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妈祖颂》为“海丝”文化原点喝彩

    《妈祖颂》为“海丝”文化原点喝彩

      首部同题同韵颂圣贤作品 彰显莆阳文化的精神力量 主创者做客《新闻沙龙》谈诗书联袂五年自发打造的感人故事

    点击查看原图

      在妈祖信俗申遗成功五周年,妈祖故乡莆田作为“海丝”文化原点广受关注之际,《妈祖颂》一书正式出版。新年前夕,由正荣集团和湄洲日报联合举办的第76期《新闻沙龙》邀请主创人员谈海峡两岸三地诗人和书法家以同题同韵诗书联袂的独特形式,再现“曲水流觞”的文化现象,和蕴藏其间的妈祖情怀,以及书籍的文创特色。图为沙龙现场。

     

      跨越海峡的心灵唱和 穿越古今的精神讴歌

     

      历五载打造史上首部同题同韵诗书联袂颂圣贤作品 彰显妈祖故乡作为“海丝”文化原点的自觉和自信 ——《新闻沙龙》邀请相关诗人、书法家畅谈自发创作演绎《妈祖颂》抒发妈祖情

    点击查看原图

     

      同声相应 抒不完的情怀   ●《妈祖颂》同题同韵诗首唱、主编彭嘉庆讲述倾心倾力打造历程

    点击查看原图

      在妈祖信俗申遗成功五周年之际,在妈祖故乡作为“海丝”文化原点正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之时,《妈祖颂》正式出版。新年前夕,由正荣集团和湄洲日报联合举办的第76期《新闻沙龙》专题予以聚焦。湄洲日报社社长、总编许晨聪主持本期沙龙。

      作为《妈祖颂》诗的首唱,书籍的发起人和主编,定居厦门的莆籍乡贤、诗人彭嘉庆特地回乡参加沙龙,他现场讲述了《妈祖颂》成书的来龙去脉。

      祖籍仙游的彭嘉庆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还是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在研究莆田九牧林时,他十分关注妈祖,为此对妈祖信俗申遗格外热心。2009年,妈祖信俗申遗成功,成为我国首个信俗类的世界遗产。“这是妈祖文化从莆田走向海内外,遍及全世界的象征!”有感而发的彭嘉庆当即作诗“鯑山螺港结新缘,千载神灵圣迹玄。商旅平安崇懿德,闽台和解奉真诠。九州顺济群生福,两峡讴歌众彦贤。共仰母仪敷厚泽,河清海晏艳阳天”颂妈祖,并把这篇《妈祖颂》诗作交由《湄洲日报》刊发。

      不久后,彭嘉庆前往福州拜访他的书法老师林天衣。当时,这位已经98岁高龄的台湾着名书法家看到他的诗作后,连声叫好,当场泼墨挥毫写下“妈祖颂”三个字,而后老人兴致勃勃,又抄录下整首诗。彭嘉庆透露,这套书在北京定书名时,原本有五六个书法家书写的“妈祖颂”三字可供选择,经过反复推敲,大家一致认为台胞林天衣老师书写的最为合适,最有意义。

      当时,恰逢省扶贫“两会”常务理事会在莆田召开。妈祖信俗申遗成功让与会莆籍乡亲、在莆工作过的政界人士感到振奋。吴建华、李金贤、林育华、蔡尔申等从报上看到彭嘉庆创作的《妈祖颂》诗后,也一齐步韵和诗。此后,莆田市诗词学会也发动诗词界人士一起,开展同题同韵颂妈祖和诗活动。

      同题同韵颂妈祖和诗活动引起省内文化界的关注。家居福州的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卓斌青、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剑峰等也相继发动福州的诗人和诗。厦门、龙岩、漳州、三明的诗人闻讯后也纷纷加入。就连省外诗人也加盟创作。活动继续延伸,重庆市的中国韵律诗歌学会会员尤其踊跃。而后在海峡两岸诗词、书法界也激起强烈的反响,诗人、书法家云集,涵盖台、港、澳和内地12个省市,他们中既有两岸文化界名人,诗词、书法爱好者,也有离退休老人、机关工作人员等,参与激情十分活跃,如此盛况,让人想起历史上“曲水流觞”的文化现象。

