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好家风让子孙后代获益匪浅

    好家风让子孙后代获益匪浅

      在平海镇江堤村,任文铸一家是远近闻名的人才大户、书香门第。

      文铸膝下有三男三女,六个子女。他的子女们都很争气、有出息:老大是小学高级教师,他的两个子女,一个在读博士生,一个在莆田一中学当教师;老二曾留学日本,现在是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老三夫妇均为中学高级教师,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厦门一家银行上班;大女儿有两个儿子,老大留学日本,博士已毕业,老二经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二女儿开建材店,生意也不错;三女儿夫妇均为教师。

      他的子孙们都这么出人头地,凭什么?通过走访,记者发现皆因为好家风使然。那么他的好家风从哪里来?有哪些内容?据介绍,这种好家风可上溯到他的上一辈。

      文铸父亲英年早逝,给他的母亲留下四个尚未成年的子女。在那个年代,一个妇道人家要把四个孩子拉扯大谈何容易?尽管生活有多窘迫,可母亲经常教育子女要勤劳俭朴、本份做人,要积德行善……并身体力行,在自家三餐不继的情况下,经常接济那些比自己困难的人。她的言传身教对子女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她的六个子女以及里外五代孙子、曾孙、玄孙,在乡里都有很好的口碑。

      就文铸一家来说,他的儿子、孙子们,在家都是好孩子,在校都是好学生,在单位都是好职员。有的还是单位的骨干、标兵。

      有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铸给他的子女立下的规矩是:认认真真读书,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要多做“雪中送炭”事,少做“锦上添花”人。在给子女立下规矩的同时,他还十分注重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教育孩子。比如,为了教育孩子要珍惜大好的学习时光,发奋读书,他常常用自己当年求学的不易进行现身说教。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莆田第二中学。期间,为了节省开支,两个礼拜就要回家一次,来回都是徒步行走,而且每次返校时都要挑着几十斤地瓜当伙食。来回160多里路,其中的艰苦,现在的年轻人是无法体味得到。然而因为当时家庭经济十分拮据,他未能跨进大学校门。正是在他的激励下,他的子女们才那么刻苦攻读并出类拔萃,并帮他圆了大学梦。他家老二当年高考时,理科总分位居全市前五名,被北京大学录取。

      参加工作后,他先是在埭头林业站当工人,后来又调到东庄工作。在东庄十几年时间里,由于他工作勤勉,为人厚道,因此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附近孤寡老人家中,帮他们搞卫生,并从自己有限的工资中挤出一些给予接济……受他的影响,他那在福州工作的老二也乐善好施,村里有人到福州办事或看病什么的,只要找他,那么不管再忙,他都会援手相帮,有时还要管吃管住……或许有人会问:文铸的子女这么优秀,那么他们对自己的父母又是怎样的呢?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他那知书达理的子女对父母是又孝又顺,孝顺有加。文铸晚年多病,先是腰椎间盘突出动过手术,后来又得了重病,隔三差五就要上医院看病。可是为了给老人家治病,他的子女们不惜一切代价,一次次陪他去莆田、福州几家大医院找名医医治,始终不弃不离、无怨无悔,并鼓励他要树立治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记者还了解到,当年文铸的母亲病重期间,文铸和他兄弟、姐姐也是寸步不离,日夜轮流侍候,为老母亲养老送终。  晚报记者 钱碧云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