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仙游边界行:一湾碧海绕锦湖

    仙游边界行:一湾碧海绕锦湖

      “仙游边界行”行程走过一半,首次接触到属于仙游的海,记者走进古下、海地,体验渔民生活,感受妈祖文化——

    点击查看原图

       2014年6月4日,我们从海拔1803.3米的首站——闽中第一峰石谷解出发,到今年2月6日已过半年多,“边界行”行程也刚好过了一半。过崇山峻岭,看山花野草,听落叶萧萧,“仙游边界行”大型系列采访第33站,记者一行来到枫亭镇锦湖村,首次接触到属于仙游的海。

      我县共有海岸线总长四五公里,锦湖村便占去1.5公里左右,这里地处湄洲湾南北岸的结合部,南临经济发达的闽南地区,在“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新机遇下,成为全省海岸线链条上不可断裂的一环。

      拥有重要一环的锦湖村位于枫亭镇南部、枫慈溪下游的沿海地段,距镇2.5公里,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500亩左右,东与惠安鸠林村相连,西南与耕丰村、秀峰村相邻,北与霞桥街、辉煌村隔海对望,下辖海地、古下两个自然村,现有人口3008人。

      锦湖村位于莆仙泉交界之处,福厦公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海地村民长期以近海渔业捕捞为生,古下传统砖瓦曾一度成为村中主业,故素有“海地鱼类味鲜美,古下砖瓦质优良”之称。

      “如今村里拥有43艘渔船,是全县拥有渔船最多的一个村。”枫亭镇人大办公室主任、该村挂职第一书记范志平说,我县靠出海捕鱼为生的村民大多聚集在这里,一年四季有吃不完的海洋美味。

      这天,天气晴好。也许是临近海的缘故,一踏入锦湖村便能感受到湿冷厚重的海风。海边的人极为热情,听说有记者来访,村干部以及老协会的4位老人们早早便到村部等候。

      在海地,十有八九的老人是出过海,打过渔的。退休老教师卢德珍、老村支书朱国平就是其中的一份子。据老人们介绍,过去这里家家户户都以打渔为生,双手摇橹,北可至浙江省东海域的舟山群岛,南可达广东省汕头市,改革开放后,渔港码头还有专门运送物资的货船,将蔗糖、桂圆干、砖瓦等特产通过水路运往各地。

      “打渔很苦很累,但海边人以此为生,没办法,咬着牙根也得去学去做。”卢德珍说,打渔起早贪黑,睡眠不足,生活没有规律,但解放前这仍然是海地人世代相传养家糊口最有效的途径。“11点前,所有的渔船会全部回到村里”。

      突然有人算起潮汐时间,几位老人便邀请我们前往入海口等待渔船的归来。尽管天气寒冷,枫慈溪入海口还是聚集了几十名村民。果然,11点整,所有的渔船慢慢悠悠,一一回到停泊点,村民们有的帮忙卸货,有的光顾生意,有的纯粹打个招呼就走。在海地,“今天出海啊?”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问候语。

      村民朱风庆今年42岁,是捕鱼归来的人员之一。5日晚11点,他便与妻子出海了,半个小时前渔船经过泉港区东吴村,妻子就已上岸,带着捞上的新鲜海鱼开始当天的买卖,他则回来补觉。朱风庆告诉记者,他只是不想荒废祖宗留下来的资源和手艺。夫妻俩忙碌个一年,也能挣个10来万元。两年前与他出海的是他的大儿子,因受不了海上作业的艰苦,孩子最终选择去打工。他说,如今前往镇上打工的人越来越多,而村里从事渔业的人越来越少,最年轻的渔民杨其武27岁,也是半渔半工状态。

      “过去用的是手摇木船,大家都将北部万寿塔的灯火当做灯塔才能找到回家的路。”庄明华老人说,现在大家用的都是汽油艇,方向更易控制,但“灯塔”还是在的,保佑大家平平安安归来。

      庄明华说的“灯塔”不是别的,而是海上女神——妈祖。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这一信仰的产生繁荣与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当地居民海上活动的频繁。

      在锦湖村,不管是紧邻海岸线的海地,还是身居内陆的古下都供妈祖神像,妈祖是锦湖村村民主要信仰。海地自然村的龙聚宫建于明洪武八年,妈祖神像也于当年自湄洲祖庙分灵,清光绪年间及近代均有修缮;古下自然村的震龙宫始建于乾隆年间,后也多次修葺,并于2012年捐资重建,妈祖神像雕塑庄严,形态逼真,对称均匀。如今,妈祖不仅仅是渔民的女神,更是全村人的守护神,这里从早到晚都有虔诚的信徒香客轮流固守香火,祈求妈祖保佑平安、丰收。

