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千年古邑“城市之魂”——仙游文庙唤醒台胞侨胞历史记忆

    千年古邑“城市之魂”——仙游文庙唤醒台胞侨胞历史记忆

    1.jpg

      仙游文庙

    2.jpg

      参观

      仙游文庙是我省四大文庙之一,始建于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历经60多次修建,是先人祭拜孔子、传承文明、教书育人的场所,是百万仙游人的文化“祖屋”。庙内存有的宋代石鼓及清代的四对蟠龙石雕石柱,气势不凡,极具艺术价值,凝聚着仙游人民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

      仙游文庙以其保存相对完整的建筑特色和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在2013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作为一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仙游县文庙还被省文化厅公布为涉台文物古迹,尤其是由仙游籍台胞郑元水赠送、如今挂在庙里的“至圣至仁”牌匾格外引人深思。由此,这个成为千年古邑仙游唤醒历史记忆,延续传统文化的最亮丽涉台文物单位,如今以更加磅礴鲜明的气势凸现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穿透力,在海峡两岸民众中具有超大的文化影响力。一直以来,返乡回仙游的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或举家或组团前往文庙,参拜孔子、缅怀先贤、感悟人生,每年约有3000多人,无不对文庙的古建之光赞叹不已,并纷纷慷慨解囊,真情支持文庙的修缮工作。

      历经千年风雨,荟萃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精华的文庙至新世纪初岌岌可危,残破不堪。正是看中其独特的文化旅游元素所在,县里在2007年最近一次组织大修缮,筹资1000万元,以期将之真正打造成联系台胞和海外侨胞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保护、修建千年文庙,还旨在倡导兴文重教、博文约礼、诚信友善的社会良好风气。事实上,作为前庙后学的崇文重教之地,文庙的确对仙游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起到过不小作用,是仙游纯民风、兴教育、出人才的发祥地。史料记载,曾在这里读书的不少年轻人都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功名。自唐后期到清朝末年的1 000多年间,书院授学绵延不绝,创造了辉煌的科举文化,全县共孕育出5位状元、8位宰相、11位尚书、28位侍郎、近700位进士,诞生了蔡襄、郑纪等一大批为民请命、廉洁奉公的官吏。秉承着“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优良传统,上世纪60年代仙游县曾连续三年获全省“高考红旗县”。

      为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建设“文教强县”的积极性,去年8月底,县里斥资30多万元,依托古代仙游最大的教育场所“县学”、见证古代仙游文教高度发达的文庙,建成古色古香的勤廉馆,由“仙游古代教育”“仙游古代廉吏”两大主题展厅组成,全方位展现了当地历史上引以自豪的教育成就、文化脉络和古代勤廉典型。采用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以图片资料、实物、视频播放和场景模型等形式,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洁身自好、勤政廉洁,重振仙游教育雄风。

      显然,重修后的仙游文庙,由于依旧注入儒家之魂,成为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一些重大传统节日展览和文体活动等大都在此举行,培风脉、纪地灵、壮文风、正风俗,堪称千年古邑的“城市之魂”,既可提高群众的人文素质,促进文明建设,还成为海外华侨华人和台港澳同胞寻根谒祖、思乡爱国的感情寄托,又成为仙游文化的城市坐标。  陈国孟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