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大司马”一字千金

    “大司马”一字千金

      莆田古城的十字街,有石坊。南起第一座是“大司马”坊,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兵部尚书应聘而立;南二是“春宫嘉客”坊,建于明万历年间,为礼部尚书陈经邦之祖父、父亲并赠侍郎而立(据说此坊实为翰林学士曾楚卿而立,陈家哪能同时立两座牌坊呢?);南三是“大宗伯”坊,建于明万历年间,为礼部尚书陈经邦而立;南四是“燮理元臣”坊,建于明天启年间,为文渊阁大学士周如盘而立。此四座牌坊,俱是石构、四柱、三间、五楼(“春宫嘉客”坊为三楼),两面浮雕,有人物、车马、花卉等,工艺精湛,这些文物正体现莆田文献名邦之形象。可惜,此四座石坊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全毁于破“四旧”之劫,给历史留下了一笔遗憾。

      本文要说的是大司马坊的“大司马”三字出于何人手笔,这里有段传奇故事:此三字既非出自达官贵人之手笔,亦非书法名家之墨宝,却是出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平民百姓之手。

      据说,古城东门镇海有个西社村,村中有户磨豆腐人家,夫妇俩年过半百,膝下只有一女,一家三口以做豆腐买卖为业。

      有一年腊月,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路上行人稀少。他卖完豆腐,挑着空担子往家走,突然发现有个书生模样的人晕倒城墙根下,他即速上前把那个书生唤醒,然后扶他回家去,叫妻子舀碗热汤与书生暖和身子,然后问明其身世。原来这个书生,父母双亡,孤身一人,家贫如洗,年关在即,想进城去找点事做,挣些钱以糊口,饥寒交迫之际晕倒路边。听后,他深感同情,于是留下书生在家做个帮手,使他有个安定生活,免受饥寒之苦。

      从此,这位书生为这家磨豆腐主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洗洗刷刷工作。虽然读书人非劳动力可比,但他手脚勤快,深得主人欢心。所以,这时夫妇有心收这个书生为乘龙快婿。征得女儿的同意,就在三十冥(夜)买对红烛,贴上囍字,两人拜堂成亲,成为一家人了。

      但是,读书之人梦寐以求的是能名登皇榜,出人头地,所以他劳作之余,不忘读书,希望有朝一日,蟾宫折桂,雁塔题名,再也不受这劳役之苦。他听说九鲤湖仙梦十分灵验,于是就到九鲤湖去祈梦,希望日后能平步青云。在朦胧之中他听仙公说“大司马”三个字。醒来铭记在心。回家之后,心里充满希望,想将来自己能成为兵部尚书的大官,于是,每天卖完豆腐,洗刷豆板、布巾后,他就拿条布巾卷成一枝以代笔,利用方块豆板之便,反复写了“大司马”三个字,日写百遍。妻子感到奇怪,问他为何老写这三个字呢?他笑而不答。

      嘉靖年间,兵部尚书郭应聘奉旨回乡——莆田建立大司马牌坊。石坊选址在古城十字街南端,与古谯门相向。当时开始奠基,但牌坊的“大司马”三字未能定稿,于是,郭尚书在古谯门前贴出告示向社会各界人士征字,不分官民人等,“大司马”三字凡能入选者,一字赏银一千两。告示一贴出,各界名流,书画名家纷纷献字,均不称郭尚书之意。

      一日,这个卖豆腐的书生进城卖豆腐,来到古谯门前看到告示,心有所悟,想当年九鲤湖祈梦时仙公说:“大司马”三字,莫非应验于此。于是,他立刻回家搬来三块方正豆腐板,拿条布巾卷成一枝笔,拿个饭钵倒扣过来代砚台研墨,就在古谯门前摆起桌子,当众挥笔书写“大司马”三字,潇洒脱俗。围观众人无不拍手称赞。在场的公差立即把写上“大司马”的三块方板抬到郭尚书府第,呈上郭尚书一览。郭应聘尚书仔细品赏:三字笔意相连,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每字笔力雄健遒劲,入木三分,真是千古佳作。

      郭尚书问公差说:“这三个字是谁写的?”

      公差回话:“禀老爷,是个卖豆腐的平民所写,但不知姓氏。”

      郭尚书立刻令总管封上白银三千两作为润笔之资,敲锣打鼓送到西社那个写“大司马”三字的磨豆腐家以作酬谢。

      这就是“大司马”一字千金的传奇故事。(曾广柱)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