      2009年11月2日,在妈祖金身巡安兴化活动启幕之际,《湄洲日报》特辟专刊集中发表同题同韵颂妈祖的《妈祖颂》诗作,为妈祖故乡千年盛事献礼。不久,中国着名诗人于海洲主编的《湖海英华》诗词专辑再次将专刊收录。

      “同题同韵颂妈祖和诗活动的效应还在继续扩大,两岸三地赋诗人数达到上百人,众多书法家也自发书写诗歌,还有人和诗并自书,其中不乏名家、大师,使活动演化成为文坛盛事。这种以同题同韵诗颂圣贤,不仅在妈祖传播史上无前例,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属首创。这些资料弥足珍贵,如不及时收集,太可惜了!”手捧《妈祖颂》,彭嘉庆激动地说,尤值一提的是,莆籍乡亲、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陈至立专为《妈祖颂》题写“弘扬妈祖精神,建设幸福家园”,让人从中领略到不同寻常的深意。

      经过反复商讨,由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监制,湄洲日报社出品,选辑了81首诗及81幅书法作品,寓 “九九”之意,编辑《妈祖颂》书籍,在2014年农历闰九月初九妈祖羽化升天纪念日样书面世。新年前,在湄洲日报社创刊30周年之际,正式出版,并限量发行1900册。这套书历经五年时间,凝聚着众多人士的心血和智慧,所有作者和出品方参与者,均不领取任何稿费和其他酬劳。参与编辑的热心人大多年逾花甲,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完成这一意义深远的作品。

      陈象喜:“海丝”题材亮点展现

    点击查看原图

      《妈祖颂》是海峡两岸三地诗人、书法家自动发起、自愿参与唱和、挥毫的颂妈祖活动。沙龙上,莆田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象喜为《妈祖颂》点赞,称其同题同韵、诗书联袂的表现形式,情乃真、意亦切,结集出书的举动、精神难能可嘉。

      陈象喜说,妈祖一生扶危济世、舍己救人的博爱精神,不但与中华大文化的孔孟之道相吻合,更是妈祖文化的精华所在,当值称颂。此书的出版,不但对弘扬妈祖文化、妈祖精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更是“草根”人做“草根”事和当下契合“海丝”主题的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妈祖作为来自民间的普通人,也是一个“草根”的代表,与本书的草根性既有异曲同工之妙。她生在海岛,长在海边,业绩在海上,直至去世后“升天”为神,也离不开海。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民间女子,成为如今亿万人崇拜的海上女神,形成妈祖文化,延伸出妈祖的大爱精神。相信《妈祖颂》这本书籍借着妈祖的光,也将永久流传。

      “海丝”是最近热议的话题。陈象喜说,妈祖信仰中渗透着传统海洋文化的痕迹,妈祖文化也从某一个侧面折射出传统海洋文化的特质。许多与妈祖相关的历史记载,包括历朝历代对她的封号,都证明了妈祖文化与海洋文化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

      所以,《妈祖颂》一书的出版,对于今天重走“海丝”路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凡是与“海”字相关的行业,都信仰妈祖,崇奉妈祖,祈求得到妈祖的庇护,相信《妈祖颂》书籍也能保平安。

      林文彬:为精美创意来点赞

    点击查看原图

      “看到这本书,我很激动,因为妈祖是我的本家。”在沙龙上,与《妈祖颂》书籍首次“见面”的林文彬说,莆田林氏有两位着名圣人,那就是妈祖林默娘和“三一教”教主林龙江,他们都是九牧林的后裔。得知这本高规格的歌颂妈祖的书籍出版,许多林氏宗亲都很高兴。

      身为城厢区文管办主任的林文彬还是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莆田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此次,他选择用隶书来书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省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彭会资的《妈祖颂》诗。他认为隶书传统、稳重,较适合描述、表达妈祖文化。

