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莆籍抗日巾帼英雄林鹏侠传奇

    莆籍抗日巾帼英雄林鹏侠传奇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被国人称为“我国唯一女飞行家”及“抗日巾帼英雄”的林鹏侠,是莆田市城内坊巷林氏名门闺女。其父林心香和母亲杨玉英早年旅居南洋新加坡搞橡胶产业。然出于爱国爱乡之心,他们把辛辛苦苦打拼赚来的钱财支援莆田哲理中学办学,他们信仰基督教,还热心以巨资捐助莆田基督教堂兴教和发展。他们在家乡坊巷路购买了三幢房屋收养了50位孤苦伶仃的老妇女,创办“杨玉英恤婺院”和“孤儿院”(以林心香之妻命名)。这一慈善之举,得到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高度赞扬,他亲自手书并赠予“懿德慈型”金匾,还有当时浙江省主席陈仪先生的题名。

      少年时代的林鹏侠在莆田私立铸益小学及哲理中学读书时,立志高远,胸怀祖国,在父母亲的慈爱之心的熏陶之下,决心以读书报效祖国。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某高校,又转上海高校学习。1925年,林鹏侠考入美国留学,专攻理工科。她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参加体育运动,炼就一个强健的身体,成为名符其实的鹏“侠”武侠之士。1929年,她赴英国学习军事航空技术,成为中国首个女航空员。林鹏侠在异国目睹英美国家文明的发达,想到中国贫弱,并且还遭东西方列强的侵略,心如刀绞一般,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祖国领空,歼灭来犯之敌,盼望伟大的中国很快复兴、富强起来。

      1932年,日本武装入侵上海,发生淞沪“一·二八事变”。国难当头之际,正在新加坡从事橡胶生产的林鹏侠之父和在家乡的母亲,发去电报:“驾机迅速归国服务战地。”林鹏侠接到电报后,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回到祖国。然而,《淞沪停战协定》已签,一腔爱国热血无处可洒。其间,国民政府发动了一场开发西北运动,新闻媒体发表后,富有强烈爱国思想的林鹏侠之母杨玉英十分关注西北开发工程,她深知其女素持“不畏难、不敬安、不自私”三不主义,极力鼓励女儿赴西北考察。一个富家娇女,还是留学美英的学者,其父亲是新加坡“橡胶大王”,为何要回到祖国参加抗战,现在为何要去贫瘠落后的大西北考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发建设大西北?原来她有一颗灼热的爱国之心。其实,她在英国学习军事航空技术知识时就已经忘了自己是一位女性。她竟然以为自己的名字为男性,一个鹏程万里的男子汉,岂不是男性强悍的替身?!遂毅然选择了当时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学科——飞行技术。为了拯救民族和祖国,她才这样“叛逆”,冲破种种困难与阻碍。她没有担忧战争的灾难降临到她头上,她痛恨的是侵略者在祖国领土上胡作非为,赫赫炎炎。然则她忧深思远,最终决定还是当上飞行员,潇洒地摘走了“中国第一女飞行员”美丽称号,戴上了“奇女子”的荣冠。是年底,林鹏侠从上海来到西安这个多难多灾之地,历史人文深厚的地方。目睹“当此严寒之际,灾民房屋,多经拆毁,器物子女,变卖一空,既乏居处,又缺衣食,号啼之声,令人闻之心悸,以诚人间地狱……”每到一处,写好游记式或日记式文案,详尽地记述在关中的所见所闻,尤其是所思所感。

      其间,林鹏侠以新闻记者,和军事考察人员的身份只身来到西北,掌握到第一手材料,目睹到第一现场的惨烈可悲的状况……离开西安后,又辗转来到咸阳、兰州,一路体察到基层难民的恐慌与悲惨。记录翔实的景况,“询之难民,始悉彼等不堪官匪重重剥削,逃出灾区,拆其庐舍,是皆携来求售,藉延残喘者。既皆无家可归,乃在河滨支搭草棚,略避风雪……至低之衣食均将绝望。”在陇都兰州期间,她见过各个阶层的人、事、物,深有体恤,认真细致地记录下见闻旨要。之后,又来到青海西宁,她既看到社会的阴暗一面,又看到积极动人的一面,使她有所感受,触景生情写下《军政党合作之美》《回妇美德》《士人之歌》《湟源之今昔》《老太爷》《蒙番生活》《同奏凯旋》……篇篇皆为优美的散文、随笔,或是时政通讯佳作,读后令人感佩不已,心悦神怡。她不仅了解到西北的政治、文化、经济和地理现象,还观察到那里的风土人情风光秀色。从而产生对神州大地的无限热爱之情愫。尔后再转至新疆、内蒙古、宁夏等,最后到达北平(北京)。然则一路风雨,一路歌,她感慨万千,纵情地阐述自己的感想:“吾人不至西北,不知彼方之伟大。中华民族不欲图存救亡则已,欲之,则会集力以任开边之责,恐无他途……一洗往日因循自私不实之劣习自信吾中华民族复兴之责,每一国民皆肩负之,而不容于委卸。如群众以发扬数千年光辉历史自任,安见吾可爱之国旗,不有遍扬全球之一日哉?”可见,其爱国心切而志坚,情浓而意重。            

