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维和英雄”眼里的东方大港梦

    “维和英雄”眼里的东方大港梦

      4月15日凌晨,迎着海天间的一抹曙光,曾参与海地维和的国门“老边检”李捷峰早早就起床了,穿好衣服直奔东吴港码头“现场”办公。15分钟后,在李捷峰及其他检查员提供的“零等待”通关服务下,一艘顺利卸载4万多吨煤炭的挪威籍“赛普特”号巨轮顺利离港。作为新开通的“美国—莆田”煤炭专用航线,仅此次首航煤炭运量,相当于可提供近2万个家庭一年用电量,为点亮“中国梦”添砖加瓦。

      “国家的梦、港口的梦,与个人的梦息息相关。每个人的发展、每个工作岗位,都和‘中国梦’紧密相连。”老家在湖北武汉的李捷峰,1997年大学生入警以来一直都在和外轮、港口打交道,见证了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莆田,近二十年来对外开放口岸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造海运“高速公路”

      一台对讲机、一件防刺背心、一辆自行车……当天早上验放“赛普特”号外轮后,兼任莆田边检站执勤业务一科科长的三级检查员李捷峰带着2名战士,迎着秀屿港区刮起的刺骨海风在港区巡查,像永不停歇的“流动雷达”监控港区状况,保障外轮在码头作业运行安全。

      如今,秀屿港从最原始的肩挑背扛,到现代化施工的巨型桥吊、升降机、叉车、输送带,原来上百号人几天干不完的活儿,用传送带、大吊车等新设备,几个工人很快就干完了。今年2月,莆田口岸千年古港--东吴港对外开放,年设计吞吐量逾1000万吨,更配备了高科技化的装卸、转场和自动取样分析等生产设备。李捷峰骄傲的说,在口岸现场,他们采用3G口岸智能管理系统,推行“网上报检”、海港“一证通”,提供“全天候零等待”快速通关服务,并充分利用船舶航迹追踪系统(DMS系统)和船舶风险评估系统,在网上比对跟踪,全面掌握船舶动态和报警类别,打造一条高效的海运“高速公路”。

      光边检唱“独角戏”,口岸整体服务水平也上不去。李捷峰还积极协调海关、海事、检验检疫等单位签订联动协议,为特殊原因需紧急进出港的船舶提供一站式快捷通关服务,打造口岸大通关“零距离”服务平台。与此同时,李捷峰还带领执勤业务科,在福建省九个现役边检站中,第一家开通无线验放服务,打破了几十年来边检手续只能在固定场地完成的模式。

      大港口招来“金凤凰”

      李捷峰曾参加第四支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荣立一等功。海外维和的经历,让他亲眼目睹武装冲突、绑架人质以及抢劫等地区动荡,于是更倍加珍惜国内和平发展的口岸环境。

      “九十年代当时穷啊,一年也没多少外轮靠泊作业,海边的群众还在滩涂上种海带、养海蛎,到处找活干。” 李捷峰回忆说,秀屿港的许多港区那时是一片滩涂。下雨天路况差的时候,有些码头连拖拉机都开不进去,“现在港口内是几十米宽的道路,‘向莆铁路’连铁轨都直接铺进港口码头内。”

      谈到如今沿海群众的生活,一条条资讯汇聚并传递着“中国梦”的自豪与光荣,让李捷峰激动不已:2004年,《港口法》正式颁布实施,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建设港口。各路资本闻风而动,随着一轮港口扩张热潮,秀屿码头周边重大项目呈星罗棋布之势;前期投资220亿元开发的石门澳临港工业园区;总投资约240亿元、中国第一个完全自主引进、接收、管理的大型液化天然气项目,建有国内存储能力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已投资额79.6亿元、我国首个国家级莆田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作为国内最大、进口原木加工设备最完整、配套最齐全的进口原木集散地之一,进口原木源地现已扩大到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和缅甸……

      “每天重复接发证件、查验放行的工作,有些寂寞。但对我来说,走在美丽大港上,看着东方大港一天天在崛起,我自豪,我幸福!”一脸憨厚的李捷峰说这话时,脸上笑得像个孩子。

      紧号两岸亲情“脉搏”

      莆田是“海上女神”妈祖的故乡,与台湾隔海相望,每年有十多万台胞跨海朝圣。以往从台湾前往大陆的客轮,均绕道马祖、金门等处驶往大陆。从2009年开始,客轮实现从台湾本岛布袋港、基隆港、台中港分别直航湄洲岛,由一个大圈变成了一条直线,节省了近5个小时,为台胞往来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加上妈祖诞辰1050周年、妈祖信俗成功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赴湄洲岛谒祖朝圣的台湾妈祖进香团明显增多。

      妈祖架心桥,两岸一家亲。十多年过去了,李捷峰对台胞的亲情说也说不尽。而令他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互惠互利。台轮从金门驶到秀屿,仅七八个小时,上午的渔产品,下午就在大陆市区摆上摊位了。现在,来港台胞最常挂在嘴说:“大陆发展很快,消费能力变高了,我们的水产品都不愁销路了!”而对于港区群众来说,为台轮装卸货物,2个小时每人能赚到七八十元,还可以卖些副食品、生活用品给台胞船员,附近老百姓都盼着天天能有台轮来靠。  (郑育俊 吴志)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