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吴英与神道碑坊及陵墓考

    吴英与神道碑坊及陵墓考

      吴英(1637—1712年),字为高,号愧能,原籍泉州黄龙人。明崇祯十年(1637年)生于农民家庭。自幼聪颖伶俐,孝顺双亲,总角之年始,欢喜习文练武,其父躬身教他练习刀枪、剑棒、触类旁通,一学就会,样样精通,大有长进,父母器重于他,因而名闻十里八乡。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吴英父母不幸相继鹤驾西归。他只身一人,家道寒贫,是一位意志坚强的人。为了寻求生存出路,迫于无奈,只好浪迹在惠北、枫亭一带,给人家当帮工。尔后,肇居在惠安县北部与枫亭毗邻的柯寨东 自然村(今泉港区介山镇东 村)。

      近弱冠之年,吴英身材魁梧,健壮高大,臂力过人,且办事精明能干,乡人都赞扬他是一位有能耐的人。后经乡老撮婚,与邻村一位蔡姓姑娘喜结良缘。一对年轻夫妻,心心相印,情意绵绵,恩爱有加,相敬如宾,和睦相处地过日子。依靠租种佃田、打樵或帮工,收入些银粮,勉强维持家庭生活,日子过得很红火。但他乃与武术结下不解之缘,时常利用农闲、雨天的夜晚,练习武功不缀,自寻乐处,充实生活。

      吴英为人老实憨厚、敦睦乡邻,好善乐施,虽自己家经济不富裕,却遇到邻里或穷人有困难,都能慷慨解囊给予支持或帮助,且有一颗炽热爱国之心。一天,他来到枫亭集英亭(今兰友社区太平桥南侧)焚香膜拜,祈求观音菩萨指点迷津,庇佑家人安康。适时巧逢一位在亭里帮忙香事的洪长者,窥视吴英身躯彪形大汉,威风凛凛,有异相。便以礼相待,邀请他到亭堂里请茶聊天,洪长者问及吴英何方人氏?年庚几何?作何生计?吴英彬彬有礼回答洪长者所问。并吐出心里话,小生欲为报国,却无门进入。洪长者听了肺腑之言,感慨万千,出于善心,建言他从戎行伍报效国家,举荐吴英到枫亭驿站报名从军。斯时,吴英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感谢洪长者的好心,速即回家与爱妻商议投军之事,果真得到妻室的支持和赞成。翌日,便满心喜悦地到枫亭驿站报名从军。从此他步上军旅生涯。

      清康熙二年(1663年),26岁的吴英担任守备之职,跟随提督王进功率兵攻打郑经,在攻克铜山城战役中,清军初战失利,首任旗手阵亡,形势十分危急,吴英当机立断,马上跑上前,接过阵亡旗手大旗,勇往直前冲锋,后面的部队紧跟上去,一鼓作气,转败为胜,连战皆捷。受到朝廷的褒扬,被授浙江提标都司。康熙十三年(1674年),耿靖忠举兵叛清,进犯浙江,吴英奉命随提督塞白理击败耿靖忠,以战功升左营游击,名声大振。康熙十四年(1675年),耿靖忠部将曾养性、祖宏勋率众10余万攻犯台州。吴英被视察浙江的镶蓝旗贝子傅拉塔命为先锋,领兵拒敌,杀死耿靖忠部将刘邦仁,收复黄岩,以战功升迁中军参将。翌年,吴英又带领兵士收复了太平、乐清、青田、象山等县,并解处州之围,破曾养性于温州,败冯公辅、井惟仁于松阳、遂昌,水陆数十战,皆获战功。

      康熙十七年(1678年),郑经陷海澄,攻泉州。吴英奉命领兵将围攻郑经部将刘国轩于惠安洛阳桥,大败刘军,再以战功升迁福建督标军副将。随后连续攻克十九寨,收复海澄。翌年,刘国轩等欲夺江东桥。吴英击退刘国轩军队,升任同安总兵。亲自搬取夫人上任。众笑夫人一丑陋村妇,私下议论。他莞尔告之曰:“夫人与我同甘共苦,共贫贱,诚贤慧妻也。”众皆叹服。

