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莆阳治水

    莆阳治水

    点击查看原图

      一

      莆田南北洋平原曾经是浅海和滩涂地带。清代缙绅陈池养《莆田水利志》云:莆邑“厥田环山傍溪,东南距海……(溪流)与海潮相出入,盐淡不分……惟蒲生之,谓之蒲田,后乃去水为莆焉”。位于闽中南地区的兴化平原,在古代曾是一片茫茫的海涂海滩,盐碱地上长满了蒲草。因滩涂海埔被开垦为农田,乃称“蒲田”。 后“塍海为田”,潮水退出,则“蒲田”改作“莆      田”。地名的变迁,生动地见证了莆田的沧桑变易。

      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山海经》上记载:“闽在海中”。 明朝何乔远在《闽书》中写道:“今闽中地有穿井辟  地,多得螺蚌壳、败槎,知洪荒之世,其山尽在海中,后人乃先后填筑之也。”这些古籍记载说明,在遥远的远古时代,今天的福建还在海里,而闽地的高山峻岭,在二千万年之前大都是沉浮在洪波巨浸之中的岛屿。

      登上壶公山,在海拔710米多的山顶上,可以找到与潮汐相应涨落的“蟹眼泉”(又称“蟹井”),山头岩石的空隙间可以发现粘附着的贝壳,山上一些地方曾经还有船碇出土。人们在海拔740米的九华山之巅同样可以找到贝壳,在“燕子洞”附近还能看到附着在大石头上的海蛎壳。宋朝莆人方翥《题九华山》诗云:“……累累?山着石面,此非所有能无疑?! 细看大石深孔窍, 舟人操篙迹犹遗。乃知此山千载前,汹涌尚作海渺    ?。……”他认为这座高耸在莆田平原西北面的雄伟山 峰,曾经在海底。

      据旧县志记载:在唐贞观以前,今日的兴化平原大部分地区是白茫茫的汪洋。距荔城西门外一公里的泗华陂前,那时候还是个潮汐汹涌的港湾。到了明永乐三年(1405),东角堤崩坏,海浪还可以直涌到壶公山麓。

      千百年来,莆田民间还流传着“沉七洲、浮莆田”的说法。以地质学的观点来解释,这个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由于地壳运动,古代兴化湾西部海底逐渐抬升,原为海中岛屿的壶公山高高耸  起,成为陆上的山峰,古兴化湾西部变成一片浅海和沼泽地带,其中有7块较大的沙洲,构成了今天莆田平原的初始陆地。莆邑先民为了生存与发展,年复一年地与海争地,一步一步地把海岸线向外推移。现在莆田内陆那些地名中含有“浦”、“渚”、“汀”、“洲”等字眼的地方,在以往都是海滨的村落。勤劳的先民一代接一代地围海造田,逐渐形成兴化平原。经过围垦,原在海中的“洲”变为陆地,“洲”消失了,俗称“沉没”了,而一个实实在在的“莆田县”诞生了。莆田就这样“浮”上来了。至今人们还常从地下掘到泥炭、海泥、盐卤、船碇等这些荒远年代的遗物。这些迹象都是莆田从海里“浮”出来的佐证,兴化平原至今还叫“南北洋”。

      应当指出,兴化平原的形成,虽然主要取决于地壳变迁、溪流冲积等自然因素,但如果没有莆田先民祖祖辈辈战天斗地的人为因素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从人文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就不能说莆田是从海中“浮”出来的,而是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开辟出来的。

      二

      莆田平原又称南北洋平原,宋代以后称兴化平原。它位于木兰溪下游。凤凰山、九华山屏障于西北,壶公山绵亘于西南,兴化湾濒临于东部,面积约464平方公里。开发南北洋平原——浅海围垦,开垦农田,是莆田立县初期开发的基本特征。南北洋平原的形成与莆田县的发展壮大息息相关。