      1984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的林文彬学的是装潢专业,课程也包括包装学。当天,他一下子就被《妈祖颂》书籍传统精致的包装吸引住了。他说,作品采用目前世界最为先进的“四色宣纸”印刷,并配以工艺考究精美的皇家“包背装”。纯手工装订,采用从传统工艺中精制浆糊,可以长久收藏保存。包装制作上还体现莆阳地域红木、沉香、雕刻元素,彰显文献名邦人文特色。以往不管是诗集还是书法集都没见过这样的包装,这种构思新颖、布局巧妙,回归传统的包装值得推广。

      祁明规:浓墨抒写妈祖大爱

    点击查看原图

      《妈祖颂》书籍一函二册,以9寓意,九九八十一,精选涵盖海峡两岸三地的81位诗人、81位书法家作品。其中诗并书的作者,上下册各有12位。当天,做客沙龙的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莆田市楹联学会会长祁明规便是“诗并书”作者之一。

      “当时一位朋友告诉我,有个海峡两岸同题同韵共颂妈祖的诗歌唱和在流传,而且众多书法家也加盟泼墨书写这些妈祖诗,我一听就觉得这事很新鲜。”沙龙上,祁明规说,在朋友把原诗发给他后,他也开始写诗共颂。

      祁明规原是莆田八中校长,在校时曾教过语文,对诗、词、楹联尤感兴趣,他当时在校创立的全国楹联教育基地至今还在开展活动。在湄洲岛上,通往祖庙的第一道山门对联由他撰写,妈祖影视城、民俗会展中心的对联是他撰写的,金身妈祖、翡翠妈祖的对联也是他撰写的。他说,诗与联有相同之处,都是讲究平仄的。

      由于此前写过众多妈祖楹联,祁明规对妈祖事迹和精神有较深的了解,再加上已有现成的唱和诗韵,因此他创作这篇《妈祖颂》可以说是“一挥而就”。他说,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涵盖方方面面,在诗作里无法体现得面面俱到,此次他把角度定格在妈祖“博爱无私”的精神上。而后,他又用自己最擅长的隶书,重新用书法形式诠释妈祖精神。他认为,这种诗书结合的形式兼具可读性和欣赏性。以往铜版纸印刷出来的书法作品是印刷品,此次经宣纸印刷,看起来才是真正的书法作品。

      张明昭:也是草根自觉表达

    点击查看原图

      “妈祖信仰与其他信仰不同的是原生态与草根性。”沙龙上,网络诗人、仙游二中教师张明昭说,妈祖信仰根植于爱,根植于民间,根植于口口相授的传说,完全是原生态的,具有典型的草根性。

      其他信仰一般都曾经过编纂、整理,留下许多文本资料,如:基督教的《圣经》、佛教的《佛经》、道教的《道德经》等。唯有妈祖,一位渔村的姑娘,因救人而立庙,由人而神化,最后得到数朝皇帝加封,历千年而不衰,在全球拥有妈祖宫庙6000多座,信众2亿多人,却没有留下经文。

      张明昭说,《妈祖颂》的出版同样极具草根性,它是妈祖信俗申遗成功后,彭嘉庆先生率先赋诗以颂,而后草根自发、媒体助推的结果,参加者上百人。其间,又有众多人士自发加盟,为诗歌泼墨挥毫。而不少作者都是来自民间的热心人士或诗词、书法爱好者,也许称不上是专家、诗人或书法家,诗、书也称不上精湛,但每一份作品都出自一种草根的、原生态的爱,这种爱与妈祖的大爱融会贯通。没想到的是,这套书的策划、创意和出版之用心、用情、用力和制作之精美、精致、精辟,堪让诗、书大家羡慕,由此,为妈祖信俗留下一份珍贵的文本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与历史价值。

      张明昭说,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妈祖文化的研究,加强妈祖信俗的包装与宣传,进一步发挥妈祖信俗区位优势,促进两岸的交流、沟通与合作。

      杨丽芬:凸显浓郁莆田特色

    点击查看原图

      看到书籍中有彭丽媛唱过的歌曲《妈祖颂》,还有莆籍乡亲、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陈至立为书题词“弘扬妈祖精神,建设幸福家园”。沙龙上,莆田市诗词学会会员杨丽芬为自己作为一名诗作被收录进书的女性感到十分荣幸。

