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五星村:五溪汇聚耀星光 五路齐通金三角

    五星村:五溪汇聚耀星光 五路齐通金三角

      □陈国松 林文坤

    1.jpg

    2.jpg

    3.jpg

      五星村位于仙游县游洋镇东北部与石苍乡和永泰县梧桐镇交界的“金三角”地带,离游洋镇区20公里,辖11个自然村:坑腰、沽洲、古寨下、乌里、牛洋、洋头、洋尾、洋面山、厝尾、下厝、下埕等,分别居住着雷、林、余、林、曾、黄、陈、温、洪、张等,共614户,3012人。全村共有山地19000亩、林地18534亩(其中油茶林1000多亩)、耕地1103亩(其中水田982亩)。

      悠悠古道留古迹

      从古邑往“游洋的边城”五星村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从莆田市区经过常太里和兴泰里后进入永泰县的古驿道,这是古代兴化府境内两条官道之一。这条古驿道在游洋镇内东起与常太接壤的霞峰河浪岭,经霞峰、兴山、河星、梧椿、游洋、龙山、桥光、五星等村,然后进入永泰县梧桐镇潼关村(旧属兴化县),全长50公里,连接兴化县四大关隘的东关河浪岭和西关古寨岭。同时,古驿道像一张金色的彩带一样,将游洋众多名胜古迹串联起来,闪耀在兴化大地上,印记在历史的记忆中。

      五星村龙田宫、重阳宫、承武祠、牛鼻岩等,也毫不例外地散落在这条彩带上,诉说着这条古道曾经的辉煌,也见证着五星村由官道的繁华到交通闭塞而成“世外桃源”,同时再次崛起成为仙游北部山区的高速交通枢纽。

      龙田宫

      就像古道侧畔修葺一新的龙田宫,曾有明正德皇帝借宿而有“西廊蚊子免参”的传奇故事,至今在吴圣天妃信仰区流传,经久不衰。故事说的是正德皇帝下江南,听说兴化县五星村有三个城(五星村有上埕、中埕和下埕自然村,因“埕”与“城”的兴化方言为谐音),便循驿道直奔而来。行到龙田宫时,天色已暗,便进庙歇息。但见有一乞婆在享受讨来美食,奔波劳顿一天的正德君肚子也有点饿了,欲上前讨吃。乞婆不肯,便挪移西廊继续享用美食。

      自觉没趣的正德君只好在庙里东廊卧睡一侧,当下两不相干。可山蚊群飞而至,专享肥胖白嫩的帝王血肉,使正德君无法安睡。便信口一出:“吴妈何在,令蚊免参”。果然,云游方归的吴圣天妃马上将蚊子驱至西廊,使皇帝安睡乐梦。至今,供奉吴妈女神的龙田宫还是西廊蚊多而东廊少蚊的怪象,是一个难解之谜。而该宫的匾额“龙田宫”三字虽然经过数百年的洗礼,早已没有当年正德皇帝的手迹,却还保留着匾文竖排的传统,威严地悬挂在大殿上方,见证着庙前古道的沧桑。

      其实,龙田宫只是吴四娘(吴圣天妃的俗称)从尤溪、永福进入仙游的一个驻点,她从五星村经过后,登上巍峨的古寨岭后,云游在兴化大地上悬壶济世,扶持农桑,最后定居于兴角山,羽化升天。至今古寨岭上还留有她的仙足迹,直到后来林居裔派兵把守险隘,一夫当关,万夫莫上。

      古寨岭青石路

      古寨岭,一条连接兴化县与永福县的官道,也是延伸至兴化府与侯官府、延平府的驿道,三千多级的石阶承载着数百年闽中百姓的足迹,也留下上千年的历史记忆,特别是岭上打铁宫和岭下龙田宫的吴妈信众们,“同信一尊神,分岭两处居。拖盐下山跑,挑李爬岭哭。”这首打油诗是古代岭顶岭下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交通枢纽大格局

      古岭春晖依旧在,新路斜阳不复来。如今出入于五星村,我们驱车走另一条路,此路从仙游县“纵三线”起点的游洋镇沽山村往西下行至坑腰后,继续下坡至古寨下与古驿道相接,“村村通”路网穿行于“沈海”和“莆炎”高速五星枢纽桥下,像蜘蛛网一样,将五星各个自然村和风光旖旎的景点连接起来,形成立体交通网。

      纵观五星交通历史,大体有三个阶段,从繁荣到衰弱,由闭塞到开放,让单一成多元。曾经的五星村是古驿道闽中腹地入莆第一站,繁华景象自不必说。然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兴起,驿道已不复从前兴旺,渐渐地,印证了刘伯温“有路没人走”之说。