      在漫长的岁月中,一代又一代的莆田人为改造生存环境,与海潮搏斗,与传说中的“蛟龙”搏斗,还要驱除山林烟瘴。古代先民在漫长的与大自然斗争中,筚路蓝缕、披荆斩棘。

      唐朝初期,均田制的实施加快了莆田平原的开发进程。兴修水利和构筑海堤,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尽管初唐时莆田兴修了诸泉、永丰、沥浔、横塘、国清、太和、颉洋等十几个水塘,但水塘蓄水量毕竟不多,大塘灌溉农田五千亩,小塘灌溉千亩,灌溉的范围有限,遇旱则庄稼枯萎。勤劳、聪慧的莆田先民在与大自然搏斗中悟出一条经验:只有大规模围陂筑堰才有出路。延寿陂就是在这个历史条件下修筑起来的。

      唐朝中期,莆邑义士吴兴捐资率众在杜塘(今西天尾镇溪白村白杜境)筑堤堵截延寿溪,并构筑延寿陂,把溪流引向南面的沙塘坂。接着,他又带领人们在堤内开垦出万余亩耕地,初步形成北洋平原。

      吴兴在北洋围垦区开挖出大小60多条沟渠,既引导溪流灌溉耕地,又避免洪水汇集,造成涝灾威胁。他还在海堤上设置涵洞60多处排泄洪水,并开出两条水渠,一条把陂口的水向南引到芦蒲(今荔城区荔浦村),注入木兰溪,叫做“长生港”;一条向北注入陈墩,称为“儿戏陂”。尽管延寿陂的修筑到现在已经近1300年,遗址也早已泯然无存,可是吴兴领导民众开挖出的那60多条沟渠,构成北洋平原的主要河道,至今仍为灌溉和交通发挥着作用。

      吴兴率领北洋民众建筑延寿陂的伟大创举,在历史上传为美谈。无论古今哪个版本的《莆田县志》,在记载吴兴建筑延寿陂时,都会附带一个吴兴因斩蛟而壮烈献身的故事。关于吴兴斩蛟的传说,笔者认同这一观点:吴兴斩蛟的故事是古代先民与水中爬行类巨兽搏斗的生动写照,它形象地说明莆田平原在形成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吴兴为开发北洋平原英勇献身,一直广受称颂,人们立庙奉祀,称他为“吴长官”。宋大观三年(1109),吴长官庙被赐封为“孚应庙”,到宋绍兴十九年(1149),宋高宗又敕封其为“义勇侯”。

      北洋平原开发的重大举措,直接推动了南洋平原的开发进程。由于莆田平原围垦区人烟稠密,开发效益显著,在唐代初期,朝廷就把莆田县列为“望县”。为了保持耕地和田赋增加的势头,官府开始重视南洋平原的开发。唐元和八年(813),福建观察使裴次元到莆田视察,组织民众在红泉界(今黄石附近)构筑堤堰,潴蓄木兰溪下游的溪水,大面积开垦南洋平原耕地,数量达32200亩。为保障这些耕地不受海潮侵袭,裴次元又组织大批人力,除全面整修加固吴兴所筑的北洋海堤外,又沿今东角、遮浪一  带,大规模修筑南洋海堤,至元和八年(813)修成,合称为“镇海堤”。至此,海潮被阻到原木兰溪和延寿溪10~20公里以外,过去饱受海潮侵浸的壶公洋(今兴化平原之南洋)被初步开发成一年三熟的南洋平原。裴次元其功至  伟,后人在红泉界立裴观察庙奉祀,庙址于宋初改为红泉书院。明成化间观察庙重修,邑人黄仲昭为记。明正德间在此创孔庙,门匾曰水南书院,仪门东偏仍为观察祠。

      自唐代起,莆田先民就在莆田平原上种植水稻,并于北宋初从占城国(今越南)引进耐旱的占城稻。唐玄宗  时,莆田平原开始种荔枝,而后发展成为遍植南北洋平原的荔枝林。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平原水网上建筑了数百座各式桥梁,以便农业生产和道路交通。