      康熙十九年(1680年),吴英偕同宁海将军哈拉达率水师攻克金门、厦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吴英奉命移镇兴化。跟随施琅攻陷澎湖和台湾,连战皆捷,郑克 投降,吴英奉命镇抚于台湾。康熙二十四年(1885年)吴英晋京向朝廷陈述有关治理台、澎的措施,把自己的见解及政治主张直言不讳表露出来,体现一位军事家政治远见。当康熙皇帝朝见他时,俯伏金阶跪地三呼万岁的吴英,康熙帝惊讶曰:“何等官员为何见孤不下跪呢?”吴英当即言道:“微臣吴英跪在此地也。”康熙帝审视之赞曰:“真是大将军也!”吴英立即欢曰:“谢主隆恩。”遂封为大将军。不久,被调任浙江舟山总兵,后再升四川提督。他镇蜀十一年,威德并著,旋调福建陆师提督,未几,复调水师提督。康熙帝曾赐诗存问。诗云:“水陆封疆六十年,曾经百战驾轻船。蓬台远涉鲸鲲浪,岛屿平开烽火烟。将老偏宜立壮志,宸襟每注施恩延。波涛有作须先靖,龟勉防微截未然。”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圣祖南巡,召见吴英,御书“作万人敌”匾额赐给吴英,并加封给威略将军。

      吴英一生戎马,屡立战功,成为清廷名将。他跟施琅攻澎湖、台湾,收复失地,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永载青史。

      吴英晚年归田,复居旧宅,与枫亭结邻,热爱家乡,热心公益事业。为感谢洪长者举荐之恩,泽及枫亭,发动里民募资效劳和自己捐献银两,先后修复太平陂和三峰陂等水利工程,并开发南庄洋(鸠林)、后洋、沧溪洋等良田3000亩。他多行善举,造福于民,深受枫亭人民的赞扬和传颂。并著有《行间纪遇》四卷。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吴英与世长辞,享年75岁。清廷下旨“钦赐祭葬”,追封吴英为荣禄大夫,威略将军,福建水陆提督,赠予太子少保。其夫人蔡氏追封为一品夫人。并在枫亭驿之左侧(今枫亭霞街社区北门枫亭戏院对面)置立石坊一座,以示皇恩浩荡,使其英名流芳百世,其陵墓葬在今莆田市城厢区灵川镇山门村的山坡上。

      吴英碑坊坐落在枫亭北门兜,坐北朝南,占地42平方米,竖立方形石柱十根,柱高3.5米,横石方形柱十二根,纵横交错,庄重稳固,正面横石柱雕刻有二龙戏宝珠,活灵活现;亭顶刻有倒竖鲤鱼,跃跃欲跳;亭内后面竖立一块花岗岩碑石,高3.2米,宽2米,厚30厘米的神道碑。首行镌刻:“皇清”两字,碑文书刻有“荣禄大夫,威略将军提督福建水陆军务世袭三等阿达哈哈番加二级又加三等赠太子少保愧能吴公暨配累封一品夫人蔡夫人神道。”每字18厘米见方楷书,字体端庄秀丽,笔力遒劲雄健,出于名家之手。神道碑前面附建一座四米高的石坊,石坊横石上雕龙刻凤,上方正背两面均镌刻“钦赐祭葬”四字。坊顶正背面均书刻“恩荣”两字。整座碑坊古朴典雅,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今为仙游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英陵墓,坐落在莆田市城厢区灵川镇山门村的山坡上,。陵墓规模宏大,占地五十多亩,坐西朝东,背靠松树苍郁的鸡公山,面向碧波荡漾的桂山水库,墓前开阔,气势恢宏。

      陵墓依山势而建筑,遂层升高。墓道从低到高共五层,绿草怀珠,遍地野花绽放,发出阵阵芳香。第一层中央矗立一座巍峨壮丽的石坊,石坊为四柱三门,门为楼房式,正面刻有“圣旨”碑座,背面镌刻有“钦赐祭葬”匾额。整座石坊龙飞凤舞,花卉人物,形神兼备,令人赞叹不已;第二层两旁分列石羊、石虎、石马,雕工精巧,栩栩如生;第三层两旁竖立着四尊高大的文武翁仲,着清朝服饰,犹如吴英属下的文官武将;第四层两旁各有一座飞檐翘角的石亭,亭柱盘龙飞升,活灵活现。亭内竖立神道碑,镌刻着吴英的简历,赞颂他一生的丰功伟绩;第五层两旁耸立着两根高大的石望柱,柱高九米,顶部雕刻着一对狮子,左雄右雌。从墓道登上台阶,就是全部用花岗石铺就的墓埕。这五层,层层略高,宽阔平坦。墓埕的后面是陵墓主体,呈“风”字形,墓丘为隋圆形,系“三合土”构筑。地下为墓室,是吴英长眠之地。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吴英陵墓被作为“四旧”,部分被毁,实在令人痛心。为了缅怀这位昔日曾经为统一祖国作过重大贡献的英雄,同时也为感恩这位为人民谋福祉的将军,当地村民正在筹划重修遭损的部分建筑物,让陵墓重现当年的风彩。并逐渐开辟为旅游观光景点,亦是一处涉台保护文物。□吴春永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