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大音希声,大写的图书馆

    大音希声,大写的图书馆

    点击查看原图

      狭长的筱塘南街东西分出很多条路,每一条路开摩的的师傅几乎都认得。位于建设路上的图书馆普通地如自家的大院,春来抽新芽,秋风起落红遍地。馆内5个楼层典藏古今,书香弥室。

      馆长陈豪85年既来馆内,至今已逾30年。“最早的图书馆是在步行街古樵楼那里,当时还是莆田县图书馆。1989年才在建设路建起现在这个图书馆,当时由于条件有限仅服务于机关单位。到了2002年,古谯楼县图书馆搬迁过来,合并成为现在这个全面开放为市民服务的莆田市图书馆。”

      步入院落,图书馆公告栏上贴着本周开放免费观影的电影和讲座,有新电影《老炮儿》、《盛者为王》等,周末早上群众都可以来免费观看,通知显眼且有诚意。图书馆是80、90年代的建筑,馆舍建筑面积2750平方米,5层开放有外借厅、报刊借阅厅、少儿借阅厅、参考室、电子阅览室、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室和地方文献阅览室等七个服务窗口。在各类藏书中,值得一提的是莆图的古籍藏书量达1万余册,被列为省内重点古籍收藏馆。《魏书》、《宋史新编》等列入国家古籍名录,馆内30多种古籍列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这些宝贵的文史资料撑起一座图书馆的历史风骨。

      闹中取静的图书馆地方虽不大,近年来为市民服务的动静可不小。

      “为了进一步完善数字图书馆,近三年莆图从资源上更新了很多内容:一是商购了一批涵盖少儿、国学、英语等七、八个数字库等内容的;二是进一步完善了自建数据库,主要是收集、编写很多具有莆仙特色的文献资料;三是制作了几个重大的专题,如妈祖信俗、做大岁、闹元宵等。”馆长陈豪着眼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深知掌上图书馆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图书馆网站建设。

      目前,莆田市图书馆的官方网站功能齐全,读者既可以查询,办理预借、续借等借阅手续,还可以以会员读者身份进入莆图数据库,手机下载超星图书馆和中文在线图书馆,都可以实现掌上阅读。网站还设有农家书屋,内容涵盖文化、工艺、农副业等内容;捐书平台上热心读者还可以把自己的书捐给图书馆进行文化分享;网站还设有报刊目录,读者可以提前查阅报刊名称,方便到馆查阅。

      “目前馆内藏书20余万册,近一半上架供读者借阅,一年的借阅量在25万册次,暑假平均借阅量在1至2万册次,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掌上图书馆平台点击的读者超过18万人次。”馆长陈豪自信地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作为读者知识库的图书馆更当先行先拭服务大众。”除了线上优化电子平台,陈豪还不遗余力地利用图书馆各方资源积极开展读者线下活动, 定期举办学生作文辅导班、英语辅导班、书法培训班等公益活动,深受读者尤其是孩子们的欢迎。

      为了方便全市读者资源共享,早在2012年,莆田市图书馆既已和仙游县图书馆实现“一卡通”服务,即县市两地读者可以凭借同一张会员卡实现异地借书、还书手续。同时,莆图还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分馆,同样可以实现异地办理还书、续借等相关手续。

      不仅有分馆,莆图还有分院。为了传承传统文化,发扬莆阳文化精神,莆图在三清殿还设立了莆阳书院,不定期举办诗会、书法展、摄影展等内容丰富的读者活动。陈豪介绍,共有三大项目开展书院活动,其中莆阳讲坛特色鲜明,被评为省级教育品牌栏目,用莆田话来讲述如妈祖文化、民俗民风等地方优秀传统文;其二提供地方文献普及知识培养市民爱国爱乡情怀;其三是在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在推广传统文化普及的工作上,莆图必是义不容辞。

      从手不释卷到全方位的移动图书馆,变化的是阅读形式,不变的是知识的普及和阅读带给人的精神享受。据陈豪介绍,预计今年10月份,新的莆田市图书馆将开放服务,届时,大于目前莆图规模30倍的新馆新馆将启动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实施借还书24小时无人值守服务,随时方便读者阅读的需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日常要盘点图书,对图书进行上架、送架、整理书架。“目前的图书馆还存在人手不足,经费有限的问题,技术革新、活动统筹等都需要人才。”陈豪介绍,使用该系统后,会让工作人员从这些繁琐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从而改变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体现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便利性、技术性。

      担任馆长30年以来,陈豪感慨很深:“近几年变化最大,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补给的需求也提高了。文化部门推广公共服务首推就是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阅读要从娃娃抓起,培养青少年的阅读习惯是当下社会应重视的一个环节。就莆图来说,青少年的图书借阅量占总借阅量的一半,孩子读书了,自然也带动家长阅读。莆图的工作计划是‘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安排’大部分都围绕青少年展开,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孩子们都能把阅读成为习惯,学习化为本能。”

      后记: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这几个词不是学生时代的标签,伴随人的一生,都离不开知识的灌溉。曾采访过一个书会,一位老师给写了一句话: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读书苦后甜。至今烙下深刻印象。图书馆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后花园,这里四季花满蹊,桃李不言,大音希声。 ◇晚报记者  林爱玲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