      五星村随着驿道的没落而陷入交通困境。除了官方事务外,五星人出入都是顺着粗溪下游的大樟溪方向走四方。成了游洋镇名副其实的“边城”村。直到上世纪末,全村人不依不靠,集全村之力兴修一条从村里连接沽山的盘山公路,使蕴藏在谷底丰富的林业资源得到运输,增加其附加值。从此,尝到交通便利甜头的五星人,对修路方面,越发不可收拾,先后修通东联永泰县梧桐镇五潼公路;西接石苍乡公路,这三条公路的相继开通,为后来莆田市第二水缸——金钟水库建设和沈海、莆炎高速建设提供便捷的交通基础,为国家基础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高速公路高架桥

      不仅如此,随着莆田市打造“两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建设的号角吹响,在“沈海”和“莆炎”两条高速公路进村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进村拆屋等,异常顺利,进展快速,使工期提前完工。至今还有四五个拆迁户暂居于百余年前温氏入村定居的“承武祠”中,这是五星人主动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的集中体现,才会快速形成村内高速路网的交通枢纽,为游洋镇打造仙游县北部山区交通中心格局打下良好基础。

      生态旅游谱新篇

      随着五星村古驿道的开发保护、高速公路枢纽互联互通、东拓西进南上和“村村通”公路网形成,五星村成了仙游县与永泰县的交通“金三角”地带,前来溪谷旅游探幽的山外来客越来越多。开拓进取的五星人紧抓机遇,顺应发展,绘就蓝图,早已织成了一幅溪谷生态旅游的锦绣图。

      峡谷瀑布

      五星瀑布群是该村一大旅游特色。平均海拔只有150米的溪谷地貌,与全镇其他村都在500米以上山地形成巨大落差。加上石苍全境和游洋一半以上集雨面积的溪流奔流下五星,大雨来临时,千泾白流,万漈齐鸣,白云生自绿树间,山岚燃烟溪谷底,置身云端之上,仿佛在天上人间欣赏人间仙境。

      老鹰岩传奇故事

      除了峡谷瀑布群外,险峻山峰高耸,怪石秀岩林立。其中,最为有名的要算老鹰岩,而且这里还有一个传奇故事,至今深埋于当地村民的记忆里,回荡在幽幽的山谷中。

      老鹰岩以险峻象形和伟岸挺拔而闻名。相传古代有两个永泰人挑着箩筐到山里偷窑炭。途中,闻岩下有母鹰叫的声音,当下一个人坐在箩筐里,由另一个人将箩筐绑了三角状吊下去掏鹰蛋。

      正当那人接近鹰窝要掏蛋时,觅食的母鹰返回来看到此番景象,欲飞啄偷蛋人。那人急忙挥舞着镰刀对阵。尽管那人有刀在手,但护蛋心切的老鹰还是不断地攻击。俄顷,那人不小心在挥舞中,使刀子砍断了一股绳子,箩筐顿时失去了平衡。惊得那人马上呼救“绳子只有两股啊,两股——”因永泰方言中“股”与“个”音近,上方同伙以为下面看到窝里只有两个鹰蛋,便大声喊叫他“既然到了那里掏蛋,两个就两个,赶紧掏上来吧。”而没有立即施援。

      当那个人得不到上面的人提绳救援时,只能一手挥刀继续与老鹰搏击,一手提防失去平衡的箩筐。当老鹰奋力啄他的眼睛时,他本能地双手抽回掩护头部,但箩筐失去重心平衡而坠入深渊,血染石洞鹰窝,悲剧就此发生……

      美丽乡村再起航

      斯人已化山岚散,今人笑谈鹰岩美。重视生态保护的五星人不仅注重青山绿水的保护,一直将这个破坏生态平衡的悲剧故事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目的是唤起一代又一代五星人重视传统文化,保护青山绿水,守住老屋古村。同时,这些从“金三角”走出一拔拔的游子们,近年来活跃在上海、江苏、西安等地从事南北货生意,同时也在福州、莆田、泉州等省内经济发达城市,以“五星”命名的超市、批发部不少于三百家,这些“爱拼就会赢”的五星人,利用城市生活的窗口,将家乡的大米、地瓜、竹笋、李子、芥菜丝等土特产,销向千家万户,解决父老乡亲的种养销问题,带动了运输业的发达,并辐射到周边的沽山、里洋、石苍的济川、高阳和永泰县梧桐镇部分乡村的农业产业增值增收。

      五星村这种“店面+物流+基地”的模式,由“五星”这个品牌效应的带动向纵深发展,并形成了山货、蔬菜、李子、竹笋等特色村,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新五星建设方兴未艾。

      目前,五星正积极规划乡村旅游前景,及时对接福州和莆田两大城市,使毗邻于青云山国家5A风景区的五星村秀美山峰、深谷瀑布、千年古道、吴妈古宫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养在深山有人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使五星村美丽乡村再起航。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