      长期沐浴在妈祖文化中,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也时时影响着这片土地的人们。2014年5月28日,枫亭渔民杨英明海上救起4名泉港女,经我市和泉州主流媒体报道后,社会反响热烈。而在这个临海小村中,驾船救人的事迹对村民们来说已是常事,“能把她们全部救起,那全靠妈祖庇佑。”同杨英明一样,这里的人沉浸在妈祖的福泽之中,同时也发扬着妈祖济世救人的慈悲大爱精神。

      海地海鲜  野生新鲜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枫亭镇锦湖村海地自然村,一艘艘8米长的树脂渔船并排在河岸边。位于枫慈溪入海口的海地渔民世代以近海渔业捕捞为生,海地则素以鱼味鲜美名扬枫亭。

      每天涨潮之时,渔民便会划动双桨归来。而捕获的鱼则会提前一两个小时“上岸”,途中经过渡口的时候,它们会被交给早已等候在此的亲属,或由船上的另外一人拿到集市或附近的镇、村上出售。捕捞上来的有常见的螃蟹、虾、章鱼,还有鲫鱼、鲈鱼、黄鱼、虾蛄、黄花鱼等,而有一些连渔民都不知道的鱼类,他们统称为:杂鱼,这些鱼一般由渔民自己带回家。

      渔网、头灯、油桶、热水壶等,是渔民出船必备品,刚出船回来的渔民朱风庆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分工合作,一个放网,一个撑船,每次一般能捕捞到30-40斤的鱼。由于捕捞上的鱼,属于野生的海产品,也赢得了很多消费者争相订购。其中,鲫鱼的价格35元/斤,乌鱼的价格20—30/斤。“野生的鱼不怕卖不出去,只是现在的鱼越来越少了”。

      全村最年轻的渔民杨其武说,跟随父亲出海捕鱼虽然冬冷夏热,环境艰苦,但是比去鞋厂上班自由,每次出海捕鱼量少则二三十斤,多则两三百斤,一年至少可以挣个10多万元。

      古下砖瓦   红色记忆

      枫亭镇锦湖村的人除了捕鱼是把好手外,还有一项好手艺——烧瓦,这是一项流传上百年的手艺。

      村里还有一个烧瓦厂记录了红瓦片曾经的辉煌,记者采访时,窑里正烧着瓦,窑顶的排气口还冒着热气。烧瓦厂的前任主人是年过八旬的梁顺发,现在他已经将厂子交给儿子管理。

      梁顺发经历过瓦片供不应求的年代,他告诉记者,钢筋水泥走进农家之前,瓦片的销量非常大。锦湖村的瓦片甚至乘船销往泉州、湄洲岛等邻海乡镇。记得有年湄洲岛下冰雹,岛上房子房顶的瓦片都被冰雹打破,厂里还接到公社下达的为湄洲湾人民烧瓦的任务。

      但那时手工制瓦的效率非常之低,梁顺发告诉记者,以前一个人一天从早忙到晚只能制作约300块生瓦片,而现在用机器,一人一天至少能制二三千块生瓦。

      梁顺发介绍说,烧瓦,顾名思义,烧是关键。小火烧10多天,大火烧一个月,再闷,最后待冷却后才能出窑。慢工出细活,两个月才能出一窑瓦,烧瓦期间丝毫不能懈怠,是个辛苦活。

      如今瓦片已不是盖房的必备品,但仍有销路,主要销往山区,山区人盖房喜欢再搭个屋顶,一来保护水泥屋顶,二来还能隔热。

      太平亭望太平

      2月6日,记者走进位于锦湖村的“太平亭”,却发现里面有尼姑、和尚,还有一名梳着发髻的女子。而在寺内,还挂了2块某某投资有限公司的牌子。

      周围村民介绍,这里原本是太平亭,现在却被改为太平禅寺,带发修行的女子是和尚收的弟子。而原在太平亭佛堂的几个尼姑,却在偏殿居住。

      据悉,太平亭佛堂创建于同治甲戌年,传至静果、持平俩师姑,历经100多年已是破烂不堪。1992年初,乡村代表曾联名致信马来西亚坚藻法师祈求捐资支持翻、扩建佛堂。后经各有关部门审批后,于1993年8月由市宗教局批准动工翻建。

      据太平亭的老尼姑介绍,在这里呆的久的那名老和尚原是被安排在此搞基建的,包裹,房子建成后他不仅没有搬走,还私自将太平亭改为太平禅寺。此事曾遭到枫亭锦湖、下桥、下街、兰友、学士、秀峰、耕丰等7个村代表的反对。据介绍,主殿及另一偏殿内常住者为“老和尚”及其母亲另有一名“经常抽烟”的和尚,以及那个带发修行的女子。

