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高风传梓里 亮节昭后人——深切悼念老红军蔡园

    高风传梓里 亮节昭后人——深切悼念老红军蔡园

    点击查看原图

      蔡园,是仙游人心目中的英雄,我年少时崇拜的偶像。我认识蔡园是在报刊上看到他的诗作,拜读他的佳篇。20 世纪 90年代初,仙游政协举办“蔡园诗会”,我荣幸谋面了这位戎马一生 的 老 红 军。 尔 后 ,我 们 常 常 书 信 往 来 ,谈诗、谈文字、谈书法。

      蔡老 15 岁投身革命,几十年来,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 战 争 、 解 放 战 争 ,转战南北,为革命事业屡建功勋。1975 年蔡园开始写诗,近 30年写了近千首,有古体 诗 、 五 言、 七 律 ,其 内 容 大 体 可 分 为 :

      革命回忆录、旅游诗、寓居上海生活和乡情杂 咏 等 。 诗 言 其 志 ,文如其人,他笔底纵横万里情,字里行间闪 烁 着 奋 发 的 精 神 ,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

      诸如 《纪念麦斜起义52 周年》 “钟山烽火耀仙游,高擎赤旗震邑州,直上麦斜高处插 , 长 驱 何 岭 集 同仇”。 《救亡》 “东南火燧半沉沦,慷慨悲歌出中原,芒履霄征传号角,敌军夜遁失惊 魂 ”。 《战 金 门》

      “挥师漳厦战金门,斩浪劈波月断痕,受阻纵深犹虎斗,舟横汐浅滞军援”。讴歌千千万 万 为 革 命 抛 头 颅 、洒热血的先烈,他写了“武夷年年飞白雪,杜宇声声更断肠,碧血长空染赤石,深山日暮吊小杨。”

      离休后,蔡老重游了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欣然命笔写了许多宛如山水画的旅游诗。1997 年,香港回到祖国怀抱,他激情 写 了 《回 归 颂》

      “香岛沧桑话百年,虎门血迹有遗篇。金瓯无缺山河壮,举国欢腾不夜天”。蔡老少小离家老大回,梦中山水故园情,对家乡的热爱,对故土的眷恋,对 父 老 乡 亲 的 怀 念 ,跃然在 《乡情》 “少小离家六十年,金戈玉帛记诗篇,神州大地遍春色,兰水翠山共婵娟”。人生的旅途只有起跑线,没有终点站,蔡老一步一个脚 印 地 往 上 攀 登 :

      “天边曙色从戎时,声碎马蹄血染衣,莫道经霜枫叶晚,壶兰道上一归兵”,他不愧是一位永不褪色的战士,一位军中诗人。

      1997 年,仙游县文联把他的诗作汇辑成 《蔡园诗草》,有戎马留痕篇、战地追思篇、节庆抒怀篇和晚晴寄语篇。原莆田市市长、全国作协会员吴 建 华 在 序 中 写 道 :

      “蔡老的 180 首诗,是180 支动人的晨曲,迎来了战士久盼的黎明;180 首诗,是 180 朵战地的黄花,装扮着共和国绚丽的金秋;180首诗,是 180 股奔流的清泉,浇灌着茁壮成长的幼苗”。

      蔡 老 学 而 不 倦 ,虚怀若谷,在诗的领域中不断探索,一丝不苟,勤于笔耕。经常把创作的诗稿寄给我,转请余启锵、余鸿先生求教。还为福建 老 年 报 、 湄 洲 报 、兴化政协报、仙谿乡讯等刊物撰稿。向中共仙游县委倡议兴建仙游革命烈士纪念碑。

      1995 年秋末,适逢蔡园八秩寿诞,他的侄儿和外甥,从家里寄去 600 元钱聊表心意,蔡老收下这笔款后,向家亲表示今秋 寿 诞 不 再 搞 寿 庆 ,不讲排场,不铺张浪费,并把这笔钱用于资 助 贫 困 失 学 儿 童 。