      三

      “五侯”,指的是唐、宋时期在莆田北洋平原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五位历史人物。他们是:唐泉州节度推官韦蘖、唐泉州太守何玉、宋端明殿学士蔡襄、宋兴化知军刘谔、曾用虎。

      莆田立县以后,官府就组织民众兴修水利,以保障耕地灌溉,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开凿水塘,雨季储水,旱时灌溉。中唐时期,吴兴在北洋平原修筑延寿陂,又修筑了北洋海堤,使北洋溪流灌溉的效益超过了水塘。当时兴教里、延寿里、仁德里(今?芦镇南部、梧塘镇以及涵江西郊、西天尾北部等地)的山间谷地、丘陵低地和平原北部地带,虽属延寿溪流域,却为延寿陂沟渠灌溉所不及,许多耕地只能成为“望天田”。

      唐代后期,泉州节度推官韦蘖率领民众在今梧塘镇周围兴建水塘。有吴姓人在尖山和三山之间凿塘,从而开垦出大片耕地,人称为“吴塘”(即今“梧塘”)。此后,泉州太守何玉又在北洋平原开凿胜寿、西冲、太和、屯前、东塘等五个大水塘。因何玉是太和人(今属江西省),人们便把今梧塘境内的一处大水塘命名为“太和塘”。在何玉的努力下,北洋平原以北本来还很荒芜的丘陵谷地,开始形成了许多村庄。当地百姓在今之梧塘镇霞楼村建太和庙并塑像,以纪念诸位官吏对北洋水利事业所作的贡献。

      随着海岸的外移增扩,北洋平原大量盐碱地垦为了耕地,为了满足灌溉,先民们便从五个大水塘开出沟渠引水灌溉。宋初,?芦溪下游修筑了南安陂,灌溉江口九里洋7000多亩耕地。宋天圣年间(1023-1032),土豪陈清借口可从南安陂开沟引水灌溉北洋,向兴化知军呈请填北洋五塘为田,官府为了增加赋税,不顾客观条件,批准这个呈状。这五个水塘后被陈清所侵占,北洋1000多顷耕地因得不到灌溉而有种无收,8000多户农民无以为生。南安陂也由于年久失修,谈不上开沟灌溉北洋。

      庆历八年(1048)春,端明殿学士蔡襄(仙游枫亭人)体察北洋亟盼耕地获得灌溉之民情,便向仁宗皇帝上了  《乞复五塘札子》,获得批准,于是五塘得以恢复,北洋百姓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蔡襄又倡建涵头陡门,作为五塘的配套工程,并主持修复南安陂。莆人感激蔡襄为乡民请命,功德昭著,遂在恢复后的五塘附近立生祠以纪念,并将涵头陡门命名为“端明陡门”。

      宋嘉年间(1156-1063),莆田经济发展,已经具备了修筑大型水利工程的能力。兴化军知军刘谔主持修筑太平陂,陂址选于?芦溪上游的莲花石下(在今?芦镇崇圣村),陂高2丈,宽20丈。由于莲花石在群山之中,要把陂头的溪流引向南流灌溉北洋,需要沿着山腰砌筑20多里的石渠,中途遇到山间峡谷,还要修几处渡槽,工程十分艰巨。?芦溪的水流向南绕过尖山,石渠又分作两支,称为上下二圳,上圳(北支)从兴教里的北境(今梧塘镇东北部)入延寿里(今涵江区西部)灌溉丘陵耕地,占水流量的70%。下圳(南支)南入平原地带,灌溉兴教里南境(今梧塘镇南  部),占水流量的30%。南圳水流在平原地带又开了数条沟渠,与延寿溪河道合流。至此,北洋平原的灌溉网已基本形成,彻底取代了五塘。太平陂筑成以后,五塘正式被填为耕地。北洋人民长期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兴化知军曾用虎重修太平陂。他率领群众修葺陂头,修补疏浚石渠,加固渡槽,让?芦溪溪流源源南注北洋,成为灌溉莆田平原的三大水系之一。