      作为中国女性林鹏侠单身考察为世人视为畏途的大西北,实为中国女界的先锋,林鹏侠历时半年,行程万里的西北行,期间曲折艰辛,险象环生。回南方后,出于对祖国大西北的深厚感情,把一路所记之文章发表在《良友》画报上,并且整理成册,出版《西北行》《新疆行》二书。其时,社会许多名士贤达纷纷为之题词祝贺,有诗赞云:

      虾夷横夺我关东,西北鹰瞵虎视中。

      规尽神州图奋发,天生闽海女英雄。

      林鹏侠的胞妹林荫民亦即兴题诗祝贺出版成功,诗曰:

      凌云曾解作双飞,不信平生志力微。

      一事无端全让汝,穷边探得海山归。

      豪情如海气成虹,今古河山一慨中。

      谁分玉门青海曲,有人能唱满江红。

      亡秦兴夏寻常事,眼底何人属霸才。

      无种英雄况儿女,待将身手驭风雷。

      众志犹堪振国魂,济时亲愿耻空言。

      何须坐海仍求水,自弃神州秘钥门。

      在《西北行》一书中,林鹏侠特别在书籍末尾撰写了一篇《敬告海外侨胞》文章,以亲身经历,忠实振奋海外侨胞支援祖国抗敌之情,文中说“今世每一人民,无能绝其国家社会关联,而可自求生活者。故将欲使吾中华国民无论何地何时,能与列强之人分庭抗礼,则必自共谋祖国之富强始。……夙闻国境西隅,地广人稀,蕴藏绝富,为我自由之领土,宜于开发。”她通过父亲在海外,广为宣传、鼓动。《西北行》问世后,在全国各地产生强烈反响,详述推介者如云,纷纷发表议论,“事事以开发资源,调和汉回感情为发务,立国家百年之基。”

      1934年,林鹏侠在上海与知名女性胡蝶、宋美龄、何香凝、丁玲和倪桂珍(宋美龄之母)一同被新闻界评为标准女性,跻身上流,驰名中外,一时成为风云人物。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林鹏侠立即投入航空战斗队伍,驾机长空,英勇歼灭日寇。《福建党史月刊》1995年第9期刊载了林鹏侠在英国学习航空飞行、抗战爆发后,毅然回国参加空军杀敌的事迹。直到抗战后期,她才从事新闻事业,与胞妹林荫民在家乡莆田创办了《莆田新报》,后改名《福建新报》。她在发刊词中称:“冀于生死存亡千钧一发之际,阐扬民族正义,一面鞭策政府,守土守民;一面警惕民众,协助政府,俾举国上下,了然民族大义,筑成万里长城。”显然,其办报理念与她抗战精神及西北行的目的是一脉相承的,皆为旨在鞭策、鼓舞,并协助政府抗日救亡,呼唤民族大义,团结民心。其间,林鹏侠为战事需要,经常出入重庆、上海、南京或广州、武汉等地,为宣传抗战救国,并与民盟负责人张澜和国民党左派重要人物宋庆龄等交往甚密。后来林鹏侠加入民盟组织,当选为民盟中央委员。抗战期间,林鹏侠还在家乡创办了一所莆青中学,并任校长,其宗旨为寄托国家前途的希望于青年,青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抗战胜利后,林鹏侠前往美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成立,她应邀回到祖国参加新中国成立典礼,尔后又去美国……

      1979年,林鹏侠因病在美国夏威夷去世。

      2000年8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将林鹏侠的早年出版书籍《西北行》重版发行,列入“走进大西北丛书”。在出版前言中,尤其提到“近代以来,包括晚清和民国初年,从龚自珍、林则徐到左宗棠、梁启超、孙中山,都是为了应付边疆危机和战时需要,强调西北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倡言移民实边,‘开发西北’……”可见,林鹏侠女士的西北考察记行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价值和时代意义。□郭大卫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