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一位百岁老人的家风传承

    一位百岁老人的家风传承

      日前,记者慕名来到城厢区霞林街道下黄社区陈文坤家中,只见敞亮的大厅里,一位衣着整洁、慈眉善目的长者正坐在沙发上全神贯注看电视。陈文坤告诉记者:“这位老人家就是你要采访的宋启宁。”见记者造访,宋老先生便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跟记者说起自己的故事。

      宋启宁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小时候住在莆田当年唯一的一幢三层小洋楼,楼名“南岗别墅”4个字是彼时冯玉祥手书的。尽管当时生活优渥,但作为一名热血青年,他心怀革命理想,于1931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参加武装斗争,跟随哥哥宋启康参加革命。作为抗日文化宣传员,他在南昌、长沙等地宣传抗战,教老百姓唱抗战歌曲,撰写反映农村抗战情况的文章等,发动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战争。1938年4月,他来到敬仰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从事司法工作,参加延安整风,是当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首期的毕业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自愿申请回家乡莆田担任中学教师,教俄语、英语、语文等,缓解了当时师资严重匮乏的问题,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直到1979年离休。

      “我当初15岁就投身革命,在学校组织发动同学罢课,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宋老先生虽然已是106岁高龄,但对记者说起自己抗战的经历却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据介绍,宋老育有三儿一女。平时老人家经常叮嘱子女,要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岗敬业,报效祖国。他教子有方,子孝孙贤,在当地传为佳话。从小就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他的儿女们都有出息,他们在各自的事业中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大儿子宋宏儒是改革开放的第一代弄潮儿,曾在我市首家全民外资企业担任法人代表,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收入。小儿子宋宏志子承父业,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曾有二次机会要提拔到政府部门担任科级干部,但都被父亲劝回到教育岗位。他在担任学区领导的30多年里,培养了大批基层教育人才。

      宋老的爱人吴美金96岁那年去世,两人相伴走过68个春秋。从土改起,吴美金就一直在基层从事妇女和人民调解工作,并长期担任原莆田县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在工作中,她不图私利、兢兢业业,每年都获得表彰。在家庭里,她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和丈夫一道,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作表率,当标杆,教育他们要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宋宏志说:“父亲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是教育子女,权力姓‘公’,不姓‘私’,要淡泊名利,率真正直,做一个通透的明白人。”

      据了解,宋老目前是跟女婿陈文坤一家过日子,陈文坤今年也60多岁了,已退休在家。他告诉记者,老丈人年轻时曾历尽艰辛,为参加革命工作,吃了不少苦,如今苦尽甘来,乐享天年,老人精气神都不错,生活能自理,只是耳朵有点背。

      据介绍,老人家早餐一般是稀饭、鸡蛋、蔬菜,中午干饭配鱼汤,晚上吃面条或者其它五谷杂粮,饮食清淡,从不暴饮暴食。知足常乐,心胸开阔,也是老人家健康长寿的一大秘诀。

      为了让老人多活动,陈文坤和他的老伴会陪老人到院子里走走,其他时间就陪老人看电视什么的。

      据了解,作为革命老人,宋老仍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平时看电视就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最近天天在收看红色经典电视连续剧《毛泽东》《觉醒年代》等。

      陈文坤还告诉记者,老人的儿孙们都十分孝顺,一到休息日,或者逢年过节,大家就会相聚在老人身边,跟老人讲外面的世界,逗老人开心。晚报记者 钱碧云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