      历代民众永远铭记这些为民造福的历史名贤。宋代,梧塘境建有太和庙和世惠祠,把韦蘖、何玉、蔡襄、刘谔、曾用虎五人合称为“五侯”或“五公”,春秋致祭。故世惠祠又俗称“五公祠”。太平陂修成后,人们为了纪念何玉、刘谔以及曾用虎,太平陂又被称为“太和陂”和“曾公陂”。

      四

      莆田境内的山脉为戴云山脉及其分支,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形成重山与高丘地带。其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基本是随山而行,主要有木兰溪、延寿溪、?芦溪三条,其中木兰溪最长。

      木兰溪被誉称为莆田人民的母亲河。 它发源自仙游县西北部与德化县交界处的西苑乡,自西至东横贯仙游县,集合大小溪涧三百六十多条涓涓之水,经莆田俞潭,汇纳濑溪而东行,到三江口注入兴化湾,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约1700平方公里。

      木兰溪水源相当丰富,在木兰陂建成之前,千年流淌的溪水终年白白流入兴化湾未能利用,一旦大雨便泛滥成灾。滔滔海潮又时时溯溪而上,直涌到仙游林陂(古名灵陂),侵入腹地近百里之远。溪水无拦无蓄,遇洪则泛,海潮上涌横流,遍地皆咸。至北宋中期,兴化平原北洋已建成延寿陂、南安陂、太平陂、泗华陂等,农田灌溉基本得到保证,而南洋平原大片农田仅靠六个水塘储水灌溉,长期处于十年九旱的景况,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此同时,一旦洪水暴发,就会吞噬两岸肥沃的土地和大片村庄。宋代邑人林大鼐著的《李长者传》一文中说:“莆田壶公洋三面濒海,潮汐往来,泻卤弥天。虽有塘六所,潴积浅涸,不足以备早,岁歉无以输官,民则转徙流移。”可见当时莆田南洋平原非涝则早,灾害频发,民不聊生。

      如何在溪上拦截溪流,把木兰溪的水害化为水利,成了莆田先民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迫切期望。

      第一个来治理木兰溪、兴筑木兰陂的是长乐女子钱四娘。钱四娘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携资来莆,首发起筑陂壮举。她在将军岩前(今华亭镇西许村境),砌石堰拦溪为陂。因该陂址地高溪狭,水势左急右缓,不能抵挡山洪,所以大陂刚建成就被洪水冲垮。四娘眼见功隳于垂成,悲愤万分,即投水而死。传说四娘殉陂后,她的尸体漂流至下游溪畔的一座山丘之旁,香气七天七夜不散。后来乡里人感戴四娘恩德,把她就地营葬,并在山上建庙纪念,庙名“香山宫”。传说后来木兰陂建成后,每逢风雨之夜,隐约可见有双灯从庙里出来径至木兰陂上,说是四娘在巡陂。史料记载,四娘殉陂时,时任莆田县主簿黎畛奉命前来查视,见钱四娘壮烈殉陂,望洋痛惜共功既成而败,不幸跃马溺水,以身殉职。有志传黎畛曾受命协助钱氏筑  陂,他常至工地巡视,劝谕民工全力以赴。明吏部郎中郑善夫撰黎畛像赞曰:“兰水筑陂,创始钱黎。相定厥基,莆人德之。”因黎畛有功于莆,故其芳名亦见于县志。

