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仙游边界行:一杆秤子筑秀峰

    仙游边界行:一杆秤子筑秀峰

      “候揽人拿秤杆”,村民们把秤杆拿在手中,装在心里,吆喝着走天涯。如今,该村不仅是禽苗之乡,还是“苹果村”——

    点击查看原图

      这些鸡蛋正在进行“智能孵化”。

    点击查看原图

      不少村民家里都有个“手机中转站”。

      1月30日,“仙游边界行”大型系列采访活动的中点站,采访组一行来枫亭镇的秀峰村,这是个特点鲜明的村庄,这里的村民们心中装着一杆秤子,吆喝着,走天涯。

      如果说枫亭是仙游的南大门,那么秀峰村便是这南大门的入口,这里是泉州往仙游的必经之路。秀峰村和泉港区界山镇交错,形成插花地,互相往来密切。

      秀峰村面积不大,仅4平方公里,人口4218人。宋初,村人陈洪进一家10人包揽封侯,此处易名“侯揽”(当地人也称为“侯榄”)。这是一个丘陵村庄,曾经是恶劣天气里邻村村民躲避洪水的好去处。但土壤贫瘠,因此秀峰村人历代都会做些小生意,“候揽人拿秤杆”这句话对仙游人而言耳熟能详。

      “哎……蛏呦……”这样的吆喝声许多人一定很熟悉,甚至现在一些村庄依然能听见。秀峰村本身并不临海,村民却将泉港蛏、海蛎卖到全仙游各地。老一辈人都是一根扁担一肩挑,走遍全城做买卖。改革开放后,村民曾金桂接过秤杆时,聪明的秀峰人已经开始利用分工,让买卖做得轻松一些。一部分村民专门负责发货到各个站点,曾金桂就住在大济,海货送抵后,他便走街串巷吆喝起买卖来。

      是的,走街串巷,这是很多秀峰人的生活方式。秀峰人肩上的担子里除了海产品外,还有禽苗。莆田新度、仙游秀峰,这两个村庄是全国有名的禽苗专业村。

      如今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工具不断推陈出新,人们从市场里就可以买到新鲜的海产品,挑海产品的人部分改行卖起了干货,部分将担子里的货物换成了禽苗,只是摩托车、三轮车代替了扁担。“村里有一半的人是靠卖禽苗营生。”村主任蔡文财说。

      秀峰村和泉港的鸠林村的插花地里,外号“三九”的鸠林村人在这里办了一家专门的禽苗加工场。“三九”便是排行老三的孩子,这样的外号许多仙游人看了应该会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三九”会说闽南话,也会说仙游话,他的爱人是秀峰村人,禽苗场里打交道更多的也是秀峰村人,他也更习惯讲仙游话。4岁的孙子在枫亭镇上的一家幼儿园里读书。

      “三九”的禽苗场里共有6台电孵机,一次能孵10万颗蛋。他做的是订单业务,下单的人提供蛋,负责销售,他只负责孵化。不过近期,由于受到禽流感的影响,场里的业务暂时停下。“过阵子就好了”,“三九”倒也不着急,小女儿今年要参加高考了,这事更让他上心。

      秀峰村的禽苗远销江浙等全国各地,杭州萧山禽苗市场里,陈德勋曾在那里做了8年的禽苗生意。外地生活不便,生意也不稳定,2000年,陈德勋回乡开启另一番事业。这是另一个走街串巷的买卖——回收旧手机、旧手表。

      秀峰村还有“苹果村”之称,这里的村民大多用的是苹果手机。陈德勋的家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盒子,旧手机零件拆下来,分类归置其中。这里是一个中转站,村里有两三百人正行走在全国各地的犄角旮旯里,随身携带一个小喇叭,小喇叭重复播放着回收旧手机、旧手表的吆喝声。他们十天半个月就会回村一次,因为现在手机更新换代快,废旧手机要赶紧拆卸,按品质分类完后,通过快递寄往广东,才能卖到最好的价钱。干这行其实也不简单,陈德勋是吃过很多亏才学会分辨零件是否有用,甚至简单的修理,维修后的二手机也能为他增加收入。

