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斜风细雨话蓑衣——涵江山区前埔村与广山村“蓑衣之乡”述古

    斜风细雨话蓑衣——涵江山区前埔村与广山村“蓑衣之乡”述古

      □范育斌

      在国人的印象中,蓑衣总是与诗或与诗人的古趣关联在一起。君不见,“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诗人描绘了一种风在吹、鸟在飞、水在流、鱼在游的生活情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在春雨霏霏时穿着蓑衣悠闲自在的情景,让人为之向往。而天地间关于蓑衣的最高境界当属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描写,在如此幽静寒冷的环境里,有那么一个老渔翁在专心垂钓,其诗情画意,在中国古诗中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蓑衣历史悠久。相传蓑衣最早的起源于从棕叶为伞得来的灵感,心灵手巧的人类便用蓑草编织而成衣,方便雨天下地干活。最早描写蓑衣的是《诗经·小雅·无羊》中的“尔牧来思,何蓑何笠”,写的是放牧人披蓑戴笠放牧的情景,说明蓑衣就是一种生活劳动用具,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人类遮风挡雨。不知什么时候蓑衣激发了文人墨客的情愫,并把它当作雅趣,用蓑衣来形容粗茶淡饭的清苦,描绘风雨潇潇的凄凉,比喻淡泊名利的心志,抒发孤高清远的洒脱……随着历史的发展,蓑衣逐渐消失,许多生活在城市的年青人不知蓑衣为何物,现代小说与电影把蓑衣当成一种文化元素,经过不断演绎,让蓑衣原本简单的属性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其实,蓑衣一点都不神秘,由于它同农耕为主的生产劳动紧密联系,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过去,在农村它是平常之物,家家皆有,下雨天干活、挑担、赶路都离不开它。我的老家--莆田涵江北部山区的庄边镇前埔村与相邻的白沙镇广山村及方圆一带鼎盛时期有上百户人家制作蓑衣,成为闽中蓑衣的主要生产基地。老家制作的蓑衣是用棕树的棕皮,亦称棕片,因其皮纤维细密,不透水也不透风,结实有韧劲,做成的蓑衣,又称棕衣。由于这些艺人的工匠精神,用棕片制作的棕衣防雨效果好,经久耐用,远销四方,老家一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蓑衣之乡”。

      棕树是棕榈的通称,为山棕科、棕榈科棕榈属植物,喜欢阳光充足与温暖湿润的气候。棕树属乔木,若栽于庭院、路边及花坛之中,树势挺拔,叶色葱茏,适于四季观赏。但老家的棕树可不是用来观赏的,它是生活的来源之一。涵江北部山区,为戴云山支脉,有连绵逶迤的群山,万山之中,盛产棕树。当地流传有“:一千棕,吃不空”之说,因此,老家的房前屋后广为栽种棕树,其树挺拔俊秀,连成一片,成为当地特有的景观。而一棵棕树产出的棕皮大约有10多张,冬季是采收的好季节。

      老家的蓑衣分精细与粗次两种。粗次蓑衣俗称“市蓑”,只用 50 张棕片制成,而把少量的棕片两边较粗硬的棕骨撕成条状,替代部分棕片,铺夹其中。这种制成的蓑衣,只需三天就可完成一件。一般大多是商家订货或供销部门订货,或专供市场,故有“市蓑”之名。

      而家用的称“好蓑”,作工精细,较为讲究,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块。通常要选用较好的棕片,需用 100 张棕片,不用棕骨,缝线细而密,讲究花边,绣上花纹,有时还会绣上主人的名字或时间,如若丢失或弄混也便于寻找。为防止师傅偷工减料,用户大都会自备棕片,请师傅到家中制作,完成这样的一件精品蓑衣,最巧的师傅赶工也需5天时间。这样一件上好的蓑衣要求整体平直流畅,不能凹凸不平,上下裙搭配和谐,象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当然,要完成这样一件上好的蓑衣,需要几道工序。首先是处理棕皮,把从棕树上割下的棕片晾干,然后拆成布片状一片一片的,撤松,梳散,洗净,甩干。其次是搓棕绳,也叫打棕绳,师傅将棕皮上的棕丝用小铁耙子或者是特制的夹子抓下来,然后一手捻棕丝,另一头绞成细线。第三是制作成衣,叫“刺棕蓑”。一件棕衣有领口、披肩、前裙和口袋,都要棕绳连结起来。领子是制作蓑衣最精细,最重要,也最耗时的一部分。而“缝功”是考验师傅的技术水平,不同部位的编织打法都不同,用针也多样。编织时师傅要盘腿坐在蓑模上,弯着腰,两手各握一“扒”针和一“挑”针,左右开工,从早到晚,千针万线,其辛苦可想而知。