      钱四娘是木兰陂的创始人,至今莆田民间还流传许多关于她建陂的故事。莆仙民间有“抓也十八,捧也十八”的谚语,说的是钱四娘建陂时民工众多,每日发放工钱很花时费事。后来四娘用箩筐装钱,规定每人每天工钱为十八枚铜钱,由各人自取。当民工自行取钱时,不管是用一手抓,还是用双手捧,回去数钱拿到的总是十八枚,不多也不少。

      紧接着继承四娘遗志修陂的是林从世。林从世也是长乐人,是一名闲职进士。他性好博济,挈家资远游路过莆田,听到钱四娘的感人事迹,受其精神感召,于熙宁元年(1068),携十万缗来莆筑陂。他相中钱陂下游的杭头温泉口(今木兰村黄头)为建陂地址。当时人们称林从世建的陂为“十万陂”。可是,“十万陂”将要筑成的时候,遭遇海潮上涨,巨浪汹涌,堤堰被大潮冲垮了。第二次建陂又失败了。林从世筑陂失败后,移家居住黄石瑶台,卒后墓葬在瑶台。

      翌年十一月,宋神宗正在推行王安石新法,颁布《农田水利条约》,鼓励地方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当时兴化两次筑陂失败的消息传到朝廷,引起朝中兴化籍官员的重视。时任开封府知府的仙游人蔡京也上表奏请下诏募能人在莆再次修陂。神宗准奏,“诏莆阳协兴水利”。

      熙宁六年(1073),侯官(今福州市区)义士李宏应诏来莆第三次筑陂。李宏为人洒脱不拘,家资雄厚,乐善好施,人们称他为“长者”。李宏有一位做僧人的好友,俗姓冯,法号智日,他发愿协助李宏筑陂。智日跟李宏一起循溪蹈海,观测水文,勘察地形,寻找适合筑陂的地方。他们细心勘察钱林二陂遗址,总结出失败原因,关键在于选址不当。钱陂筑在地高流急之处,“与水争势,是以不  遂”。林陂位于“隙扼两岸,怒涛流悍”之地,“是以再坏”。李宏在智日的协助下,经过精心勘探,选址在木兰山之前,钱陂下游,林陂上游。此处两山夹峙,溪面宽  阔,水势迂缓,是个理想的陂址。于是智日涉水插竹为  记,定为陂址。

      熙宁八年(1075),第三次筑陂破土动工。筑陂工程浩大,“荷锸如云,挥金如雨"。动工不久,正当李宏觉得“力疲财殚,独力难支”时,兴化平原之南洋十四大户(三余七朱,陈林吴顾)受到钱女创始捐躯、林李继志修陂的精神感化,慨然应诏,共集钱七十万余缗,协助李宏筑陂。

      筑陂之前先是上下围堰,以障溪海二流,然后掘地清基,匀布沙层,上铺松木,压上巨石钩锁结砌。整个陂共建墩33座,分水32门,每门各竖两巨石为将军柱,再叠板为闸,筑成一座长111.13米,高7.5米的堰闸式滚水坝。工程历经8年,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建成。因陂建于木兰山麓,故名为木兰陂。

      木兰陂枢纽工程由拦河坝、导流堤、进水闸三部分组成。陂首南端建惠南桥(明代改称回澜桥),作为通向南洋平原的进水闸。南洋渠系共开大沟7条,支沟105条,全长113公里,溪水灌溉南洋 (今城南一带和新度镇、黄石镇、笏石镇、北高镇)数万亩农田,并设洋埕、林墩、东山三个陡门,以泄水入海。

      陂建成后,李宏采纳乡贤建议,把南洋原来的6个水塘填去5个为农田,以扩大耕地面积,只留国清塘(今土海)以备大旱。就在陂建成那年,这位成就莆田千古奇功的李宏,终因积劳成疾,在巡视灌区渠道时染病,行至大孤屿(今黄石镇金山村)与世长辞,年仅4l岁。邑人感怀李宏的功德,在木兰山上立“李长者庙”纪念之。宋景定三年  (1262),其被诏封惠济侯。

