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兴化古邑记

    兴化古邑记

      这是一座简洁的干打垒二层农舍,坐落在福建省仙游县游洋镇惠政桥畔。农舍前有一块菜地,菜地里遍植莴苣、花菜。怕鸡鸭前来啄食菜蔬,菜地用篱笆围起,遂成菜园,添了几分诗意。打开简陋的柴扉,跨进菜园,不过一步之遥,可见一个小小土堆。土堆之上有一块陈旧础石。础石之上摆有一盆青葱,还有一盆芹菜,可见菜园主人的雅兴——亦可知菜园主人对陈旧础石的重视。

      这块础石是菜园主人,亦是农舍主人在1970年盖房挖地基时挖出来的。挖出来时一共两块础石,还有一块础石由于经历整整40年风吹雨打,已经又埋入土里。看来,这础石真的便是曾经存在、如今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兴化县治——乃至兴化军治的唯一遗迹了。根据《游洋镇古邑概况》记载:“今在游洋地名‘衙门里’处保存有原兴化军军治所在地的主体建筑的覆盆式柱础两个,粗大厚重,直径竟达0.56米。”

      眼前的这块粗大厚重的础石证实了历史的记载无误。因为,我在看了以上的文字介绍后,于2010年元月9日访问游洋镇时,专门去到菜园,对那块稀罕的“县衙础石”眼见为实。

      我最早知道兴化,是因为闽中莆田的风味小吃“兴化粉”,是因为老作家郭风先生的生前推荐(还推荐了他家乡的“焖豆腐”)。尽管福州人也酷爱吃“兴化粉”,但都知道福建最有名的“兴化粉”产在莆田。在京的闽籍作家何镇邦先生于2009年4月28日的《渤海早报》写过一篇散文《莆田兴化粉趣谈》,详细介绍了这种极具闽中特色的地方小吃:“兴化粉是莆田的一种美味小吃。它是一种由大米的米浆制成的细粉丝,再用海鲜、韭菜或者青蒜或炒或煮而成的小吃。有的还加适量的香菇丝和黑木耳。由于粉丝细而富于弹性,海鲜味鲜,无论炒或煮,均十分可口,故成为名闻省内外的着名风味小吃。估计这种小吃原产于兴化湾畔的渔村小镇,故称之为兴化粉。”

      兴化粉主产于莆田,莆田史称“兴化”,境内更有一个地方叫做“兴化湾”的,乃福建省最大的基岩海湾。可是,莆田为何史称“兴化”?我百思不得其解。也因此,在我的脑海里,在中国的版图上,我只知道我的老家江苏省泰州市下辖一个县级兴化市。江苏兴化的出名,乃是因为历史上“扬州八怪”之一的着名书画家郑燮(号板桥)是兴化人。

      难道,莆田又名“兴化”,仅仅是因为盛产“兴化粉”?那为何“兴化粉”不叫作“莆田粉”?

      莆田又名“兴化”的缘由,在我走进莆田市下辖的仙游县后,才豁然明白。我查阅到1995年版新编《仙游县志》,开篇第一章《隶属沿革》就把“兴化”的缘由解释得清清楚楚:“(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析仙游县的游洋镇,莆田县的百丈镇、永福县(今永泰县)的陈山头和福唐县(今福清市)的漈头、百丈岭、下庐岭一带山区置兴化县,县治设在游洋(古邑)。同时,设太平军(后改称为兴化军)领莆田、仙游、兴化等三县,军治亦设在游洋。”

      原来早在北宋初期,福建就有一个兴化县存在,是宋太祖赵匡胤下诏设立的,县治就在今天仙游县的游洋镇。而且,游洋镇还是当年的地区“军治”所在地。只是,游洋作为一个“地级”政权“太平军”(为了振兴教化,后改为兴化府)所在地的时间不长。《仙游县志》载:“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兴化军治从游洋迁入莆田城内。……”(具体地址在今天莆田市区古谯楼处)。

      但是,游洋古镇作为兴化首府,作为兴化县的县治所在地,却是经历了334年之久。一直到公元1313年,蒙古人创立的元朝中央以兴化县境山势险要,交通不便,且地窄人稀,物质匮乏,下令将兴化县治外迁。有《仙游县志》记载为证:“(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兴化县治从游洋迁往莆田县广业里湘溪村(今新县)”。

      即便如此,兴化县仍然存在。生活困难、信息闭塞的兴化百姓仍然在崇山峻岭间顽强耕作、休养生息。直到历史的车轮前进到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兴化县由于虎患严重,瘴疫迸发,导致人口急剧减少,明朝政府下令兴化县割出百丈合莆田、游洋合仙游,兴化县遂告终结——从建县到撤销,兴化县历经宋、元、明三朝,一共存世471年。

      今天的仙游县,素以绿树竹林众多而闻名,皆因早先合并了游洋古邑之故。今天的游洋镇,全镇森林覆盖率高达78%;竹林面积占仙游全县的50%。

      作为曾经的兴化县县治所在地,游洋镇至今仍是福建省永泰县、莆田市(涵江区)、仙游县三县交界之地。它四面环山,地势险要,为古代扼制永泰、莆田交通的咽喉要道。从游洋镇到仙游县城44公里;到莆田市区仅30多公里;到永泰县城仅20多公里;而从游洋经永泰到福州不过区区120公里,即便今天,仍比取道莆田到福州来得便捷就近。我突然醒悟,这是不是就是一千多年前兴化县、兴化府把县治、军治(府治)设在游洋镇的原因呢?历史上,兵荒马乱的年代,为了躲避兵燹战火,人们喜欢住在易守难攻的深山峻岭之中,图的是居住安全,同时又希望距离政治、文化中心不是十分遥远。

      只能这么理解了。游洋镇在唐代以前,称作游洋洞,可为中国古代南方道教兴盛的一个地名见证。游洋洞多为山越、山獠——闽地山民土着凭山筑寨的聚居之地。唐代以降,有方、李、陈等中原大姓(南迁仕族)从永泰等地东迁游洋,带来了中原文化。游洋洞由此始称游洋镇。

      沐浴暖融融的阳光之下,我徜徉游洋古镇,漫步惠政桥畔,不禁感慨万千。因为,横跨游洋溪上的惠政桥在兴化县衙支柱础石发现以前,一直是兴化县治乃至兴化军治的唯一遗迹。惠政桥是古人用花岗岩条石砌成的单孔石拱桥。

      “桥长五丈、高五丈、宽一丈二尺。桥面铺有石级,两侧置石栏杆。桥顶高出两端路面二丈余,故有‘桥头看不见桥尾’之称。整座拱桥造型奇特,像一轮弯月高悬在清澈的游洋溪上,故誉‘弯月出水’。”

      据史载,惠政桥上原本还建有一座桥亭。大桥落成时,正逢南宋朝廷派一个巡抚到兴化县巡视。巡抚坐在桥亭中休息时,知县陆楠忙请巡抚为大桥命名。巡抚当即挥笔写下“惠政桥”三字,以示用惠政治理百姓之意。可惜,拥有835年历史的惠政桥毁于1999年秋季的一场山洪暴发。有仙游县游洋镇镇政府的《重建惠政桥碑记》为证:“惠政桥建于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由兴化县令陆楠倡建。为长15米、宽3.6米、高15米单孔石拱桥。惜毁于1999年10月9日特大洪水。该桥于2000年4月重建,12月30日落成。”

      也就是说,而今我所看见的惠政桥已非古迹,而是后建,正像兴化古邑早已为今人所淡忘一样。这才是我漫步桥畔感慨万千的因由。  施晓宇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