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脚步丈量岁月 笔墨抒写乡愁——走进常太镇

    脚步丈量岁月 笔墨抒写乡愁——走进常太镇

    点击查看原图

      老屋、老树、老井、老斗笠、老匾额、老手艺……一步一景,一景一年华,而年华里蕴藏的皆是悠悠岁月和浓浓乡愁。莆田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是文明昌盛之地,留下了大量历史文化价值很高的古居、古村落、古迹、特色景观与历史人文。这些极具价值的物质和文化遗产,宛如一颗颗明珠,散落在全市大大小小800多个村庄里,为莆阳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自2015年12月起,城厢区文联组织作家、诗人与学者,走进常太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文学采风活动。采风团一行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的形式,挖掘常太镇境内及与莆阳文化息息相关的包括古民居、名人、名人墓地、优秀家族族谱家风、民风民俗、老手艺、秘方、古民居对联诗词、古迹、古树、祖上流传可考证的历史等特色景观和人文,最终以文学作品呈现,并集结出版,以此弘扬莆阳优秀文化、挖掘村镇历史人文,同时,也为发展当地旅游提供宣传资料。

      常太镇距市区14公里,最近的松峰村离市区只有3公里。常太镇因枇杷而闻名,素有“中国枇杷第一乡”之美誉;省旅游局还曾将“海西最美乡村”的称谓颁给了常太;常太镇以汉族为主,还有畲族人口800多人,回族70余人,是莆田市少数民族最多的乡镇;常太镇亦是革命老区,老区精神在这里传承不息;莆田人民的大水缸和生命库、库容居全省第二位的东圳水库也建在了在常太镇的心脏地带,由此书写了一段恢宏的水库移民史……常太镇是城厢区内唯一的山区镇,辖松峰、利车、照车、东太、东青、山门、汀洋、常太、侯山、坑洋、霞山、渡里、金川、马院、党城、顶坑、内东坪、外东坪、过溪、下莒、埔头、溪南、溪北、山坑、南川、洋边、长基、岭下28个村,历经时代变迁,每一个村落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蝶变故事,也总有属于自己的一些历史文化遗产与积淀。走访每一个村落,与岁月对话,与乡愁合影,2015年12月至今一个月内,记者也几次跟随采风团一行走进常太,看他们如何拾起片段岁月,笔墨抒写乡愁。

      12月11日,记者第一次加入采风团,这也是采风团的第二个采风周。去往常太的路上,脑海里闪现着杜甫“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的诗句,回味着江水曲曲、柳丝低垂、古道柴门、田舍炊烟的自然风光和枇杷金黄,直至恰如“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枇杷林闯入眼帘,才教人意识到已经进入“中国枇杷第一乡”。

      当日走访的是常太镇的照车村和利车村。大山里的每一位老人都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故事书。哪里有古民居、哪里有古迹、哪家的老手艺独一无二……老人们总能说得头头是道。照车村的移民老人许重垦带领采风团走进他们移民照车村后建成的集体厝。这六排保存尚好的集体厝,如今成为福建首批传统村落代表之一,几排老屋,便是一段恢宏的水库移民史;利车村的利车小学颇为特殊,小学部仅余一位老师和一个学生的孤独课堂,引得采风团的一位老师即兴创作诗歌一首,抒发内心百味感触;照车村的老手艺棕轿的第五代传人展示了他未完成的棕轿艺术,细致竹藤编就的小鹿和文字,活灵活现,令采风团一行惊叹不已……

      再次跟随采风团走进常太是2015年12月24日。那日天下起了蒙蒙细雨,薄薄的雾气打湿脸庞,一丝惬意,不觉清冷。登高远眺,青山如黛,雾里看山看水看树与老屋,辉映成一幅幅泼墨国画。难怪省旅游局要将“海西最美乡村”的称谓颁给常太。

      常太马院雾中观景、外坑村瓦砾中追寻历史、金川村老树林里考究古牌匾……踩着康庄大道或瓦砾,打伴前行,这里看看,那里瞧瞧,搜寻记忆,体验变革。坍塌的瓦砾,淹没的废墟,让人总有一种不得而说的感觉,风烛残年的老屋,容易令人追想:这里也许有过许多动人的故事;而历史年轮向前所带来的变革与发展,却也又教人欣喜与感慨。

      在金川村,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金川村有“三宝”,一是莆田唯一可见的金竹,二是磨刀石,三则是村里一块自嘉庆年间遗留下来的古牌匾。金竹的叶、根、竹皆是金黄色,老人说,郑成功纪念馆前种植的金竹以及福州于山的金竹,最早便是从金川村引进。村中的古牌匾更是有故事:金川多有畲族,以蓝姓居多。嘉庆年间1805年,该村畲族祖先蓝禹凤获封“寿官”,由皇帝钦赐牌匾“鸿光媲美”。历经数百年,这块牌匾依然完好,彰显着旧时荣耀。村里的老人也说不上来“寿官”是何种官职,采风团里学识渊博的学者现场普及道,寿官是对寿星的一种别称,是一种官方授予的称呼,主要是八品或九品。寿官主要分布在明朝和清朝各个时期,按照明代的制度,这是个虚职,又是一种荣誉。奖励“德行着闻,为乡里所敬服者”,只有官帽官服、没有爵位。受赐年龄最初为百岁,到万历以后降为七十岁。只在恩诏颁布时才得以赐给,整个明朝三百多年里仅授过十九次。村里的老人答,老祖先蓝禹凤确是在七十岁时受封。这一段历史,因着这一次采风活动,也有了新的注脚。

      “道听途说”的特色景观与历史人文教人迷醉,而更令人迷醉的是作家、诗人、学者们轻松洒脱的举态。他们全然没有条条框框,板板眼眼,如此尽情地去拥抱自然,拥抱历史,拥抱真实,无怪乎他们可以现场即兴作诗,或者次日便能做成文章。而休息时也很是热闹,老学者的博学多闻成了第二“采风现场”,关于莆阳历史文化的渊源,比起当地居民更加了解得透彻、深入,再听君一席话,一段尘封多年的历史,便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莆田城市发展迅猛,悠久的莆阳文化积淀却如一坛陈年老酒,不管什么时候品来,都会让人满口留香,浅醉微微。而采风创作活动,它不是水,却比水绵长,它不是风,又比风清爽,它就是一抹山林的翠绿,孕育着精神上的“桃花源”,为莆阳大地护一方山水相依,留一片无霾净土。◇晚报记者 欧碧仙  文/图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