      元皇庆元年(1312)冬,在兴化路总管郭尕儿、张仲仪的主持下,木兰陂上游北岸开凿一个进水闸,称“万金陡门”,(今己去闸为桥,称“万金桥”),以下挖一条大沟,经东埔、沟头、柳桥至南门沟,与北洋渠系相通,分小沟8条,引水通湖下、郊下、顶墩、 墓墩、下黄、下路、堤尾等村落,又在城外另挖一条城濠(即护城河),引木兰溪水与延寿溪水汇合,灌溉北洋农田。从此,南北洋平原灌区水系连成一片,木兰陂的效益更加显著。

      木兰陂的建成,上引木兰溪水灌溉农田,下截入侵内地的海水,使南洋平原结束了十年九旱的历史,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988年,该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

      在兴化湾畔南洋平原的边缘上,即今荔城区黄石镇桥兜至遮浪、东角之间,屹立着一道巍巍长堤,这就是著名的镇海堤南段。大堤长达15公里,基宽18~25米,堤顶宽3米,高9米。迎水坡用0.3米厚的方整石块铺砌,用以挡潮护田。伫立堤上俯瞰,但见长堤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兴化湾畔,堤外万顷波涛,堤内千里沃野,尽收眼底,景色十分壮丽。

      如上所述,镇海堤是唐代福建观察使裴次元为开发南北洋平原时主持修筑的,因大堤挡住海浪狂风的袭击,是莆田平原东南面的一道屏障,故命名为镇海堤。自中唐至清代的千百年间,海堤曾几毁几修,其原因既有天灾,也有人祸。镇海堤的兴废记载着莆田先民与大自然搏斗的艰辛历程。

      明洪武二年(1369),江夏侯周德兴为防御倭寇窜犯,把镇海堤外坡护坡石料转运去砌筑平海、莆禧两座卫城。结果倭寇没防住,留下的土堤经不住狂风恶浪的冲击,时常溃决。据史料记载,此后镇海堤决堤达9次之多。每一次决堤,海潮都直涌壶公山下,南洋平原大片土地变成汪洋,庄稼淹没,房舍倾圮,人畜溺死,一派凄惨景象。明嘉靖十三年(1534),兴化知府黄一道主持重修海堤,工程未竟便离职,好在同知谭恺继续组织修堤。至清代,这条海堤屡修屡坏。道光七年(1827),强台风袭击莆田,海堤大决口,堤毁八百多丈,百姓又一次遭到大灾难。在莆民强烈呼吁下,闽浙总督孙尔准上疏清廷重修镇海堤,同时派员来莆督促官民修堤。时莆人陈池养奔丧回归故里,南洋百姓恳请他出面主持修建镇海堤,他毅然负起重任,组织人马修建。海堤重修后,孙尔准来莆视察,赞曰:“堤成,莆百世利也。”

      陈池养,字子龙,号春溟,晚年号莆阳逸叟,莆田县城内濠塘巷(今荔城区梅峰街后塘巷)人,清嘉庆间进  土,历任畿南冀地州县长官,清廉从政,所到有声,深受士民拥戴。后因服父丧卸任,退居故土近四十年,热心于桑梓公益事业,对莆田水利事业贡献尤为突出,他所主持的东角、遮浪的镇海堤工程,是莆阳水利史上的一座丰  碑。自清道光二年(1822)主持修筑太平陂石圳,至道光二十七年(1847)东角村建崇报祠,陈池养主持修复修建水利工程近50个。清同治十七年(1891),他还广搜有关莆田水利史料,纂成《莆田水利志》一书,迄今仍不失为莆田水利的经典之作。邑人宋湖民有诗赞曰:“功德在民宜可  社,声名并世孰如公?” 其治水之大功,为人之高德,赢得时人由衷的敬重,莆人昵称其为“陈老爹”。

