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郑纪与屏山

    郑纪与屏山

      □郭秋维

      位于仙游西乡边陲有一座名不见经传的青山——屏山(屏风山),原名为“鸣山”,含有“飞鸟鸣歌”之意。它是戴云山的一个支脉,逶迤磅礴,气势雄伟。山上的杉、竹、松等林木四季繁茂苍翠,风景秀丽。因海拔高达1100多米,即使是盛夏,这里也清爽宜人,空气清新。

      郑纪为官时,为人耿直,敢于直谏,嫉恶如仇。他因此触动了权贵阔佬们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妒忌,招致被排斥、诬陷。一次,一奸臣同皇上闲聊时,故作夸饰说,郑纪的相貌好,耳朵比皇上的还要大。待郑纪知道后,极力说明解脱:龙耳小,牛耳大,皇上的耳朵就是龙耳。此据果真在十八书中觅到,才安然无恙。一波未平,一波又迭。另有权贵者启禀皇上,郑纪家乡的风景宝地胜似仙境,将来说不定哪天皇位会落在他身上。他的家乡文贤里屏山(今度尾镇埔尾村上郑)身靠屏山,脚踏两凤(双凤山),左有签栏山拢,右有笔架三台山,手持一剑保水口。心胸狭窄的宪宗听后,心里为之一怔,心想,果真如此,那还得了。于是,他挥起御笔将此处涂鸦数笔,形如山崩地裂,飞鸟鸣咽,山翁流泪。其结果,一座天然的屏风山瞬间变成今天沟壑叠起的屏山。虽如此,但郑纪对屏山仍情有独钟。他任翰林院检讨时,因上梳“太平十策”未被采纳,加上自己身体欠佳,当即辞官返乡。返榟后,心情异常舒畅,即刻投入故乡的怀抱。

      有一次,他携琴上屏山林间游玩,敞开心怀,被眼前优美的景色所陶醉,蓦然思绪象打开的闸门一样,一泻千里,即兴作出一首袒露胸襟的感慨诗《故山行》,并为之弹奏。

      “十疏辞丹陛,归来访故山。白云久有意,待我松梧间。抱琴往从之,绿荫坠阑珊。飘然忘尘想,毛骨生秋寒。登高一舒啸,浩浩天地宽。”(引自《仙游林业志》)从诗中可以窥见,诗人自认为辞官回乡是屏山上的白云早就有意安排的。他登上屏山,放眼驰骋,留恋不已。在这宽浩的天地里,才是他真正获得自由欢乐的归宿。

      明正德元年的清明节,年已74岁的郑纪步履艰难地到岳父黄家祭祀,撰铭“明将士郎南溪黄公”留念,署址为文贤里屏山一品尚书郑纪。到了明崇祯七年,家乡人为纪念先祖郑纪惠政爱民、造福家乡之德,激励后人勤学奋进,在这里创办“屏山书院”,鼓励乡內众多贫寒子弟入院学习。如今的“郑纪府第”已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