      她说,《妈祖颂》一书的出版,是集众多行家的智慧及力量,是具有历史性的创举,同题同韵、诗书联袂,包装制作考究、精致,将虔诚朝拜妈祖的香与书籍结合,在欣赏书法的同时,将文气、墨香融为一体,蕴意深远,极具欣赏价值和珍藏价值。

      杨丽芬说,为了该书的顺利出版,彭嘉庆老师等人经常熬夜,收集整理来自各地的诗稿,一次次打电话确认文稿。此书的出版发行,蕴含了多少人的默默付出,这与妈祖大爱精神一脉相承。

      杨丽芬说,点香,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表达对古人的一种敬仰、怀念,对先祖的一种追念。而在《妈祖颂》书籍中,同样也融入了“香”元素。妈祖又名林默娘,表现出大爱无声,通过点香也表现了对妈祖的崇敬之情。书中还融入了红木、雕刻等莆田元素,体现莆田“文献名邦”特色。《妈祖颂》的面世,将更深、更广地传播妈祖的大爱,还将宣传莆田的工艺、文化等。

      施春莺:诗书合璧永久传承

    点击查看原图

      沙龙上,莆田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施春莺说,她是妈祖的虔诚信徒,对弘扬妈祖精神,传播妈祖文化义不容辞。

      施春莺的这首和诗,从海峡两岸一脉五缘的渊源说起,歌颂了妈祖仁慈、博爱的核心思想,她希望以此与炎黄子孙同谒妈祖,为构建和谐世界出一份力,同时也抒发胸臆、浸润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

      施春莺说,本书用古诗的传统形式,弘扬妈祖博爱精神,借助古诗这一载体,对妈祖文化和传统题材进行演绎。这是前500年,乃至以后500年我们都会在做的传承妈祖文化的事,体现其无穷生命力。

      妈祖文化以妈祖信仰为载体,传播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此前,施春莺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宫庙内,看到当地将刘克庄写的关于妈祖的诗词编写成册,供华人阅读。她希望这套《妈祖颂》也能漂洋过海,被更多深处异国他乡的华侨华人所知、所读、所珍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全部诗词都请书法家写成书法作品,独出心裁,用宣纸印刷而成。全书诗情盎然、翰墨飘香、神形具现、堪称一绝。沙龙上,施春莺希望这套书带着妈祖的灵光,承载着信众黎民的心声,流传千古。

      《妈祖颂》编委彭建民:历经五载终圆梦

    点击查看原图

      “这本书编撰了5年,我也做了5年的妈祖梦,每次都梦见这书已经编成出版了。”沙龙上,《妈祖颂》的编委彭建民说,如今美梦成真了,他感到非常欣慰。

      81位诗人、81位书法家,彭建民是其中唯一一位诗并书、还兼篆刻的作者。这位73岁的老人退休前是莆田五中的教师,教的是政治课。5年前,他受邀参与《妈祖颂》编辑。

      彭建民说,他的老家拱辰街道张镇南萁村有一座天后宫妈祖庙,从小耳濡目染,妈祖文化早早就影响他。他还曾在湄洲岛生活了5年,妈祖祖庙成了他心中圣地,他对妈祖文化、妈祖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次,他写的《妈祖颂》诗作的素材都是从妈祖故事、妈祖传说中提炼出的。诗作配的书法字体是他最擅长的草书。收录书中的还有他篆刻的一方妈祖印,印上刻着“湄洲妈祖,圣德配天,泽覃海宇”12个字。其中,“圣德配天”和“泽覃海宇”取自湄洲妈祖祖庙里的两块匾额上的题字。他还篆刻了8个“同题同韵颂妈祖”印章,作为书籍包装配套呈现。

