胜收。

      当然,除了以上景点之外,满山上下的怪石还有很多,诸如石椅、石凳、石床、石鼓等等,足够令人流连忘返。

    点击查看原图

      囊山的美,还在于洞穴多。最典型的要数辟支岩、百廿间、天元岩等。

      辟支岩,在囊山山腰的下方,共由八块岩石垒叠形成。中间可容数人,“玲珑明澈,如窗棂然”。洞顶由一块庞然巨石覆盖,可有效阻挡风雨的侵袭。洞口另外有两块天然石头:一如药炉,一如茶碾。唐中平年间,涅槃祖师在岩洞内打坐参禅,而且“坐则多日不食,行而二虎相随”。当时佛教中人称涅槃大师叫辟支佛,于是就把他参禅的岩洞也称为“辟支岩”。辟支岩至今尚存,今人还在辟支岩旁边建造了一座大殿,供奉涅槃大师。此地便成了一处充满神奇色彩的佛教古迹,倍受后人探寻和瞻拜。

      自唐至清,历朝历代,到囊山探访辟支岩的文人墨客、官宦人等不在少数,并且留下了不少诗篇。宋代莆田著名诗人、工部尚书刘克庄多次登宿囊山,写下了不少诗篇,其中有《登囊山辟支岩》一首专咏辟支岩:

      绝顶万籁尽沉沉,重倚拦杆感慨深。古佛龛中苔上面,古交冢上树成阴。山无白额妨幽讨,野有黄花且满斟。莫怪徘徊侵暮色,老人能得几登临。

      明万历年间莆田著名文人姚旅也有一首《囊山辟支岩》诗,中有“选胜藤萝更上攀,龛岩一点翠微间”和“茶灶堪消今日福,酒杯仍值老僧闲”的诗句。清代莆田进士、知县陈池养也曾慕名探访囊山,题写了一首《游囊山寺》诗,其中有这样的诗行:

      山半玲珑辟支岩,洞天福地差可拟。我欲餐露居是间,坐榻参禅闲凭几。妙应活佛兼地仙,延福禅院当山前。

      诗人把辟支岩称为“洞天福地”,又把妙应祖师称为“活佛兼地仙”。诗人是清代后期的人,距妙应祖师生活的年代,已经整整经过了一千年,可见,妙应祖师这位唐代的高僧对后代的影响是多么深远,祖师高尚神奇的德行已经和自然景观完完全全地融为了一体。

      “百廿间”,在囊山半山腰,洞口可容1-2人出入。主洞的中心最宽大,可同时容纳数十人,面积约数十平方,高约2-3米不等。主洞左右后三面各有许多小洞,互相连通,形成大大小小许多洞穴,人们因此呼之“百廿间”。洞后有小门可通后山。大暑天,到洞中探幽,凉气逼人,十分清爽,但不可久居。

      “百廿间”是囊山上的一个著名景点,是登山者必到之地。其实在“百廿间”的周边还有不少巨岩高石,参差交错,千姿百态,形成无数的石罅石穴,给人数不尽的遐想。

      其三,囊山的美,在满山的古松。从宋代到民国,千年中囊山上下古松阴阴,翠绿挺拔,美不胜收。宋转运判官王得月在《题慧薰塔》一诗中就有“萧萧岩雨侵寒日,拂拂潮风入古松”之句,说明在宋代,囊山上就有不少古松。明代莆田状元翰林学士柯潜当年登囊山,夜里住在囊山寺,曾“钩帘观海月,倚榻听松涛”。明进士知府周莹当年到囊山,是“寻幽远到梵王家,路入青松百径斜”。清康熙年间进士、贵州提学使林麟焻登山探访辟支岩时遇上了大雨被阻山上,因此,他在题诗中就写下了“萧萧岩雨松声急,拂拂潮风海色昏”的诗句。清光绪年间布衣郑力久登囊山,时正值大晴天,阳光普照,所以,他笔下的诗句是“到来心情闲,卓午松阴正”。从古人的大量诗句中,我们可以想见一千多年中,囊山的古松是既高大粗壮,且数量众多,而且树下溪涧流泉,景色幽美。当时,山上还建有一处“松风阁”,供游人观赏休憩。许多文人墨客到囊山寺或曲水流觞,饮酒唱和,或凭栏听(松)涛,或钩帘临窗,仰观天上海月。难怪明弘治间莆田进士、提学佥事黄仲昭登访囊山,题写了《再和柯竹岩韵四首》,在第二首中,他赞叹说“吾郡多奇胜,都无让古囊。松风回爽籁,岩桂散天香……高情邈难写,一笑晚山苍。”可见,包含古松美在内的古囊名胜甲于闽中,古人已有定论。

      然而,这样的美景和囊山寺历史上也曾遭受过极大的破坏,这里有明嘉靖乙丑年(1566年)进士、工部侍郎黄廷用的诗行为证:

      不到囊山上,于今十二年。路迷花草里,寺没古松前。何处来清磬,空山剩法筵。倭奴频作祟,无地可安禅!