      蔡 老 带 头 树 立 新 风 ,倡导清廉,正如 《八秩 寄 怀》 中 抒 发 的“盘马弯弓八秩秋,风霜历尽日方遒,沧桑正道廉为本,杖履小园一径幽,似水流年感年华,披星戴月走天涯,江山盼得春常在 , 踏 雪 寻梅枝 上花”。1992 年,他把旧城改造中自家房屋拆迁补偿款 2 万元捐献给麦斜小学,作为根据地老区人民培养下一代的微薄礼物。上述两笔款并不多,但它包容了一位老红军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念,包含着艰苦朴素一心为民的深情,包含着对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赤心,包含着无私奉献的高风亮节,这是何等难能可贵!

      “ 高 风 传 梓 里 ,亮节昭后人”。

      蔡老以自己一生血与火的革命实践印证了一位老革命的高尚 品 德 和 爱 国 情 思 。

      他在人生旅途跋涉了一个世纪,与世长辞,但他的殊世功绩和浩然正气永远弥留在壶山 兰 水 间 , 安 息吧!

      蔡老,仙游人民永远怀念您!□张德成

     

      钟山烽火耀仙游   高擎赤旗震邑州

      ——蔡园参加仙游革命斗争历程记

      蔡 园, 原名 蔡明善,1915 年出生。父亲蔡理铎(1879原1919 年),莆田市北高乡人,母亲莆田市埭头乡人,父母成家后定居仙游县鲤城街道至喜亭路 31 号。

      全家八口,蔡明善兄弟姐妹6 人(三男三女),他排行第五。其父是位传道师,生前从事传教工作。1919 年,明善 4 岁丧父。1925 年,明善10 岁,其母病故。明善 12 岁那年仙游陶青小学毕业后,转到莆田私立尚公中学初中部继续读书。后因家庭贫穷,缴不起学费,13 岁辍学回仙游。先在慈善医院打工,后进一家裁缝店当学徒。

      (一)仙游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19 年,北京“五四”爱国运动以后,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如燎原烈火蔓延全国。仙游的青年学生上街游行,声援北京的学生运动,进步学生黄经芳等成立了“仙游东区学生联合会”。1927 年 4 月,在中共莆属特委领导下,成立了中共上宫支部委员会,1927 年 12 月,建立了中共仙游县委。1928 年春,县委领导东乡农民开展大规模反抗烟苗捐斗争,在抗捐斗争中发展党组织。

      1929 年,明善 14 岁,在地下党员引导下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仙游反帝大同盟、互济会组织。城关至喜亭路蔡家住宅成为地下联络站,王于洁、张元豹、许国经、张兆汉、张霞、陈俊驹、陈贤录等一批进步青年和学生在联络站开展秘密活动。

      1930 年 1 月,在中共仙游临时县委组织下,蔡明善、戴梦怀、温绍良等 10 多人组成游击队,成功地捣毁了设在钟山何岭关的税馆,把作恶多端的税馆头目张盟当场击毙。

      1930 年 3 月,经中共仙游临时县委书记许淑修介绍,蔡明善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 年 10 月,仙游临时县委组织游击队袭击大济街民防团以后,在钟山麦斜岩寺成立了工农红军第108 团,开辟兴泰游击区,为创建仙游苏维埃政权而斗争。15 岁的蔡明善是红军108 团没收队长兼旗手。红军 108 团活跃在钟山乡、石苍乡、游洋乡等游击区,宣传发动群众抗捐、抗税、打土豪、分田地。与此同时摧毁国民党保甲基层政权,处死民愤极大的恶霸地主、土豪劣坤。如:在钟山马铺处决恶霸谢敢;在溪口街处决恶霸庄燕;在三般店处决恶霸郑伦吓;在顶塘处决恶霸、兼敌情报员张贵。

      麦斜岩工农红军的武装斗争,沉重打击了仙游县国民党反动派在兴泰地区的势力。1930 年 12 月,伪海军陆战队第 2 混成旅二个营兵力,在地主武装陈木利便衣队配合下,向麦斜岩红军 108 团发动猖狂“清剿”。

