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莆田平原的灌溉与古代的分水

    莆田平原的灌溉与古代的分水

      唐宋期间,先民开发莆田平原(又称兴化平原),将一片海滩地变成了鱼米之乡、莆田最富庶的地方。莆田平原的开发,不但要围垦,引淡洗盐,还要解决灌溉问题。莆田靠山面海,有三大溪流,木兰溪,延寿溪,萩芦溪,从平原上流过,并在东边入海。这是最好的水源。经过先民艰苦卓绝的努力,在这三大溪流上建造了四个大陂,又在平原上挖了无数的沟渠,在沿海等地修筑大小涵闸,解决尾泄问题,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完美地解决了莆田平原的灌溉问题。

      三大溪流四大陂,灌溉莆田平原。它们之间各自的受益范围如何?

      据清陈池养《莆田水利志·陂塘》,木兰陂溉莆田维新里、胡公里、南力里、国清里、安乐里、莆田里、景德里、连江里、兴福里、合浦里等十个里,大小共102村。里是古代地方行政组织,一个里含若干个村子,大概古代几个里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乡镇。这十个里都在兴化平原的南洋,属于现在的黄石、新度、笏石、北高4个乡镇。元延祐二年开万金陡门,引木兰溪水与延寿溪合,分水灌北洋,西天尾、梧塘两镇92个村及城厢区、涵江区受益。据《莆田市志》,木兰陂灌溉面积16.5万亩。

      延寿陂溉常太里、孝义里、兴教里、尊贤里、仁德里、延兴里、延寿里、望江里、北附郭、东附郭、南附郭,大小共172个村。相当于今城郊、梧塘、西天尾、涵江、三江口的部分地区。明彭韶说,延寿陂“遗迹莫睹,而溪流溉田如故。”则延寿陂到明朝已不存在了,但当时所开挖的引水沟渠,至今仍在发挥灌溉等作用。

      太平陂溉兴教里、延寿里大小28村,相当于今梧塘、涵江的部分地区。据市志,到1991年,受益5个乡镇,30个村,有效灌溉面积1.588万亩。

      南安陂溉待贤里、永丰里、望江里大小29村,相当于今天的江口、三江口部分地区。据市志,8个乡受益,1991年有效灌溉面积1.35万亩。

      还有使华陂,受益面积较小。据《宏治府志》记载:“使华陂在县北五里,延寿陂西二里。”可做为考证延寿陂陂址的依据。

      可以看出,莆田平原的灌溉主要得益于木兰陂。木兰陂是伟大的水利工程,宝贵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各溪流(陂)有各自的受益范围,利用沟渠形成密如蜘网的灌溉系统,覆盖整个兴 化平原,供水充足。水源的分配,关系开垦的成败,农业的丰歉,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自古以来都是大事。莆田平原的灌溉,也有水资源的配置问题。

      首先,四大陂中的三个,在干渠分流处,都有分水设施。木兰陂刚建成时,专门灌溉南洋。后来人们看到木兰溪水源充足,余沥入海很可惜。于是在元朝,分水灌溉北洋平原的延兴、孝义、仁德三个里(相当于今天的城郊和西天尾的部分地方)。北洋与南洋得水的比例是三七开,南洋得七,北洋得三。这通过控制陂首的两个入水闸(南端回澜桥下水闸和北端万金陡门)的大小来实现。

      太平陂在后山用分水石瓣分上下二圳,上圳得水七分,溉兴教(今属梧塘镇)、延寿(今属涵江)二里高仰田,下圳得水三分,灌兴教里吴塘(今梧塘)、漏头等处。

      南安陂上下二圳都用固定尺寸的分瓣分配水量。

      这些分水设施都是固定的,世代沿袭不变。

      其次,下游渠道用水问题更严重。古代因水源分配而导致的争斗屡见不鲜。古时候采用不同做法,解决水源分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水则。明洪武年间,为了解决争水问题,在兴福里邹曾徐(今黄石东山)设立东山水则涵。这是一个通沟过水涵,闸门是攻制而成的一块石头,上面刻“东山水则”四个字,其高度宽度作为放水的标准。水位低于闸顶,则蓄水以灌洋田;高于闸门,就漫过闸顶灌埭田。古时候农民与海争地,在海堤外的海滩上筑埭(土堤)围海造田,称埭田,海堤内的水田称洋田。埭田低于洋田,水势就下,如果没有闸门拦住,沟里的水就会都流到堤外去,洋田就得不到灌溉。闸门过高,埭田又得不到水。官府设定东山水则,就是为了兼顾堤内堤外都能得水灌溉。

      二、控制进水涵洞尺寸。据《莆田水利志·陂塘》,乾隆二十五年,知府宫兆麟酌定南洋部分涵洞尺寸,刻石为记,以传久远,是为“塘头水利碑”。塘头在今黄石。当时确定尺寸的涵洞有两种,一种是通沟过水涵,一种是通海出水涵。其中前一种相当于进水涵洞,与分水有关。“水利碑”详细规定各有关水涵的高度宽度,涵底按照统一尺寸。闸门越低越宽,漫过的水越多,埭田得水也多,反之则少。望江里也采用这种方法。确定各涵洞尺寸的依据,就是灌溉面积。据《莆田水利志·公牍》,明万历年间,太平陂上圳从枫岭到铺桥之间所设立的二十五涵,就是“按田多寡为涵之分寸。”

      三、轮换放水。据《莆田水利志·陂塘》,太平陂下圳,每隔一段就建一个小坝,坝上有闸,拦水灌田。其中林外(在今梧塘)附近六个坝,实行轮换放水。夜间闭闸蓄水灌林外田,天明开闸溉下游梧塘、漏头田。后来由于农民争水,又改为鸡鸣启坝。但是鸡鸣无定准,夏秋之际,夜短昼长,农民仍争斗不已。后来水源充足,大家就相安无事了。

      综上所述,古时候莆田平原大都利用工程设施,控制供水量,分配水资源。官府甚至为之设置分水方案,刊诸碑石。    (余学范)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