      今年对于秀峰村来说还有一件喜事,位于秀峰村的仙游开发区五里岭片区的开发建设写入了2015年我县政府工作报告。这片开发区征地600多亩,已有通用电梯等多家企业入驻,现在村里也有部分村民就在工厂里上班,就近就业,方便不少。

      妈祖宫庙传承信仰

    点击查看原图

      海上信奉妈祖,这个信仰在靠海的秀峰村中百年传承。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该村一妈祖宫处,明亮的天井、宽敞的内设、不灭的供灯,妈祖宫典雅庄严。

      妈祖宫坐东朝西,背临太平港、西倚天马山、北依塔斗山、南对九峰山,迄今八百多年的妈祖宫在秀峰村中,村民虔诚信奉,也多次修葺,仍保有明末清初古建筑风貌。

      在宫庙内部走上一圈,色彩丰富的壁画令人目不暇接。细细看去,上厅壁上两旁各是39幅瓷彩画幅,分别讲述陈靖姑生平及施济众生的故事、观音菩萨普济众生的神话传说。两边瓷彩画幅上方又有十八罗汉画描。往外走,堂内下厅共用122幅彩画介绍妈祖出生、伏妖的传说和林龙江生平及抗倭救命事迹。历史的一幕幕生动显现。

      据史料所载,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夏,福建发生严重干旱、瘟疫蔓延,里民苦楚难鸣,纷纷向湄洲妈祖祈求保护,妈祖灵验,果真喜降甘霖。是年九月初九日,由该村陈姓族人倡议,率领村民从太平港(霞桥港)搭船前往湄洲祖庙向妈祖叩拜谢恩,并捧回一尊妈祖神尊,在侯揽自然村建造了一座妈祖宫宇。如今,800多年庇护乡民的妈祖文化,依然在秀峰村传承和发扬。

      陈郡王祠彰显精神

    点击查看原图

      位于后榄村的陈郡王祠,亦称德星祠,建于宋代,是八闽最早的祠堂,原为宋南康郡王陈洪进故居。《仙溪志》载:“陈郡王祠在连江里侯揽乡,有德星堂三字,蔡君谟书。”陈洪进“纳土归宋”后,举家迁往河南开封府定居,仅留四子陈文琐在后揽。陈洪进病逝后,陈文琐建“陈郡王祠堂”,以作纪念。元代后,祠堂改为“神庙”、“三教祠”,仍奉祈陈洪进等人神像。

      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德星堂始建于宋朝,是陈洪进之子陈文琐为其建立,宋朝端明殿学士蔡襄为其书匾日“德星堂”,后于2004年重建。

      他们说,陈洪进在五代国家动乱中保护泉漳等地社会稳定,为发展生产和海外贸易,促进国家统一等方面做出历史贡献。他热爱家乡,倡建全安庄(徒门新庄后山),兴修水利,发展农桑以及其女陈玑修建“金钗沟”、种植“十八娘荔枝”等事迹,民间广为传颂。因此,作为奉祈陈洪进等人神像的德星堂,秉持陈洪进等爱乡爱民的精神,德星堂热衷于慈善事业,经常组织群众帮助老弱困难群众,为他们送去一点温暖。

      据悉,历史上,枫亭驿道曾经“从北街渡桥经霞,抵侯揽。”今日,福厦高速公路从后榄村经过临近太平港,水陆交通两便。因此,当地拟建陈洪进纪念馆、雕塑陈洪进石像,与“同德堂”、太平禅寺(太平亭)、廻龙宫等古迹名胜,组合成新的旅游参观景点。

      新道路作过年礼物

      枫亭镇秀峰村占地面积只有4平方公里,村道狭小破旧,已经无法容纳日渐增加的家庭轿车,尤其每到过年返乡之时,行车停车都是个问题。

      该村在外打拼的村民数量颇多,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回乡盖起了大房子,也添置了家庭小轿车。今年,即将返乡过个欢乐年的他们会有个意想不到的新年礼物——一条500米长的乡村新道,以往拥挤泥泞的道路交通将有所缓解。