      “这套书来之不易!”彭建民说,编辑《妈祖颂》,让他吃尽了“苦头”。同题同韵讲究的就是韵,在审阅诗稿时,首先就是查韵,如发现不同韵,他得改成恰当的韵脚。比如,有句“曾览群书言化迹”的“言”就用得不对,后来改成“传”字。此外,还得检查书法作品,水平层次不够的得换人,前后至少换了将近20幅作品。为了精益求精,这套书稿他至少校对了10遍,修改的书法作品有26幅。此外,这套书从莆田、到厦门、到上海、再到北京,再到扬州,先后印刷过4个版本样书,但始终未能满意,一遍遍提升、修改,最终第5次印刷成就了这套具有艺术魅力和珍藏价值的版本。

      彭建民说,编书期间,他的老伴患了脑萎缩,瘫痪在床,他既要照顾老伴,又要编书,压力很大。4年前老伴去世了,93岁的母亲又病危。压力大时,他也想过放弃编书,可是“有始有终”的责任感不容许他放弃。如今,母亲也走了,但书完成了,他百感交集,想以此书告慰家人。

      中国书协会员张勇健:由衷欣喜 由衷骄傲

    点击查看原图

      “当初参加《妈祖颂》书写很突然,今日被通知来参加《妈祖颂》主题沙龙同样很突然。”沙龙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勇健说道。

      张勇健是位医生,他还兼任涵江区书法协会主席。研习书法30多年的他擅长书写行草书,书法特点颇有王羲之王献之的“二王”风格。他说,去年彭建民来电说,他们筹备海峡两岸同题同韵诗集出版已经几年时间了,如今81篇诗集集结完成,要由81位书法家自发书写这些妈祖诗,届时将以诗歌配书法的形式出版。

      得知是宣传妈祖文化的事,张勇健心情很激动,他当即就答应下来,表示愿意用书法的形式参与弘扬妈祖精神,传播妈祖文化。他接到的诗稿的作者是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福建省楹联学会副秘书长任德坚。他几乎是一气呵成,就把这篇《妈祖颂》书写在长130厘米、宽70厘米的宣纸上。

      在沙龙上,首次看到《妈祖颂》这本书,张勇健非常惊喜。他说,这种富有内涵的诗书联袂形式还是第一次看到。对于书中自己的作品他也很满意,感觉思路、布局、章法、墨色变化、形式结构都不错。作为一名书法家,他为自己能为宣传妈祖文化献力感到骄傲。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林新雄:别样作品 别样情结

    点击查看原图

      中国有逢五而喜、逢五而庆的说法。历时五年,出版了《妈祖颂》这套书,是件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沙龙上,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莆田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林新雄非常赞同这个说法。

      他说,妈祖是历经千年、历久弥新的,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乡愁,是丝缕纷缠、难分难解的乡土情结。妈祖活在草根,融于平民,其仁慈之性、博爱之心、侠义之举、普济之怀,赢得民众由信赖成信仰,由信俗成信奉。作为“和平女神”,她走向海峡,成为两岸同胞祈求和平愿景的美好寄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她走向世界,愈益广播福音,为世人所认知、接受、践行。所以说,为妈祖出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林新雄说,《妈祖颂》诗书合璧的出版,以独特的形式作了成功的尝试,本身就是一种很好宣传妈祖、有益社会的善举,运用短小精悍、易传易记易读的同题同韵诗和汉字书写艺术,文质兼备、形象生动,新颖的创意,使读者赏心悦目,起到了很好的学习宣传效果。

      林新雄认为,应该多进行这种载体尝试,多举措、多方式、多载体地去影响、引导、带动更多的人,对妈祖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研究,形成宣传氛围,使妈祖精神借助广泛的传承、弘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聆听得到的福音,实现福报。

      《妈祖颂》限量出版,一套一号,供海内外博物馆、图书馆、妈祖宫庙、文化研究机构和知名人士、藏家等收藏。现有少量书籍对外公益发售,有意者请持单位证明或身份证,到莆田市报业传媒联系登记编号。联系人:小胡,电话:0594—2323199、2322199,18059973096。

      湄洲日报 策划撰文: 林文家 林俊禹 黄凌燕 陈艳艳  摄影: 蔡   昊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