      诗中的乙丑年,是嘉靖四十四年,在此之前的三年前,倭寇攻破兴化府城,分守逃跑,通判奚世亮等战死,全城百姓遭到劫难,大量庐舍被毁,许多寺庙也被洗劫破坏。诗人当时恰在城内,被倭寇拘禁长达五个月之久,后有幸死里逃生。三年后,诗人经过囊山寺,所见一片荒凉,寺宇“没”了,毁了,到处是一片荒草废墟,连菩萨也“无地安禅”,这是囊山和囊山寺历史上的一个大不幸。

      这种“不幸的景观”,在福清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东阁大学士、内阁首辅叶向高的眼里是这样的:

      步入深林古寺幽,疏星残火照溪流。讲堂秋草何年长,禅榻清风此地留。野树笼烟寒漠漠,霜钟带月夜悠悠。近来添得看山癖,胜地真成秉烛游。

      叶向高笔下的囊山是秋夜寒风中的囊山。囊山寺的讲堂长满了野草,客房残破,禅榻也成了清风吹拂下的空间。查找史书,囊山寺在嘉靖年间三次遭到厄运,破毁几尽。万历年间,住持常列发宏愿,力图恢复,后得莆田人、尚书陈经邦的支持,募缘重建。叶向高到囊山时,估摸佛寺正在重建之中,许多建筑尚未恢复。

      到了清代,囊山古寺和囊山胜景依然名声不减,古驿道虽然没了,驿站也早迁走了,但是,各地的文人墨客、工商士民依然络绎不绝,慕名到囊山寻幽探奇。清康熙年间,进士贵州提学使林麟焻曾经专程结伴探访囊山,题写了多首诗篇。

      囊山游,不仅仅是探访佛教古寺,也不仅仅是游览山水,更重要的是还要寻求古迹文化。这三层的魅力,是囊山成为旅游胜地的关键所在。难怪清康熙间,“古囊列献”被列为莆田县廿四景之一。

      清嘉庆年间,邑人进士、知县陈池养致仕返乡后探访囊山古刹所作的《游囊山寺》中有这样的诗句:

      今唯看山剩一阁,零星僧舍寄荒烟。绀碧既然山如故,丈六金人亦渺然。

      诗行表明,当时的囊山寺已经残破到近乎荒芜的地步,全寺只“剩一阁”,僧舍也仅“零星”,“丈六金人”,即菩萨全没了。其实,囊山寺自明末重修之后,到了清代,一直无人重修管护,从康熙、雍正、乾隆乃至嘉庆一百多年中,风吹雨打,崩毁倒塌日渐严重。到了嘉庆年间,囊山寺已经接近毁没,也无人问津。只有囊山的自然美景依然“绀碧如故”。这自然是一个历史的悲哀,但世间万物有盛也必有衰。衰到极点了,美好神圣的东西,也必然会有重兴的时候。

      延到清光绪年间,囊山寺新住持道源是个有心人,他挺身而出,发宏愿立大志决心重兴囊山寺。他身体力行,四处募金,奔波不息,终于重建起了大雄宝殿。其后监院开星又再接再厉募建天王殿。光绪末,监院开宗又重建法堂。宣统元年(1909年),寺僧源智、慧贤等人又与海外侨僧同心协力,先后重建禅堂、斋堂、钟鼓楼、伽蓝殿、祖师堂等。囊山寺全面重兴,庙貌再次焕然一新。

      解放以后,“文化大革命”期间,囊山寺又一次蒙受灾难,被彻底荒废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在海外侨僧的鼎力相助下,囊山寺又得以重兴重建。

      综观历史,可以这样说,妙应高僧创建的佛教圣地,千年以来,历尽了磨难,却能生生不息,永不泯灭,何哉?究其原因,首先是,伏虎高僧的灵迹早已扎根民间,深入人心。千年之中,能有几人曾伏虎?其次,囊山的自然美景甲于闽中,极具强大的吸引力。其三,囊山的文化积淀十分丰厚,古迹多,品位高,堪称为一部内容丰富的历史文化典籍。

    点击查看原图

      (本专题图片由黄智三、游燕青、邹北轩及本报资料库。)

      莆田乡讯  黄黎强

    <>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