      为了改变人多车多路难走的现状,秀峰村在2014年集资修建了这条500米的水泥道路,用于分流村内部的车辆。由于资金所限,这条位于村庄东侧的道路并不宽敞,仅3.8米宽,但在不少地方留出了车辆交汇的位置,尽可能方便行车。另外,这条路上已经安装了12盏路灯,即使夜晚通行也较为便利。

      据介绍,秀峰村计划2015年再建设一条东西走向的270米水泥路,进一步缓解交通不便的现状。

      村干部就是为民服务

      1月27日,49岁的村主任蔡文财详细讲述着秀峰村的概况、产业、民风民俗,带领着记者走遍4平方公里的村落。

      蔡文财2000年开始担任枫亭镇秀峰村副主任,2006年始任村主任。他说,做乡村工作,以前比较多是征收农业税、抓计生,如今工作更多是为村民办理社保、医保,发放农民种粮补贴,更具服务性质。“现在不叫干部,就是为村民服务。”他说。

      在“侯揽人拿杆秤”的秀峰村中,早些年头也在外经商的蔡文财与该村村民有着相似的经历,村里人从收手机做起,将小生意做大,回老家盖房子,也让村居面貌一步步提升。

      当干部的这些年,蔡文财的心里有了一本“生意经”。他指着闲置的田地说,农村劳动力多数外出,希望能为村民组织规划,将闲田出租。行走在村庄中,水泥路的村道在近年来得以修建,可他仍频频表示“还是太窄了”。他说,路修通了,再进一步跟进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村里的亮化、绿化,比如村里新学校的建设,努力为村里乡民提供更为宜居的环境,也让更多的村民真切感知到家乡的变化,感念乡情。

    点击查看原图

      这条路是秀峰村和鸠林村的分割线,但村民的房子和生活却没有明确的分割线。

      车鼓队常出乡表演

      记者到达时,由枫亭镇秀峰村40名35至48岁女性组成的侯揽妈祖宫女子车鼓队正在广场上演练,统一的着装,统一的发饰,整齐的乐器装备,这个只有重大节庆才能上演的“大戏”吸引了许多村民前来围观。

      队伍里的排头兵擎着代表本队伍名称的旗杆,后面整齐排列着一众队员,两人按照旋律旋转着花纹繁复的罗伞,其余者有的敲鼓,有的打钹。动静一出,围观的村民有的抱着小孩闻声而来,有的站在自家门前欣赏,还有的干脆坐在路边的三轮车上,欣赏这出热闹。团团围观的人群和喜气洋洋的表演,让这里立马“制造”了春节的喜庆氛围。

      据村民陈素莲介绍,这支女子车鼓队成立已有3年多的时间,每逢春节、妈祖诞等重大节庆日就会表演庆祝。她们的演出场地不仅在本村,还声名远播,为园庄等其他乡镇的宫庙表演,“乐器都自己保管着,一听到召唤大家就会立即聚集起来,我们像做事业似的来做这支车鼓队。”

      “称杆”村的生意路

      行走在秀峰村,随处可见那些低矮的用石块建成的房子,有着很地道的海滨特色。而穿插在这些古朴的房屋间,是各种各样的工厂企业和店铺、小卖部,星罗棋布。

      秀峰村地处丘陵,山峰秀丽,故名秀峰。耕地多为山坡地和园地,水田较少。粮食不能自给。所以,历代以来村民多以肩挑小贩,卖蚵、卖蛏及其他什物贴补生计,凡海产、山货、禽苗、水果、肉类、日常用品……无不经营。故秀峰的“称杆”远近闻名。

      改革开放至今,秀峰村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24国道穿村而过,福泉高速公路、动车铁路干线也从与该村交界的鸠林村、耕丰村处穿过,秀峰干道也在该村内延伸于泉港区和园庄镇,加上村道纵横交错,组成了密如蛛网的交通网络。借由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以及当地村民的踏实勤劳、吃苦耐劳,成为了我县的禽苗专业村以及全县第一个“信用村”,并多次荣获市县文明村的光荣称号。据仙游今报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