      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势,中共仙游县委和红军108 团决定化整为零、分散隐蔽,红军主力突围到仙游、永泰交界的古邑(今游洋)一带坚持斗争。另由林植、黄英、蔡明善等 8 位组成精干的小分队、准备袭击仙游县城,运用“调虎离山”

      之计逼使国民党“清剿”部队撤出麦斜岩地区,从而达到粉碎敌人“清剿”的阴谋。

      8 位游击队员化装成山区农民连夜下山,经何岭关到达榜头街时,被敌保安团发觉,双方展开枪战。激烈战斗中,蔡明善右小腿被一颗子弹打穿负伤倒地不幸被俘,被关押在仙游县监狱,年仅 15 岁的蔡明善被判 12年 徒 刑 。 3 个 月 后(1931年),蔡明善被转送到福州,关押在开元寺福建省第一模范监狱。

      1931 年 5 月,蔡明善大哥蔡明堂,变卖家产,举债筹资到福州设法营救,结果小弟蔡明善被判无期徒刑。

      心灰意冷的蔡明堂乘轮船回家途中一跃跳进波涛滚滚的闽江饮恨水底。

      1933 年 11 月 20 日,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1933 年 12 月 4 日,十九路军释放蔡明善等 38 人政治犯。蔡明善出狱后把 12月 4 日浴火重生的这一天,改为自己的生日,这年他才18 岁。

      (二)按照上级中共党组织的指示,蔡明善返回家乡。

      1934 年 2 月原4 月,任中共仙游县委委员、兼共青团特支书记,继续坚持地下斗争。

      1934 年 4 月 8 日,国民党宪兵破获了中共福州中心市委设在台江区洋中亭的交通站,随后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陈之枢等领导被捕叛变,福州地区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紧接着叛徒带领宪兵相继破坏了莆田、仙游两县的地下党、团组织。仙游县委书记胡海和蔡明善等同志得到内线通知,及时转移脱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蔡明善化名蔡恩涛离开仙游城关转移到盖尾乡杉尾,在妹夫傅芳才任校长的杉尾小学当小学教师为掩护。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叛徒江加懋侦悉蔡明善去向,带着宪兵来到杉尾抓捕他。当地船工连夜把蔡恩涛老师摆渡到木兰溪对岸的芦苇中隐藏,暂时脱险,但身份暴露了。

      1935 年秋,蔡明善、张兆汉、许国经、黄明等几位身份暴露的仙游地下党团骨干漂泊马来西亚,从此背井离乡。

      蔡明善在马来西亚打巴小学任教,兼 《晨报》记者,发表文章化名“思宓”。

      1936 年 6 月 1 日,桂系联合发动了以抗日为名反蒋的“六一事变”。并通电全国,敦促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对日抗战。这时,黄埔军校南宁分校也打着反蒋抗日的大旗招收学员,广大青年侨胞肩负抗日救亡重任返国,在马来西亚的蔡明善同一批青年持着陈家庚先生的介绍信,长途跋涉来到南宁分校预备班。蔡明善改名“殷涛”,这年他 21 岁。

      这 期 共 录 取 学 生 1200 多人,编成 10 个学生队。其中步兵 3 个队,每队 144 人。

      重机枪 3 个队,每队 120人。有线通讯队每队约 80人,无线通讯队每队约 90人,10 月初正式开课。学习时间原定 3 年 8 个月,因抗战爆发,于 1937 年 10 月提前结业。蔡明善在南宁分校只学习了 6 个月就提前毕业,毕业后离开南宁从香港返回马来西亚,仍在华侨学校当教师。

      1937 年芦沟桥事变发生后,全民族的抗战爆发了。

      1938 年初,蔡明善回到祖国,联系上福州新四军办事处。几天后,经组织上安排,在地下交通员帮助下,蔡明善顺利到达新四军军部南昌留守处,后被分配到军部教导总队任军事教员,这年他 23 岁。

      参加新四军报到填表时,蔡明善改写自己姓名蔡园。

      (中共游县委党史研究室)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