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寻访清源县

    寻访清源县

      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我们兴化地区隶属于武荣州(州治在今泉州),当时析莆田西部地域置清源县(后改名仙游县)。那么当时的清源县县治也就是县政府所在地究竟在什么地方?后来又是什么时候更名仙游县的和到底是什么时候将县治迁往仙游现政府所在地的?至今仍是一个谜。

      少年时期考上莆田五中,十三岁的我对于江口人、城里人、界外人、山里人等不同地区莆田人的不同乡音曾大惑不解。同样是莆田人语言差别竟有这么大,以致于各自以自己的母语(共同母语是莆仙话)取笑对方。作为华亭人的我当然在笑话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戏弄。有时碰到上了年纪的人,第一句交谈以后对方总会问“你是仙游人吧?”“不是,我是莆田人,华亭的。”“华亭人,那么是溪顶或是溪下人?”长大以后才知道,原来这溪顶与溪下里面大有文章。尤其是最近参与整理城厢区地方志书,更有了个比较系统的了解。那么为什么大有文章呢?因为以古时的莆阳渡渡口(今濑溪)为分界线,以西亦即今华亭镇的大部地区为当时的清源县,而以濑溪为临界点以东的地区为莆田县。其根据有四:第一点是方言差别,正如上面所讲,溪顶人有很浓重的仙游口音,而溪下人的口音则是正宗莆田腔调;第二是风俗,这里仅举一例即婚嫁宴请,以濑溪为基准的溪顶至今保留的男婚女嫁时的宴请为,中午请亲属及同宗叔伯兄弟,一般为全家老小一齐赴宴,晚上则请乡亲、朋友、同学、同事等,其习惯与仙游一样。而溪下的华亭镇六个村如果儿女婚嫁却与莆田大部地区一样只是晚上一并宴请所有亲戚朋友;第三是文化、政治活动中心,这里也仅举地名一例:溪下以霞皋为中心,在霞皋背后的村庄为后角村,在其下游的叫下埔,在其西面的叫西沙,西埔村,还有后潭、西湾等地名均以霞皋为中轴向四面辐射。而溪顶部分则以华亭为中心,前面叫前黄,后面叫后塘,南向叫南湖、西面叫西湖。再一个是劳动工具诸如锄头、水桶等溪顶溪下两地的截然不同以及每年的正月初三每家每户当年有儿女婚、嫁,正月初三都要请女婿到娘家,亲朋戚友齐来祝贺,但濑溪以下就没有这样的风俗。可见,当初以莆阳渡为临界的今濑溪以上为莆田县志说的“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析莆田西部为清源县”的清源县县界应无异议。

      那么当时清源县的县治在哪里呢?笔者认为清源县的县治应在今华亭的西湖、园头、后山村之间的新店自然村周围,根据是以新店为中心的西湖、园头、后山村的每年春节元宵“社公”出游时间为正月十五正日,而其他村不论村庄大小(大至上万人,小到数百人)都排在正月十五以外的初六至二十一之间。可见当时的后山、园头、西湖(社妈为三姐妹)为文化政治中心,这是一;二是至今西湖境内有清源山、清源寺、清源庙等一般为县治所在地的寺、庙、山系列;第三为新店基点村有城隍庙现存,自古只有县治所在地才有资格奉祀城隍爷建筑城隍庙;第四是本地区有岭头店、前店、新店等商业集散地,并且在汉唐时期有发达的海洋商事活动基地,如后山与华亭交界的盐仓码头、西湖与南湖对应的白石港码头。还有一个应提起的是当时的油潭(在西湖西向4公里)龙喉是海道咽喉要道,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兴化唐代商业只能到此为止。而且至今尚存的新店府前塘便是凭证。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和后来的莆田县治前身游洋兴化军军治、兴化县县治和后来的新县县治所在地一样,今天的后山、西湖、园头(原三村陆地相连,明朝以后由于木兰溪河道变迁才形成现在的隔溪相望)三个村庄中间的以新店为主的地域为唐圣历二年初建清源县县治所在地。而且当时的知县为徐栋,至今在华亭中街,及油潭等地均留有知县徐栋石刻笔迹。

      至于清源县何时改名仙游县,应该是在武荣州改名泉州后又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清源郡之后至宋代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之间的某一时段。如同现在的莆田县县名让位于莆田市市名而改为城厢区一样。当时的泉州改名清源郡以后,清源县改名自然在情理之中。然而根据今天泉州市有清源山、东西塔且仍名鲤城与仙游县(当时县境内)有清源山、清源寺系列,东西塔,也至今仍名鲤城判断,其间应有一个相持阶段。这里面不管是长官意志或是民众认同在起作用,我猜有两个方面是值得考虑的。一是泉州为郡,仙游为县,由于隶属关系,所以下级必须让位于上级,这是权的作用;二是枫亭湾开发较迟,而泉州湾得益于被划为通商口岸并在波斯人和东南亚华人积极协同下开发很快,故此在势方面也矮了一截,所以最终清源县改名仙游县便顺理成章。

      那么改名仙游县的时候,仙游县县治在什么地方呢?这应该从为什么叫仙游开始。大家都知道,仙游因九鲤湖所奉祀的九仙兄弟云游兴化的仙游地区而后得道成仙为起因。那么当初他们九兄弟游了几个什么地方呢?其主要有三个地点:一是为避祸乘船而来,首先结庐枫亭,而后被人发现由枫亭到华亭的涧口今进贤堂隐居修练,最后是发现更理想的景点,到钟山镇的九鲤湖修真。既然仙游之名由成仙的浙江九兄弟起因,而他们静修的地方又是以枫亭、华亭、钟山为主线,可以想象,改名仙游县以后的清源县在公元742年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其县治乃在华亭地区,直至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兴化军军治迁来莆田现县治,方将城西三十里以内的文赋里、新兴里划归莆田县,而被划去县政府所在地的仙游县开始迁县治于今之仙游县城自也水到渠成。

      当然,我说的这些只是个人见解,算是一家之言。(许元松)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