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旅游>慢读石梯寺

    慢读石梯寺

      8年前我去过一次石梯寺,印象是不深刻的。古语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那几年我全在名山名水跑,石梯寺在我的粗略阅览后,没有太留心了。之后,我在组团去江浙一带考察学习活动中,给石梯寺董事会留一个名额,厚望董事会的同志能在参加学习考察活动中,坚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理念,在石梯寺的建设开发保护中再登“石梯”。

      五月下旬,我和金文亨、孟建煌、吴智圆、蔡加林、林仙久、刘德新、王朝明等诸先生再次来石梯寺。对于赋闲之身的我,心灵是平静的,情绪是宽松的,步伐是散漫的,纯有一种“兰亭修禊”式的意趣。置身在寺前的场地中,回环四周,别有一番兴致。左侧从山峡中白色如练而下的溪水,拍着悠悠琴弦之声,在涧床两岸下之野草蔓藤、上有千年古树掩映阴凉之构廊中叮咚溢出;大雄宝殿更加古朴;抬眼望去,中轴线高处的新梯云殿极为宏伟,让人惊叹;广场中的放生池依然安详。横竖构连的人行道边观赏林木花草带,散发沁人心肺的香味,右侧的山峦边缘,露出“三教祠”飞翘的楼角,周围群山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我们一行人众共同赞叹:乃仙境也!

      同一个景观,不同的时令,不同的伴友,给同一个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石梯寺景区能达到这个境界,是千多年来像长河一般流驶至今所凝聚的,是一代又一代有意之人的建设、开发、保护的结果。每一位参与者,不管以什么身份、不管以什么理念来进行参与,终极的目标:就是要调动大自然留下的资源,运用各个时代仅能赋予的意识、各个时代仅所能具备的条件,充分融合起来,创造一个完善美化的精神家园。顾名思义:石梯,就是一级一级用石条铺成梯式的道路,山下的人从铺路到自己踏梯上山;两座大殿所构成的庭院风格,一石一木从山下手提肩挑搬运上来,山峦上丰盛的古树林木,也是在天雷轰炸地块板荡推残下顽强地生存下来;巍峨壮观的梯云殿,也只有在具备汽车运力、水泥马路通达条件下才能拔地依山而耸立而起。儒、道、释的人类文明文化火花也是从山下传接上山,在这佳境中袭世传承下来;不少心怀儒家、道、释信念的人众,有感于此山此境此情此味,毅然栖居下来,在心灵世界里,踏上了红尘之外的苦寂修行之路。我们当今来此,可能自命不凡,评头评足,抒发指点胜景之慨叹!也可能追溯千年遥遥的往昔,思接红尘滚滚的今世,以及深远不止的未来,诚心尊崇山水宗教习俗文化,享受清幽、凉意、绿色,收获滋养、快慰。当然,大家来到这里,倍增一股浓浓的情愫,关心它的现在和未来……,石梯寺景区之秀、之幽、之险、之雄俱全,拱卫大殿建筑群的众多星罗棋布的小景点,一丘一壑、平岗远岫,丛林仄径,无有不可观者。加上消逝的历史人物柯潜状元一串串人文故事,被重新阅读,重新被赋予凝重的神圣感。我们变得更加细心,更加努力寻觅它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如进入我们精神文化故里。

      吾云:石梯寺景区像一幅瑰丽的画卷,应慢慢消费、细心阅读。它不像商业大厦,红火让人仅有一阵的激动。我们应在这里放轻脚步,纵览寻趣,要寻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心脉。让这里的山脉、水脉、林脉、石脉、佛脉、禅脉、道脉……,还有文明进化的文脉,统统会聚合流,各自激荡心田,培育和增强我们诉求诗意生活的自信。陈国英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