      提及投资公司,寺里的一名和尚称建这个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募集善款。

      锦湖村村民担忧,若是“太平亭”与“太平禅寺”纠缠不清,恐引发冲突。

      难得一见织渔网

      海边村庄里的人必须是会织渔网的,锦湖村海地60岁以上的村民不论男女也都会这项手艺。

      锦湖村的老支书,75岁的朱国平向记者描述了织网之复杂。麻线泡水后纺成粗线,再用竹子做的梭子一针一针地勾,而且每隔十二目就要加铅块,增加网的重量。

      朱国平说,织的网犹如女子头上的发网一般,一天只能织一寸二,而且只能织成圆形网。这种网面积小,捕鱼效率也低。眼下大多数渔民都是用买来的流水网,轻便还高效,是手工织的渔网所不能比拟的。

      现在海地的村民虽然还都是靠捕鱼为生,不过由于自己织网的成本比买张网还贵,因此织网在海地便成了只有偶尔才能见到的风景。更多的被用于补渔网。

      百年古厝传祖训

      外观古色古香的锦湖下行古厝同样有着上百年历史,古厝被保护得较好,屋外墙面上从广东买回的彩色贴砖历经百余年仍色彩鲜艳。

      四五年前房子曾着过火,房主将屋内重新装修一新,使古厝内部显得通透、宽敞、干净。古厝里还住着二三十人,记者前往采访时,房里住着的人都已经外出打工了,只有73岁的薛金烟正在忙着家务活。她和老伴已经习惯了古厝里的生活,不愿搬去孩子的新家。古厝里住了几十年的薛金烟对古厝的历史却不了解。

      记者翻开陈氏族谱,当中记载房主建造者是陈子清,生于1850年,卒于1919年,少时在湄洲岛贩鱼,勤俭朴素。现在古厝门前的“念前辈辛劳创业,望后代勤俭持家”对联应该就是因此而来。

      陈子清后来在现在的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鸠林村南庄和锦湖村古下开设商行,称为万顺号,并在古下建有“九间厢”平屋大厦一座。

      族谱中还记载陈氏一族是从莆田阔口移居南庄,后又移居古下,因开设商行,故称“下行”。因此直至现在,每年南庄元宵游神,都会游到古厝。

      海边村主任最怕台风天

      2010年开始担任锦湖村村主任,作为沿海村庄的村主任,梁清顺最怕夏天,因为夏天为台风多发季节。

      就在他担任村主任的第一年,便遭遇强台风。海水涨至齐岸,再涨就要漫过堤岸,而堤岸旁就是民房,当时市、县领导都来了。好在最危险的时刻发生在白天,村里立即行动起来,将处低洼地、危房里的村民,以及老弱病残紧急转移,确保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这样的紧急情况每年都在重复,往往台风来的前一天村里边开始布置了。梁清顺说担任村主任至今,就是去年的夏天,没有强台风,过得最安心。

      村里的工作零碎而复杂,面对困难只能多想办法解决,梁清顺说。而作为一名村主任,他最大的心愿还是希望今年也风调雨顺,这也是他和锦湖村村民共同的期盼。

      保护与发展应比翼双飞

      站在枫慈溪畔,当潮水慢慢上涨、涌来的时候,便会看见一个个渔民划动双桨,驾着轻舟,陆续归来……而当泛舟溪海交汇处,发现岸边的红树林郁郁葱葱,湿地上的白鹭或停留,或飞翔,远处漫无边际的大海,正与天相接。这是锦湖村独有的一番景致,令人心旷神怡!

      素有“护岸卫士、鸟类天堂、鱼虾粮仓”美誉的红树林景观的出现,这与我县近年来开展的“海漂垃圾”整治工作息息相关,县有关部门和镇村两级不断加大垃圾整治资金投入力度,增聘卫生保洁员,采取垃圾清理回收的方式,整治入海口生态环境,还枫慈溪一个宽畅清洁的河道。

      对于渔民而言,海就是他们的生存之源;对于锦湖村而言,湿地更是他们的未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类垃圾与日俱增。这里,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的海地人,也曾感叹鱼越来越少了。

      因此,治标更需治本,更需要持之以恒。治理枫慈溪入海口垃圾,保护湿地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整治入海口,保护红树林,并不能仅仅单靠捡一下垃圾,更应该从源头上抓起。不仅需要政府更给力地想法子谋治理,也需要老百姓更自觉地改变想法和观念,保护与发展“比翼双飞”,这样才能还枫慈溪一片碧蓝,还湿地生态一片宁静,让锦湖村的渔民能够真正世世代代“靠海吃海”。仙游今报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