      记得我在少儿时代,母亲特地请顶厝蔡家的余玉杞师傅到家中制作蓑衣。余师傅少年学艺,得其真传,制作的蓑衣针脚细密,做得厚实,密不透雨,且能量身定做,款式大方,在老家颇有名气。那一年的春天,烟雨迷濛,远山如黛,水满田畴,波光粼粼,当秀外慧中的母亲穿上那件新制的蓑衣,戴上青竹笠,赶牛扶犁,这人与自然的杰作,充满了古典意境美,此时的母亲美丽的形象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可以说,青山绿水装饰过的“蓑衣之乡”,随便截一帧都是一幅极美的风景。

      作为农家的孩子,我也穿过蓑衣。下雨天,刚穿上它,会觉得轻盈,但随着雨打蓑衣,穿在身上的蓑衣会越来越沉。若是空手那倒还可以挺得过,倘若是田中插秧,雨中劳作,也会感觉重负在身。最困难的是肩上挑着担子,大雨滂沱,那身上的蓑衣犹如穿上一负沉重的盔甲,崎岖不平路湿苔滑的山间小道,爬坡下岭需要艰难前行,步步小心。那时我没有感觉穿蓑衣有什么情趣,只懂得那是防雨的工具,也无从体会过古代诗人描写蓑衣的意境美。时间在流逝,而蓑衣不曾被遗忘。如今想起老家那一件件优雅老去的蓑衣,就会忆及母亲在雨中辛苦劳作的情形。而见证着流淌岁月的蓑衣,成为了游子乡愁的重要载体。

      在实际的生活中,蓑衣并不只有防雨的功能,它还有其它的用途。在莆仙民俗中,蓑衣可驱邪。以前,孕妇、病人或婴儿外出,需穿上蓑衣护身。至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产妇从医院返家,有的人头戴斗笠,身着蓑衣,婴儿身盖渔网这一奇特的习俗。据说玄术风水中,挂蓑衣具有破邪除煞的作用,尤其作为除阴煞十分有效。新居挂着蓑衣和斗笠等一般阴邪鬼怪见而避之,具有镇宅避邪的作用。故在莆田可以看到很多乔迁的新房,大都在新房的门首或墙上高挂蓑衣,至今流行不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在变迁,蓑衣很快被各种雨具所取代。随后,弹簧床、席梦思及塑料扫把的出现,使棕垫、棕扫帚等棕制品乏人问津。靠棕艺为生的乡亲只好另谋出路。棕叶无人采割以及砍掉棕树的现象,比比皆是。难道棕艺人代代传承的手艺从此消失,棕艺人的生存之路在何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蓑衣防雨的功能在下降,但它非防雨的镇宅避邪作用却开始突显。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迷你版的蓑衣应运而生。前几年,出身在棕衣世家的宗亲--范益平师傅匠心独运,根据市场镇宅避邪的需求,改良制作了“缩小版”蓑衣。这种微型蓑衣制作材料、工艺、样式与传统蓑衣一样,但尺寸缩小了 3 倍,只有 1 尺多。他用一双巧手编出了属于棕艺的新姿态,小小的蓑衣推出后受到市场的欢迎,成为畅销品。他制作的“小蓑衣”销售到南方各地,甚至远销至东南亚各国。他制作微型蓑衣的事迹,还在当地报纸登载过,家乡人引以为荣。

      山不转水转。我在从医的过程中,发现人们谈论床上使用棕垫的问题,并要求我从医学的角度予以解答,这引起了我的关注。我发现,原来一般的弹簧软床垫相对柔软,长期使用会引起颈、胸及腰椎不适,并伴随有骨质增生或导致椎间盘突出。而棕床垫具有软硬适中、柔韧性好、防潮透气、防菌防霉、宁静无声、弹力持久等优点,而且作为绿色产品,符合绿色消费的趋势,更重要的具有保护脊柱的作用,自然受到人们的青睐。我记得广山村的柯光祥也是一位棕艺高手,他告诉我,近十多年,他从中看到了商机,因此做得最多的是棕床垫,特别适合孕妇、儿童与老年人使用,并为此感到自豪。虽然老人已经过往,但他的工匠精神以及寻觅商机的能力,乡人总会提起他。

      一蓑烟雨能否迎来新生,成为“蓑衣之乡”人们关心的话题。如今家乡的棕艺人大都年事已高,后继乏人,难道棕衣编制技艺真的会成为历史的“传统符号”吗?这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蓑衣之乡”的棕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棕艺的传承,牵动着家乡人民的心。希望当地的乡村政府应当抓住机遇,行动起来,对“蓑衣之乡”棕艺编制技艺尽快开展申遗工作,让家乡的棕艺编织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定非遗的传承人,让这祖传的棕艺代代传承,使“蓑衣之乡”迎来新生,让更多人领略它的意蕴,从而再现家乡的昔日风华。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