      镇海堤东头紧连东山堤,这是一条长达两公里的港  道。港道两旁简陋的土堤时常被海潮冲毁,堤内数千亩良田时常受淹。民国抗战期间,当地民众曾集资重修,惜未能完全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依靠集体力量,当地锁堵了港道,修筑起了新堤。现在的镇海堤,是莆田县政府于1962年组织修建的。该工程体系构造较为完整,既有海堤、防波堤、闸门等,又有人车道。经过全面重建的镇海堤,坚固壮观,被誉为“海岸长城”、“闽邦第一堤”,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点击查看原图

      建国后南北洋平原最大的排涝工程陈桥涵坝。

      六

      民国时期,因各种原因,莆仙两县水利长期失修,南北洋9万多亩农田经常被海潮所淹,导致农作物绝收。期间有江春霖、华实、苏儒善等社会贤达、各界热心人士体恤民情,或出面主持,或组织募捐,积极参与兴修堤坝、水道、陡门等水利工程,竭力整修废弛圮坏的水利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南北洋旱涝之虞。

      新中国成立后,莆仙两县政府引导农民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   产。1950-1952年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时期,对五大陂进行修补堵漏,对水渠进行疏浚整修,同时加高加固堤防,恢复水利工程设施效益。南北洋最大的排涝工程陈桥15孔涵坝水闸于1956年6月建成。1958-1965年的“二五”规划和三年调整恢复时期,是莆田现代水利建设史上的鼎盛时期。莆田县东圳水库于1958年6月动工,组织10万人参      建。1959年9月通往沿海的东圳渠道工程全线续建,1960年4月东圳水库竣工通水,结束了沿海“十年九旱”的历 史,其功厥伟,惠泽长存。人们不该遗忘的是,东圳水库的建设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当时的广大群众尤其是库区移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1960年代,莆田沿海大力推进堤防、围垦工程建设。1961年9月,22号强台风猛袭兴化湾,沿海堤防全线崩溃,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叶飞率团到灾区慰问和视察灾情,省政府拨出400万元巨款支持海堤重建修 复。1964年完成南北洋海堤滨海段长度14.85公里。至1965年,三江口内海堤扩建,使基建长度增至36.27公里。

    点击查看原图

      东圳水库的建设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其影响至深,功德无量。

      作为东圳水库和南北洋海堤建设的主要决策者和指挥者,莆田县前县长原鲁山的事迹有口皆碑。自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原鲁山连任四届莆田县县长,主持建设东圳水库、整修扩建镇海堤、决战胜利围垦等一条列水利工  程,为莆田水利事业作出卓越贡献,被誉为当代水利功臣。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莆田市的水利建设事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1979年12月,东圳水库大坝加高加固工程竣工,1980年春水库完成干支渠扩建工程,1984年8月溢洪道改建工程竣工,大幅度增强了排洪能力。2004-2008年,莆田市实施东圳库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使水库水质稳定达标,保证百万人的饮水安全。同时,还开展木兰溪、?芦溪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通过实施“千万亩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使全市的水土流失率下降,全市环境生态明显改善。2006年起实施北洋水系整治工程,经过整治,莆田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水清岸绿河畅”的荔林水乡特色。

      1999年,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破土动工。木兰溪下游河道综合整治采用部分河段截弯取直和两岸填筑堤防以及下游河口设置挡潮闸相结合的工程措施,分四期五段实施。工程措施实施后,下游防洪标准显著提高,同时将从根本上解决下游水生态环境,重塑我市江南水乡特色,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投资6亿多元的金钟水利枢纽工程,是福建省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这是一项以供水为主兼及灌溉的大型水利工程。2013年,枢纽工程竣工通水,实现莆田水利事业新的跨跃。

      承先启后传惠泽,继往开来展宏图。期待莆田能进一步变“水患”为“水利”,为宜居莆田作出新的贡献。林春明

      (本专题图片来自阿钵、林崇森及莆田乡讯报资料库。)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